高稀棟
1 前言
體育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之中承擔著重要的影響力,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頒布,體育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政策的支持。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關于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出臺,中國田徑協會對馬拉松賽事取消了審批,馬拉松賽事在中國呈現井噴式的增長,城市馬拉松作為一項體育賽事同時也可作為一種發展旅游產業的資源,而在現階段“旅游+”同樣是我國民眾休閑新的方向,因而體育賽事旅游成為中國體育和旅游產業中的重大問題。
2 賽事旅游服務體系的現狀與對策分析
2.1 現狀
2.1.1 地方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網絡的普及使馬拉松賽事關注度提高
隨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全民健身成為了社會大眾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伴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全民健身工作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其中跑步這項技術動作簡易以及場地要求低備受歡迎。根據2018年中國田徑協會所發布的數據,廣東、江蘇、浙江三省在國內跑者數量位居前三,調查發現地區的經濟水平和網絡普及程度對馬拉松賽事的網絡關注度存在顯著的影響,網絡普及程度的提高對賽事旅游形象視覺識別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2.1.2 馬拉松賽事志愿者沒有科學的評價體系存在工作隱患
賽事服務體系的科學化、標準化對于賽事旅游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馬拉松賽事志愿者類別的招募及培訓還沒有科學的體系去評價志愿者是否已經掌握了培訓的知識和專業技能。在馬拉松賽事中志愿者數量和崗位龐雜而志愿者由社會各個專業、行業、年齡段招募而來。在統一培訓之后專業針對性弱,對于自己崗位的工作規范不清晰,如果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強在醫療救護志愿者身上出現,不僅僅是影響服務質量的問題還會對參賽人員的安全造成隱患,出現在賽事裁判身上,賽事的公平性則會受到影響。同時志愿者激勵機制同樣存在獎勵措施單一,志愿者積極性難以調動的問題。
2.1.3 馬拉松賽事與城市功能不匹配
借鑒國際上成功的大型馬拉松賽事的經驗結合我國馬拉松賽事發展的趨勢來比較,馬拉松賽事的發展需要結合城市的旅游發展,多層面、多角度的融合,以及將馬拉松賽事打造成為城市旅游的吸引物的問題迫切的需要解決。舉辦城市可以借助馬拉松賽事完成城市功能轉型,本土產業與賽事關聯,促進全民健身開展,而不是單一的從和經濟層面考慮城市賽事旅游的效益。城市馬拉松賽事與城市、民生、文化、環境沒有形成了一個整體,使得舉辦城市的旅游空間場所和旅游目的沒有獲得關注,沒有獲得可持續競爭的優勢。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不夠完善,對旅游產業的當前需求了解不夠,賽事的舉辦不能夠緊密的結合市場需求設計出針對性的旅游產品。
2.2 對策
2.2.1 加大對重點人群、重點區域的推廣宣傳
當今時代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以致使其足以承載大量信息,宣傳載體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這必將帶來推廣宣傳形式的轉變來適配新媒體平臺的展示,傳統以靜態二維媒介作為主要宣傳手段的方式應該淘汰,當下應該注重于多維度的全面的將城市旅游形象、城市賽事服務通過新媒體技術展示于游客和參賽隊員,為了滿足數字媒體的需求,例如互聯網、手機、移動終端等以及當下消費者多元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視覺媒體應該趨于動態化和聲音化。同時應對于特定的人群,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傳播媒介。
2.2.2 提升馬拉松賽事服務水平,完善市場化機制
一般馬拉松賽事因為賽道長,參賽人員眾多,賽道要求平坦等原因,城市主干道一版作為首選,由于賽事的舉辦往往進行交通管制,在城市道路被暫停使用后,大眾較為關注的事件自然轉移到賽事交通這一現象上,需要做好賽前和賽后交通接駁服務,確保交通系統的正常運行,以防發生交通癱瘓。針對大眾較為關注PB這一現象:賽道設置上應該減少折返點、降低爬升距離為選手創造打破個人PB的條件;同時增加移動直播新媒體、計時地毯、數據可視化設備。
2.2.3 加強志愿者管理,完善考核機制
依據賽事舉辦的規模,參賽的人次,服務的時間以及服務的內容等因素來確定志愿者人數,然后發布信息招募志愿者,協助整個馬拉松賽事的競賽、應急處理、賽事服務、交通、安保、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志愿者管理人員需要統籌安排志愿服務計劃,科學的設定服務體系,制定應急服務方案,確保及時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迅速調整服務方案,以確保整個賽事的順利進行。對于招募志愿者主要面向高校和社會,尤以高校醫學專業、體育類以及外語專業等能夠滿足馬拉松賽事需求的學生優先。
3 結論
城市馬拉松賽事作為城市發展重大影響事件之一,對于發展城市旅游業具有重要作用。進一步提升城市馬拉松賽事的影響力,提高賽事服務質量是促進賽事發展帶動城市旅游的關鍵。隨著馬拉松賽事在國內大量的涌現,馬拉松賽事質量提高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使得馬拉松賽事本身成為城市旅游項目。本文對馬拉松賽事旅游服務體系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對馬拉松賽事精準宣傳、完善市場化、加強志愿者管理的建議。
(作者單位:淮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