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妍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閱讀教學雖然已經受到教師們的重視,但依然存在思維層次淺層化、教學模式僵化、緊跟考試題型等問題。目前的大多英語閱讀教學處于淺層次閱讀的狀態,教學設計趨于程序化和模式化,對文本信息解讀不到位,文本處理簡單膚淺。學生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沒有真正參與語篇理解,他們在課堂上沒有機會體驗真正開放性的、提到深度思維層次上的閱讀能力訓練。因此,探究初中英語深度閱讀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進行深度閱讀,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對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問題導向對于英語閱讀深度學習的意義
問題教學是智性與德性相統一的教學。著力提高學生學用能力,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形成。問題為導向、以思維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來開展課堂教學,帶領學生圍繞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主題或任務,對知識進行深度學習,追求思維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及最終學習結果的深度。不僅培養學生運用高階思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也是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三、問題導向的深度學習實踐探究
下面以外研版八年級上冊Module 6 Unit 2的閱讀教學為例,具體說明初中英語閱讀深度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問題設計。
1.課前階段—深入解讀教材,謀劃教學設計
本單元語境為人與自然,其主題為保護動物。為深入解讀文本,筆者建構四個主線問題Why are pandas in danger? →How is the problem solved? →What does the writer write this article for? →How can you save the animals in daily life? 本課是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原因—尋找辦法—解決問題”為主要線索。深度教學把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目標,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過程。理解作者寫作目的,聚焦開放性問題,討論并發表個人觀點。
2.課中階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度學習
基于問題解決創設有情境、有層次的學習活動是問題導向的深度學習的本質要求。
(1)創設學習理解類活動,走進語篇
Step 1 導入閱讀,激活背景知識
展示WWF圖標,與學生共同解讀該圖標。
學生回答舉例:S: Animals don’t have a safe place to live. People take away their land and forests. WWF uses a panda as its symbol because it is in danger.
【設計意圖】教師借助圖片創設對話語境,引入本課主題,讓學生在真實語境中感知與注意,理解并掌握生詞的意義,實現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語言知識的目的。
Step 2 梳理文本結構,理解文本信息
提出兩個主線問題Why are pandas in danger? How is the problem solved? 教師讓學生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梳理,形成語義結構圖。見圖1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梳理文章problem—reasons—solutions的結構,作答文本信息相關的顯性問題,培養學生文本概括和復述能力。
(2)創設應用實踐類活動,深入語篇
通過描述與閘釋、分析與判斷、內化與運用等深入語篇的學習活動,促使學生更深入閱讀文本。
Step 3 深度閱讀,關注主題意義
教師給學生展示一些野生動物被害的圖片和數據資料,學生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描述與閘釋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s and numbers?
分析與判斷What problems will we have if people keep killing animals?
內化與運用(主線問題3.4)What does the writer write his article for? How can we save animals in our daily life?
【設計意圖】深度閱讀幫助學生把語言學習與意義探究融為一體,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關注主題意義,彰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讓語篇閱讀達到應有的深度。
(3)創設遷移創新類活動,超越語篇
通過一些想象與創造等超越語篇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新的情境中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促進能力向素養的轉化,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Step 4 拓展訓練,提升思維品質
以課本45頁寫作部分為基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
讀寫結合是輸入與輸出的結合,是語篇整合能力、語言能力、想象能力等的結合。讀寫結合活動可以采取復述、改寫和續寫等形式,可以使課堂情境化,引導學生培育創新性思維。關注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創新性思維與英語表達能力。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為目的,培養學生深度思考、探究的能力,使學生獲得認識未知世界的能力和品質。培養學生將能力和品質培養遷移到具體問題情境中,鞏固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激發、分配和維持學生各種學習投入要素合理地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深度學習,為學生搭建與文本深度對話的平臺,讓學生在動態活動中探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