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1 引言
體育是人類在走、跑、跳、投等自然運動中發展起來的一種體育活動和競賽項目。田徑作為體育運動中最基礎的項目,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基礎作用。但在現階段的小學田徑教學中,由于教學手段新穎、內容單調、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學校體育設施不完善等原因,導致人們對田徑的重視程度降低,學習興趣逐漸下降。近年來,我國在田徑教材的編寫上,已將戶外運動、定向越野等列為教材的重要內容,在田徑教學中注重提高學生的生存體驗和身體素質發展。開展游戲是針對目前小學田徑教學現狀而提出的一種實踐方法。
小學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時期,是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關鍵時期。生理和心理上的迅速發展是不平衡的。讓小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快樂與價值,明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增進學生身心健康。
2 小學田徑中游戲教學的基本特征
2.1 體驗性
身體上的或經驗上的,是指個人的親身感受。教學游戲中,小學生參與體驗是為了感受真實,記住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感受,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它旨在鼓勵學生直接體驗事物的發生與發展,積極引導學生大膽實踐,參與體驗,尊重學生學習的核心,培養學生獨立表達的能力。有益于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和習慣,并能學以致用,開拓學習空間,有助于增加學生的興趣和興奮感。
2.2 集體性
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集體支持,即以學生為學習對象,充分發揮集體在教學中的作用。田徑拓展組在學習運動中,同學們利用集體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比賽,體驗集體力量在田徑團隊拓展游戲中的作用。共同的目標和團隊精神需要所有人的積極合作。透過集體合作與分工,看似不能完成的工作或集體合作后的工作,難度大大降低,鍛煉每一位同學對角色的體驗與把握,加強學生的適應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人際關系能力。
2.3 趣味性
趣味是一種激發人們興趣的能力,它是一種運動游戲的靈魂和精髓,它讓參加者在沒有特殊目標的情況下,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來發揮他們的熱情。作為田徑運動教學中的一種,團隊拓展游戲一定要有趣味,沒有趣味的游戲就不能稱之為田徑運動教學,它只是一些身體鍛煉和動作鍛煉的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積極開展團隊游戲活動,可以明顯提高學生的游戲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互助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2.4 典型性
一般來說,在比賽中要多做練習。老師應該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游戲來創作和選擇游戲。了解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在教學內容上,團隊拓展游戲創新過程與教學內容緊密相依,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組織方式有很大彈性,能夠很好地控制課堂節奏,增加課堂內容的多樣性。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程度逐步提高比賽要求,如跑接力賽,主要有正面碰撞接力賽、雙向接力賽、后身體接力賽等。而教學過程中可擴展,可靈活運用抓物、克服障礙、跳繩、運球等激勵性方法進行小學田徑游戲教學。
3 小學田徑中游戲教學的應用
3.1 開始部分
教學開始階段,首先要使學生興奮起來,以利于組織活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迅速融入到課堂實踐活動中來。老師在這一環節宜采用“反口令”、“姿態比賽”、“聽”、“看”等田徑游戲教學形式,注意田徑游戲教學的選擇和運用要遵循簡約、簡短的原則。
3.2 準備部分
把“預備活動”做好,就可以克服人體本身的惰性,從而促使身體各個部位的組織和器官迅速地進入運動狀態。本環節可指導學生通過游戲方式,多次反復地練習已掌握的運動技能,通過小組合作拓展游戲“小麻雀愛跳(單腳+跨步)”、“袋鼠跳”、“跳繩接力”等,使學生對不同類型的跳繩練習有所了解。利用跑跳結合的“網織”等團隊拓展游戲,對50米與跳遠進行復習,從而為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創造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3.3 結束部分
結束主要任務是讓學生逐漸回歸相對安靜的狀態,以健康快樂、協調放松為一體的游戲性放松活動,能夠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松和恢復。游戲的內容和形式應輕松、活潑、精彩、幽默,避免肌肉酸痛,情緒緊張。例如:“投籃格子”、“袋鼠寶寶回家”等游戲活動,以代替傳統的慢跑放松和整理活動,效果更佳。
4 結語
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為總目標,田徑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培養學生堅韌不拔、互助友愛等良好的精神品質。習近平總書記還做出了重要指示,“身體是人生一切奮斗成功的本錢,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家庭、學校、社會都要為少年兒童增強體魄創造條件,讓他們像小樹那樣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材”。
田徑游戲教學的組織方式靈活多樣,既有學生自主參與的個別活動項目,也有學生共同參與的集體活動項目,且田徑游戲教學活動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生。比賽過程中,同學們能積極踴躍參與,都希望能取得好成績,對于勝利者能提升他們的喜怒哀樂感,而對于失敗者也要提醒他們堅持奮斗,不放棄。
(作者單位:明溪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