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耀宗 吳本連
為了把握網球項目技戰術發展水平和趨勢,提高教學訓練能力。在對深圳大學陳小蓉教授《體育創新學》研討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網球教學和訓練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從移植法、逆向法、組合法和難度增減法四個方面進行研究,結論:(1)移植法具有將已學技能與未學技能相結合的優點;(2)逆向法具有開闊思路,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違背常規的特點;(3)組合法具有難度小、學員易掌握、成功率高、可創新領域較廣泛等優點;(4)難度增減法使學生盡快地掌握技術動作,有效地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和提高學生運動能力。
與任何形式的創新活動一樣,網球運動教學訓練方法創新也存在著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法,在對大量的網球教學訓練方法創新的案例調查研究中發現,最常采用的有四種方法:移植法、逆向法、組合法及難度增減創新法。研究運動訓練方法創新的核心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對運動技術技能進行高質量地提高。廣大教練員和教師為了達到特定的教學訓練目的,調動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隨時都在變換方法手段。
1 移植創新法
由于體育運動項目之間存在著普遍的內部聯系,所以移植創新法是一種最常采用的方法,別的運動項目地很多訓練方法都可以移植到網球運動中。結合網球項目,我們可以將足球中的繩梯、小欄架練習移植到網球的步伐練習中;將乒乓球的正反手揮拍和網球正反手相結合;田徑練習中沖刺跑及耐力跑和網球體能訓練相結合;羽毛球的殺球練習和網球高壓球相結合。找擊球點練習是網球入門階段的重要環節,好多學員初學階段,老打不到球或把球打飛,逐漸失去打球的信心。傳統教法的網球課相比于籃球課、羽毛球課而言,網球課的學員上完就不會再接觸網球,創新的教法從核心動作開始學習:先從找擊球點的能力開始培養,大幅度提高了學員的興趣,發展了網球人口。網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多球訓練法是典型的重復訓練法,也可以控制喂球的節奏,變換不同喂球類型。寧波大學陳宇恒碩士《網球底線擊球技術的教學方法設計》在研究“1,2,3,網球教學法”、快易網球教學法和PTR網球教學法等的基礎上,提出了核心擊球技術教學方法 ,這一創新啟發性十足,在教學實踐中的效果也很理想。
2 逆向創新法
體育教學訓練均存在著一定的程序步驟,將這些步驟和方法進行反向處理與探索,即形成了逆向創新。遷移到網球教學中來,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可以先從揮拍開始教起。第一步是示范完整動作,看學員的掌握程度,結合反饋情況然后進行分解練習,將球拍放在擊球區域,開始揮拍擊球。因為正常的教學順序是握拍法-準備姿勢-引拍與后擺-前揮與擊球-隨揮。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就是學員進行網球球感練習后,體會前揮與擊球的感覺和揮拍軌跡,使他們快速上手,盡早體驗到多拍的樂趣。
3 組合創新法
在體育教學訓練中,兩種三種訓練方法的結合,可以產生新的訓練方法,在進行網球正反手底線擊球的教學訓練中,可以將正反手深球、淺球、高球、低球和切削球組合起來。模擬網球實戰的五顆球練習:一顆正手位相持球、一顆反手位進攻球、一顆中場進攻球、一顆網前截擊球和一顆高壓球。將正反手底線球、中場球、截擊球和高壓球組合起來;可以將正反手底線進攻球和切削球組合;也可以截擊球和放小球組合;發球和上網截擊球或者高壓球或凌空抽球組合起來。
4 難度增減創新法
在體育教學訓練方法創新中,最為普遍的是在原有方法的基礎上增加或降低訓練和教學的難度,從而形成新的教學訓練方法。在初學網球時,可以采取由易到難的順序:球感練習,小場地退擋練習,打手拋球,打左后移動球,打前后移動球,打過網球,小場地對拉,底線發球線之間對拉,底線對拉,單雙打界限內對拉,正反拍八字對拉。在進行網球上旋球練習時可以兩名學員站在網柱兩側舉起繩子也可以用兩根棒子綁在網柱上,讓學員打強烈的上旋球過網上1.5米的繩子;在進行發球接發球技術訓教學訓練中,可以先進行發球的基本動作練習,然后進行動作分解練習,然后完整動作練習。在接發球練習中首先進行基本動作練習,然后進行多球練習,最后接發戰術配合練習。在進行截擊球教學訓練中,首先可以進行對墻落地球截擊,站位由近到遠,然后手拋手接,手拋拍接,拍拋拍接等練習,然后是由近到遠的對墻凌空截擊,最后是互相凌空截擊。
5 結語
任何教學訓練方法的創新都是服務于實際操作的,移植創新法有助于運動技能的遷移,使學員更快的通過相似技能和動作學會網球的正反手擊落地球、截擊球、高壓球、切削球和放小球等技術。逆向法可使學員直接接觸網球最核心的技術也就是擊球,對于提高教練員的教學效率和促進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組合法是一個很靈活的方法,可以在學員掌握網球基本的技戰術之后將學過的都串聯起來,實戰意義明顯。難度增減法適用于網球學習的各個階段,在初學階段能夠使學員快速入門,在專項提高階段效果顯著。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體育學),體育合作學習促進大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與身心發展研究(15BTY053)。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