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流泉 鄧清波
針對當下我國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存在4個方面的不足,提出高職院校“體育與衛生”課程6個方面的建設,為當下高職院校公共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提供重要支撐。
1 新時代突顯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偏頗與失衡
1.1 重實踐、輕理論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實踐、輕理論。據資料統計,我國高職院校公共體育理論課課時數偏少,內容過于單一,缺乏新意和實用。通過對全國部分高職院校公共體育理論課課時數的調查發現,每學年開設8課時體育理論課的高職院校占15%;開設6課時的占55%;僅開設2課時的占30%。通過對全國部分普通高職院校公共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的調查發現,90.1%的高職院校教學內容是以介紹運動技術及原理為主,而體育衛生保健知識、運動損傷預防與處理等所占比例不到40%。由此可見: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理論課的內容過于單一,體育衛生保健知識、運動損傷預防與處理等知識涉及較少;理論課課時數較為缺乏,滿足不了體育課教學的需要,也不能與時俱進,更不能達到健康教育的作用。
1.2 重運動、輕生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四學會”。應該在優質的體育教學中得以體現,特別是“學會生存”。在現有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內容的設置上主要傳授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練習為主,傳統競技項目居多,有的學校也增加了新興的體育項目,總的來說,學生畢業后體育鍛煉就結束,沒有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隨時可以拿得出來鍛煉的項目,因此,在重傳統體育運動教學的體育課中缺少涉及生活和生命的教育活動。
1.3 重技術、輕觀念
很多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存在“唯體質”“唯技術”的片面思想,對于體育課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社會適應及運動習慣、健康教育缺乏足夠的認識,忽視了體育課程的人文價值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現在學生特別缺少健康教育觀,健康教育目前在多數高職院校尚未規定為體育課程的正式教學內容;過重運動技術和技能的掌握,輕視了衛生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當前高職院校衛生健康水平較低,在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的課程時,把衛生教育融入體育教學中是非常可行,這樣對形成健康觀念,形成衛生習慣,對新時代學校體育發展至關重要。
1.4 重結果、輕習慣
目前體育評價中重結果情況特別突出,如體育考試及格、達級、加分等,卻輕視了對體育素養、意識、興趣、習慣、衛生等能使學生終身受益的知識和技能,雖然體育考試及格、體育達標、但是不具一系列的健康素養,沒形成堅持體育鍛煉和講衛生的習慣,學生畢業體育鍛煉終結,體質健康水平下降,令人反思。
2 新時代深思高職院校“體育與衛生”課程建設
2.1 重新調適高職院校體育課的教學定位
新時代深思體育是一種生命的教育,開足開齊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課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2.2 積極轉變高職院校體育課的教學理念
新時代呼喚“生命、衛生、體質、鍛煉”四位一體體育教學新理念。新時代突顯生命教育的重要價值,增強體質的基礎地位,衛生健康的不可缺失。應加強理論課教學、重視體質與生活相結合教學,筑牢體育與健康觀念教學,強化鍛煉與衛生習慣教學。
2.3 適度增加高職院校體育課的教學時數
國家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的課內教學時數要求為108學時,但很多學校都沒有開足開齊,尤其是民辦高校。開展線下線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生命、衛生、體質、鍛煉”四位一體的體育課教學,其內容豐富,要完成好,就必須適度的增加高職院校體育課的教學時數,以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4 科學拓展高職院校體育課的教學內容
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直接決定著體育課的作用和是否完成體育課的根本任務,當下高職院校體育課值得認真思考。科學拓展教學內容,開展生命教育,讓學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明確生命的重要性;回歸體育本位,增強體質,提高體育素養,形成終身體育意識;融入公共衛生安全教育,掌握衛生技能,養成衛生習慣;傳遞科學體育鍛煉方法,提高免疫力,促進人體體質健康水平。
2.5 創新發展高職院校體育課的在線教學
加強新時代體育工作,使線上開展“生命、體質、健康”教學尤為重要。高職院校必須優化在線體育教學,落實健康教育目標;履行教書育人職責,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完善在線教學內容,制定組織實施方案;做好在線教學準備,在線培訓體育教師;遵循課堂教學環節,完善在線教學材料;創新在線教學方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嚴格在線教學考核,強化教學過程管理。
2.6 合理構建高職院校體育課的評價方式
明確體育課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合理構建線下線上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理論部分考核對生命的認識占10%、衛生健康方面知識占10%、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占10%;實踐部分考核對身體素質達標和技術動作占40%;平時部分考核考勤占10%、課后作業結合線上學習占20%。注重在線上開展反饋與評價,及時研判和掌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方法與舉措,保障體育教學的質量。
3 結論
新時代需要突顯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的偏頗與失衡,提出高職院校“體育與衛生”課程建設的思路,轉變體育教師教學理念,形成“生命、衛生、體質、鍛煉”的模塊化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轉變學生的衛生習慣,提升學生的體質測試水平。
本文系2020年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疫情防控要求的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203712)。
通訊作者:鄧清波
(作者單位:重慶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