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根據一道高考題,充分利用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從不同的思維方法入手,給出了多種解法,以幫助同學們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同學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考題;多角度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04-0046-03
例 (2013浙江卷)
已知α∈R,sinα+2cosα=102則tan2α=().
A.43B.34C.-34D.-43
這是一道起點低,入口寬,既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又側重于考查思維能力的好題.該題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有著多種不同的解法,且各種解法難易,繁簡程度差別很大,充分體現了各種不同的思維層次,有著較高的選拔功能.
思路1 求三角函數值,關鍵是求出sinα,cosα的值,因此,利用同角三角函數關系式與已知條件結合,有如下解法:
解法1 由sinα+2cosα=102及sin2α+cos2α=1,解得:sinα=31010cosα=1010或sinα=-1010cosα=31010.所以tanα=3或tanα=-13.
所以,tan2α=2tanα1-tan2α=-34.故選C.
點評 這種解法思路清晰,自然,但計算量較大.
思路2 求tan2α的值,若能求得tanα的值,再利用二倍角公式,就能輕松獲解.由此有下面的解法.
解法2 把已知條件sinα+2cosα=102兩邊平方得:sin2α+4sinαcosα+4cos2α=52,即:sin2α+4sinαcosα+4cos2αsin2α+cos2α=52,亦即:tan2α+4tanα+4tan2α+1=52,即:tan2α-8tanα-3=0,解得tanα=3或tanα=-13.
所以,tan2α=2tanα1-tan2α=-34.故選C.
點評 這種解法把已知條件進行平方,得到了我們熟悉的“齊次式”結構,直接求得了tanα,使得解題過程得以簡化,這是一種整體意識,思維上比解法1進了一步.
思路3 已知條件中的角是α,而要求解的問題中的角是2α.因此,求tan2α的值,把已知條件中的角向2α轉化.
解法3 把已知條件sinα+2cosα=102兩邊平方得:sin2α+4sinαcosα+4cos2α=52,即:sin2α+2sin2α+4cos2α=52,利用二倍角的降冪公式,有:1-cos2α2+2sin2α+2(1+cos2α)=52,即:4sin2α+3cos2α=0,所以tan2α=-34.故選C.
點評 這種解法從角的不同入手,首先想到變換角度,把角統一起來,使得計算過程大大簡化.在三角變換中,優先考慮角的變化是解三角題的重要思路.
思路4 觀察sinα+2cosα的結構,聯想到輔助角公式,利用輔助角公式獲解.解法4 102=sinα+2cosα=5sin(α+φ),其中sinφ=25,cosφ=15,所以tanφ=2,tan2φ=-43.
所以sin(α+φ)=22,α+φ=2kπ+π4或α+φ=2kπ+3π4.所以2α=4kπ+π2-2φ或2α=4kπ+3π2-2φ.所以tan2α=1tan2φ=-34.故選C.
點評 輔助角變換是逆用三角變換公式的一種重要形式.利用輔助角變換,把要求解問題中的角用引入的輔助角表示出來,使得問題得以獲解.
思路5 這是一個選擇題,解選擇題應“不擇手段”,仔細觀察題目的結構特征及數字信息,直接獲得sinα,cosα的值,使得問題獲解.
解法5 仔細觀察sinα+2cosα=102的結構特征,再由sin2α+cos2α=1,聯想相應地勾股數,可得:
sinα=31010cosα=1010或sinα=-1010cosα=31010.
所以tanα=3或tanα=-13.
所以tan2α=2tanα1-tan2α=-34.故選C.
點評 解選擇題以快為上,不需要過程,因此,特殊值法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但需要同學們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在三角函數中,利用勾股數類比sin2α+cos2α=1是重要的法寶.
三角函數公式眾多,靈活多變,許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陷入其中,繞不出來.實際上,解三角題時,同學們只要抓住弦切的互化,公式的靈活運用,角是否有變化等基本規律,然后仔細觀察題目中的結構特征,數字信息,找出已知條件和求解的問題之間的差異與聯系,抓住角度是否發生了變化這個關鍵,再選擇合適的公式,消除角度的差異,函數名稱的差異,就能獲得解題思路,使得問題得以解決.
咱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已知sinθ+cosθ=15,且θ∈(0,π),求tanθ的值.
解法1 由sinθ+cosθ=15得sinθ=15-cosθ,∴sin2θ=(15-cosθ)2,即25cos2θ-5cosθ-12=0,所以cosθ=45或cosθ=-35.
但當cosθ=45時,sinθ=-35,與θ∈(0,π)矛盾,從而舍去.
所以cosθ=-35,sinθ=45,tanθ=sinθcosθ=-43.解法2 由sinθ+cosθ=15得cosθ=15-sinθ,
∴cos2θ=(15-sinθ)2,
整理并解得:sinθ=45或sinθ=-35.
因為θ∈(0,π),所以sinθ=45,從而cosθ=-35,所以tanθ=sinθcosθ=-43.
解法3 因為sinθ+cosθ=15,所以(sinθ+cosθ)2=125,展開并整理得:
sin2θ=-2425,即2tanθ1-tan2θ=-2425,所以tanθ=-34或tanθ=-43.
由sinθ+cosθ=15>0及sinθ>0可知tanθ<-1,所以tanθ=-43.
解法4 已知條件變為:2tanθ21+tan2θ2+1-tan2θ21+tan2θ2=15,即3tan2θ2-5tanθ2-2=0所以tanθ2=2或tanθ2=-13(舍去).
所以tanθ=2tanθ21-tan2θ2=-43
解法5 設tanθ=k,即sinθcosθ=k,所以sinθ=kcosθ,代入已知條件sinθ+cosθ=15得:cosθ=15(k+1),所以sinθ=k5(k+1).
由sin2θ+cos2θ=1即15(k+1)2+k5(k+1)2=1解得:k=-34或k=-34.
再由θ∈(0,π),sinθ>0知: k<-1,所以k=-43.即tanθ=-43.
解法6 由sinθ+cosθ=15得: 2sinθcosθ=-2425,所以1-2sinθcosθ=4925,即
(sinθ-cosθ)2=4925,所以sinθ-cosθ=±75.
由sinθ+cosθ=15sinθ-cosθ=75得sinθ=45cosθ=-35;
由sinθ+cosθ=15sinθ-cosθ=-75得sinθ=-35cosθ=45.
因為θ∈(0,π),所以sinθ=45,cosθ=-35,所以tanθ=sinθcosθ=-43.
解法7 因為15=sinθ+cosθ=2sin(θ+π4),所以sin(θ+π4)=210.
再由sinθ+cosθ=15<1及θ∈(0,π)知θ∈(π2,π),所以θ+π4∈(3π4,5π4),
從而有cos(θ+π4)=-7210,tan(θ+π4)=-17.
即:1+tanθ1-tanθ=-17,所以tanθ=-43.
解法8 仔細觀察sinθ+cosθ=15的結構特征信息,再由sin2α+cos2α=1,及θ∈(0,π)聯想相應地勾股數,可得:
sinα=45cosα=-35,
所以tanθ=-43.
本例與上面的例子相比較,給出了角的范圍,因此,在解題過程中不要忽視角的范圍,應注意根據給出的數字的大小,適當地縮小角的范圍,或者對求得的結果進行檢驗.
下面再提供幾題,作為練習,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題目中條件的結構特征,給出的數字信息,從多個角度入手,給出不同的解法,并認真比較,尋求最優解答,以期能啟迪同學們的思維,開闊同學的眼界,獲得靈活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
1.已知θ是第二象限的角,且滿足sinθ+cosθ=1-32,求tanθ的值.
2.若π4<θ<π2且sinθcosθ=60169,求tanθ的值.
答案:1.-33 2.125
參考文獻:
[1]田發勝.三角變換的常用方法與技巧[J].中學生百科,2012(23):35-3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