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峰 藍壁幸
摘要:目的?探討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采取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治療,觀察組采取超早期急診尿激酶溶栓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神經功能缺損(NIHSS)、生活活動能力(MBI)及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的%,治療后3、7、14天,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MB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可增強療效,改善神經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在臨床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腦梗死;安全性
急性腦梗死是神經內科常見病和多發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其發病急驟,如不及時治療,存活者多留下神經功能障礙以及肢體障礙等并發癥,致殘率和病死率極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及時有效的再通治療,恢復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帶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最有效手段。靜脈溶栓主要是恢復血流措施,藥物包括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尿激酶和替奈普酶。但rt-PA價格昂貴,目前在我國基層醫院難以普及,現認為有效挽救半暗帶組織時間窗為4.5 h內或6 h內,美國心臟協會/卒中協會發布的最新指南使用rt-PA的適應癥仍為發病或最近時間仍為4.5h內的急性腦梗死 [1]。國家“九五”攻關課題研究證實使用尿激酶溶栓對發病6h內的急性腦梗死是安全有效的[2] ,且其價格低廉,是基層醫院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使用最廣泛的藥物。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分析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90例。根據溶栓治療途徑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58.46±5.72歲,溶栓時間窗3.16±0.43,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年齡61.83±6.14歲,溶栓時間窗3.42±0.35,兩組性別、年齡、溶栓時間窗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納入標準: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診斷標準[3];發病到接受治療時間<6小時;首次發病;臨床資料完整且認知功能正常。②.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者;頭顱CT或MRI顯示腦出血;合并嚴重意識障礙;治療依從性差;合并其他溶栓禁忌癥;臨床資料不全。所有病例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后實施,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治療方法?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均在吸氧、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顱內壓、清除氧自由基、促進腦功能恢復、改善腦循環等基礎治療,隨后根據分組進行對應干預。對照組予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治療,每次100IU/Kg,每日2次,皮下注射。觀察組予尿激酶溶栓治療,100萬單位溶入100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30分鐘內滴完,每日1次。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①.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②.療效評定依據《內科學》擬定療效標準,治愈:癥狀、體征消失,患者無明顯語言障礙及肢體運動障礙,NIHSS評分降低≥90%;顯效:癥狀、體征改善,輕度語言障礙,肢體運動障礙,NIHSS評分降低46%~89%;有效:明顯的語言障礙,面癱及肢體運動障礙,NIHSS評分降低18%~45%;無效:無明顯療效或惡化。③.依據改良Barthel指數(MBI)評估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3、7、14 d的日常活動能力,含10項,總分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④.比較兩組出血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觀察組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64.44%,X2=11.47,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兩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MBI)比較 治療前,兩組M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7、14 d,研究組MB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組患者出血事件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6.67%,對照組
3?討論
急性腦梗死又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壞死或軟化。急性腦梗死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占我國腦卒中的69.6%~70.8%[4-5]。在梗死發生后,腦組織壞死區和腦組織可逆損傷區之間是缺血半暗帶,該部分的腦細胞已經發生電衰竭,但還沒有完全能量衰竭,存有少量血液循環,部分組織結構相對完整,若此時能得到血液供應,就能恢復其原有的形態和功能。如腦組織持續嚴重缺血,則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對于急性腦梗死發作時間小于6h,尤其在3~4.5h的患者進行溶栓治療,能夠有效溶解血栓,疏通堵塞的血管,恢復缺血半暗帶的血流供應,從而恢復該部分腦組織細胞的正常形態和生理功能[6-7]。
目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主要包括靜脈溶栓、動脈溶栓、機械取栓等,其中靜脈溶栓治療是基層醫院應用較為廣泛且治療效果較好的一種治療方案,對超早期溶栓治療具有極為重要的臨床意義。尿激酶是從健康人尿液或腎組織中分離得到的一種蛋白酶,其作用機制是直接作用于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催化裂解纖溶酶原形成纖溶酶,降解血栓內的纖維蛋白,同時也降解血液循環中的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Ⅴ和凝血因子Ⅷ等,產生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缺點是出血風險高。尿激酶的半衰期約?10 ~ 20 min,藥效維持時間短,溶栓后易出現再閉塞現象[8]。
研究結果顯示,溶栓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3.33%,而非溶栓對照組總有效率64.44%,溶栓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于非溶栓對照組,而且溶栓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NHISS評分明顯低于非溶栓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兩項結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超早期溶栓治療對于神經功能的恢復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組。不良反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主要是出血,任何溶栓治療均可能引起出血,輕度出血常見于皮膚、粘膜、牙齦出血,肉眼或顯微鏡下血尿,或小量咯血、嘔血,常在尿激酶靜脈滴注后15~60分鐘內發生,多不需特殊處理,危及生命的出血多為腦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發生率較少,溶栓后癥狀性出血轉化發生率在2%~7%[9],研究與其基本一致,說明溶栓治療是安全性。
綜上所述,尿激酶靜脈溶栓對超早期腦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降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活動能力,降低患者致殘率和病死率,此種方法簡便易行,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在臨床中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powers W J,Rabinstein A A,Ackerson T,et al.2018?guidelines?for?the early 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a guideline?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can?Stroke?Aassociation [J].Stroke,2018,49(3):46-110
[2]國家 “九五”攻關課題協作組.急性腦梗死六小時以內的靜脈溶栓治療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35[4]:210-213
[3]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9):668-670
[4]Wang W,Jiang B,Sun H,et al.Prevalence,Incidence,and Mortality of Stroke in China :Resuits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of 480 687 Adults . Circulation,2017,135(8):759-771. DOI:10.1161/CIRCULAYIONNAHA.116.025250.
[5]Wang D,Liu J,Liu M,et al.Patterns of Stroke Between University Hospitals and Nonuniversity Hospitals in Mainland Chin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Hospital-BasedRegistryStudy.WorldNeurosurg,2017,98:258-265.DOI:10.1016/j.wneu.2016.11.006.
[6]關宇.不同時間窗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應用效果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9,14( 9) : 91-92.
[7]遲曉,李曉紅.急診啟動急性腦梗死靜脈內溶栓治療對開始溶栓平均時間的影響及其安全性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9,17( 1) : 116-117.
[8]王瑞霞.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分析.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17(3):272-273
[9]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腦梗死后出血轉化診治共識2019.中華神經科雜志,2019,52(4):252-265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廣西都安?5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