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康


學會立定跳遠動作的方法多種多樣,從立定跳遠動作技能層面分析的居多,為了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立定跳遠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立定跳遠技術的效率。針對學生掌握的花樣跳繩技術動作,分析水平一學生學習立定跳遠技術的特點,結合學習花樣跳繩技術,促進水平一學生兩種技能互相的融合。
1 花樣跳繩技術與立定跳遠融合的意義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質量關,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一直以來立定跳遠技術訓練多以機械式練習為主,學生學習緩慢而且極易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導致訓練不出效果,訓練不出成績,為此在訓練中穿插花樣跳繩動作將改變課堂千篇一律一味追求成績忽略綜合能力提升的弊病。
花樣跳繩動作多樣,簡單易學,便于推廣普及,被稱為“最完美的健康運動”,特別符合水平一學生學情(思維簡單、易取得心理預期)立定跳遠項目是《國家體質健康標準》考核的項目之一,將兩者有機整合有助于學生學會立定跳遠,提高身體綜合素質,特別對學生下肢爆發力、力量訓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花樣跳繩動作內容設置與立定跳遠技術動作融合價值分析
2.1 動作內容設置與技術銜接
水平一學生往往因為學習難度的增益產生學習抵觸心理,此時要求教師必須設置合理的學習內容,技術難度必須符合水平一學生普遍接受能力特點。
合理設計動作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花樣跳繩技術動作,降低學習過程中學生產生的挫敗感,便于學習內容的掌握,學習目標的完成,實現與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的融合(表1)。
從表1分析可以看出,花樣跳繩動作教學安排可以由簡至繁制定單元計劃合理設計教學內容統籌學習,每個階段都有助于學生學習立定跳遠技術,初級階段“并腿原地跳”;中級階段“并腿左右跳”“并腿前移動跳”;高級階段“并腿前后跳”,根據花樣跳繩內容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采取遞增模式,隨著動作難度的強度變化立定跳遠技術掌握也會趨于完善,每種花樣跳繩動作相對立定跳遠學習各階段難點具有輔助作用,如“并腿前后跳”訓練過程中對立定跳遠落地之后的穩定性起到了關鍵作用,階段性單元學習是以復合型教學為基礎,是一舉兩得的學習創新,既培養了學生綜合能力,又提高了教學效率。
花樣跳繩(并腿原地跳、左右跳、前后跳、前移動跳)技能(次數)與立定跳遠成績的關系(表2)
2.2 花樣跳繩技能與立定跳遠成績的關系對比分析
花樣跳繩強調技術學習,隨著選擇性動作難度提高,技術會趨于復雜,評價標準以掌握動作為前提,隨著跳躍次數的增加,動作會趨于嫻熟與標準。立定跳遠成績取決于跳得遠度,訓練中需要想方設法通過融合花樣跳繩技能調整立定跳遠動作姿勢(起跳姿勢、空中姿態、落地動作),增強腿部爆發力提高成績(表2)。
表2數據可以看出,60次/min的跳繩頻率對學生立定跳遠成績的影響,并腿原地跳對學生立定跳遠成績影響最小;并腿前后跳反而提高了立定跳遠的成績,那么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針對花樣跳繩“并腿前后跳”練習進行重點學習,同時側重點方面需要加強鞏固,安排針對性強的扶助教學內容,可以提高立定跳遠成績。
3 總結
綜上所述,花樣跳繩技術(并腿原地跳、左右跳、前后跳、前移動跳)與立定跳遠技術融合之后,可以達到復合型學習效果,便于花樣跳繩(并腿原地跳、左右跳、前后跳、前移動跳)技術動作與立定跳遠技術內容統籌。同時學習效果明顯改善,學習效率提高。花樣跳繩(并腿原地跳、左右跳、前后跳、前移動跳)技術有助于學生掌握立定跳遠技能,花樣跳繩(并腿原地跳、左右跳、前后跳、前移動跳)動作次數對立定跳遠成績起到了提升作用。因此,明確花樣跳繩訓練目標以及訓練內容,將兩個項目融合教學,將全面増進學生身體綜合素質,便于提高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卓雅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