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學芹
近年來,多元智能理論被廣泛應用到體育各個領域,為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方向,該理論在難美項群教學實踐研究中也多次提到,然而,在舞蹈啦啦操教學的研究中融入多元智能理念卻幾乎沒有。本研究以多元智能作為理論支撐,同時結合傳統教學方法,針對學生每個智能的特點設計教學形式,分析學生的智能潛力,做到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升舞蹈啦啦操課堂的教學效果。
1 前言
舞蹈啦啦操是指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隊員徒手或手持道具集體完成復雜髙難度的基本手位與舞蹈動作,以及該項目特有難度、過渡配合等動作內容,為比賽加油助威、調節緊張氣筑,提高比賽觀賞性,旨在集中提現團隊意識與集體主義精神,折射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并追求最高團隊榮譽感的一項具有競技性、觀賞性、表演性等獨特魅力的體育運動。舞蹈啦啦操作為一項新興項目發展,其教學體系還在不斷更新及完善,為尋求更多元化有效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各個智能的潛力,不斷嘗試創新是必不可少的,而舞蹈啦啦操項目培養特征與多元智能理論相契合,這為舞蹈啦啦操教學開辟了一條新思路。
2 結果與分析
2.1 語言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是教學中最直觀的表達方式之一。學生對舞蹈啦啦操的技術動作、難度、配合等的理解能否清晰的表達出來,與同伴之間的配合動作是否能夠展示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應踐行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營造語言環境,設置生生討論時間和師生交流時間,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強團隊凝聚力。因此,語言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2.2 數理邏輯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舞蹈啦啦操的成套包含許多復雜多樣的元素,將單個動作組合加上隊形變化串聯成一套動作,其成套編排的流暢度和技術動作的合理性都是需要去摸索及創新,教師需在教學中加入一些邏輯性的練習,如分小組進行編排八個八拍的動作,并賦予一定的情景教學。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動作隊形編排的敏感性又能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2.3 視覺空間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舞蹈啦啦操中許多跳躍、平衡等難度動作,操劃和隊形的編排都有三維空間的變化,動作學習的先后順序和在隊伍中與同伴進行一系列配合托舉都需要空間感。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觀看視頻引導學生觀察空間的變化后,加入學生模仿視頻中隊形的走位從而親身體會三維空間的變化。也可合理安排空間感知的專項性練習,由此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智能。
2.4 身體運動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舞蹈啦啦操運動項目就是身體對藝術的表達,身體運動智能是啦啦操成套動作展示的展示的前提,只有具備良好的運動能力才能完成所要表達的身體運動。在舞蹈啦啦操教學過程中,利用合理的練習手段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提高靈敏性和協調性。如:利用跳深來增強跳躍難度練習。
2.5 音樂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啦啦操的靈魂在于音樂,無論在啦啦操教學的準備部分、主體部分亦或是放松部分,音樂缺一不可。不同的時間節點選用不同音樂律動,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帶動學生進入啦啦操的世界,根據鼓點和老師提示,讓音樂融入啦啦操動作,培養學生的樂感及律動。在教學中也可采用小組比賽的編排舞蹈啦啦操動作,利用不同風格的音樂展示不同風格的動作,從而也可激發學生練習舞蹈啦啦操的興趣。
2.6 自我認識智能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價值
功的起始點乃自我分析,成功的秘訣則是自我反省。舞蹈啦啦操屬于難美性項群項目,不斷追求著“難,美,新”,無論是動作的表達、難度的完成或是情感的渲染,最重要的“新”是需要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反思動作以及不斷創新。通過在學習舞蹈啦啦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我認識,增強自信心和創造力是必不可少的。使學生學會在課堂上自我評價、相互評價,發現自身優勢同時改正不足的地方,實施階段性總結和課堂評價是必要的。如:可以通過拍每個階段的小視頻,自我發現問題然后進行改正;也可在課堂小結時學生自我評價或相互評價,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也打破了傳統刻板的練習方式。
3 結論
多元智能理論對舞蹈啦啦操教學中的研究,語言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的發展提高了團隊同伴之間凝聚力及默契度;身體運動智能的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身體素質;音樂智能的發展提高了學生對動作的表現力和渲染力;視覺空間智能的發展提高了學生身體的感知力和空間感;自我認識智能的發展提高了學生對動作的感悟力和創造力。語言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呈顯著性提高,音樂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無明顯變化。因此,在舞蹈啦啦操教學中嵌入智能體系,因材施教,實現多元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于舞蹈啦啦操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