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軍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素質教育的理念逐漸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現(xiàn)狀。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通過優(yōu)美的小說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觀。在本文中,簡要介紹了幾種在高中語文小說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教學策略,希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寶貴意見。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閱讀;審美素養(yǎng)
1與文本開展對話
小說作為重要的現(xiàn)代文題材,在現(xiàn)代文的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該種題材的閱讀與鑒賞,通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以適當教學方法的應用來保障學生小說閱讀的質量。對于學生而言,小說激烈的情節(jié)以及較強的情感表現(xiàn)較易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而教師在開展小說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通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以學生與文本間對話溝通的開展來促進學生小說理解的深度。在引導學生與文本開展對話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以一個陌生的心態(tài)對于文本開展解讀。在不受現(xiàn)有結論束縛的背景下將文中的文本視為全新的閱讀題材,在全新的閱讀體驗下對于固定的文本形成動態(tài)化的理解與感知。以全新的視覺在審視文本建設文本的過程中獲得最鮮活的文本體驗。而在輔導學生開展小說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幫助學生樹立陌生化的閱讀心態(tài)。通過對于腦海中固有知識的清除,在單個文本閱讀的過程中,以全新的空白的心態(tài)來對文本進行感知。通過直面文本、排除干擾的閱讀方法來保證文本閱讀的質量。
在學生開展對于文本的學習與理解過程中,面對學生個體不理解、不明白的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于自身所需的學習資源進行明確。通過針對性的資源獲取來避免小說閱讀過程中外界文本分析的干擾。在小說閱讀過程中,尤其要避免由于名家的文章分析而影響到學生個體的閱讀感悟。在學生對于文本的解讀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以學生個體的感悟為基礎,對于學生最真實的情緒情感進行把握。而在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于個體的情緒感知加以梳理,在文章脈絡的逐漸清晰基礎上對于文章內部的問題加以分析與理解,通過以文章解釋文章的形式來提高文本理解的深度。
2創(chuàng)建文本理解語境
在小說閱讀的過程中,不同語境下的字詞句篇有著不同的含義。而在引導學生對小說文本開展深入學習的過程中,要重視語境的解讀必要性,通過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閱讀方法,在文本的理解過程中,以內部語境為基礎加強學生文章理解的深度。在基于語境對于小說文本開展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局部與整體的基本原則,既強調以整體的角度對于文章中的字詞句篇加以分析與理解,同時也要通過文章具體字詞的理解來明確作者整體的寫作意圖與思想內涵。
以小說閱讀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要著重把握好小說的藝術性。小說的藝術性主要是通過語言的描述進行表達的,教師在語境背景下引導學生對于文章開展理解時要重視引導學生詞句斟酌品味能力的提升,使學生在小說文本的細讀與品味之下感受小說寫作的藝術美感。在語境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字詞寫作的深刻內涵,以字詞的精細化理解來促進文本理解深度的同時,也提高學生對于小說類文本的審美鑒賞能力。
3明確文本閱讀目標
對于教師而言,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過程中,要意識到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根據(jù)閱讀主體的不同而有著多種的解讀方式。在教學目標的明確過程中,要把握好教學目標的不確定性原則,通過教學目標的開放性設計,在尊重學生個體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上,以單個小說文本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的明確來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文本閱讀。通常情況下,高中階段對于小說開展的文本閱讀是以培養(yǎng)學生文本分析能力為最終目的。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其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時要通過學生主體性的突出,以教師對學生閱讀要領全方位的指導來保證學生小說閱讀開展的有效性。
學生在個體思維發(fā)展背景下對于小說的內容開展分析往往只能停留在淺層次的理解上。而為了確保小說閱讀可以促進學生審美與鑒賞能力的發(fā)展,教師要重視以全方位小說閱讀的開展來保障學生小說閱讀的有效性。小說結構層次的梳理是全方位開展小說閱讀的關鍵,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小說閱讀時,要重視以單個文本為基礎,通過小說結構層次的劃分來提高學生小說理解的深度。
而為了通過小說閱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小說閱讀的開展過程中也要積極組織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小組討論、自由辯論、個體展示等不同的課堂活動形式來促進學生主動的表達個體的感悟。在學生展示過程中,對于學生思維的深度、廣度加以觀察與分析,通過其觀點的合理性,思想的深刻性,表達的流暢性來判斷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學生對于文本的主動閱讀與深入思考來促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獲得個體綜合語文能力的發(fā)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不僅僅是教育改革的內在需求,更是高中語文教學自我發(fā)展與完善的必經之路。高中語文教師要通過恰當?shù)慕虒W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正當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對小說正確理解的情況下也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范麗琛.初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策略——以《沁園春·雪》教學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9):245-246.
[2]余修福,鄧娟.初中語文現(xiàn)當代散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研究——以莫懷戚《散步》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05):230-231.
[3]楊佳.此中有真意,山水共知音——論初中語文《答謝中書書》中山水審美意識教學[J].名作欣賞,2018(2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