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橋梁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直接影響到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有著絕對性關系。本文就工程質量檢測方法展開探討,旨在加強公路橋梁質量監督水平,提升其安全穩定性。
關鍵詞:工程質量檢測;公路橋梁;質量監督
加強公路橋梁質量監督工作,靈活運用檢測技術,能有效降低工程安全風險,減少工程中各類隱患因素,提升工程質量,進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社會穩定發展。
一、工程質量檢測的具體應用
(一)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依據《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規程(JGT/T152-2008)》,檢測人員需要對鋼筋保護層厚度全面展開檢測。通常情況下,采用電磁感應法。首先,檢測人員需要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結合前期的設計資料,選擇檢測區域,明確鋼筋分布情況,而后需要充分清除飾面層構件,保持檢測面的平整、清潔,再試試后續的檢測過程。其次,檢測人員需要檢測鋼筋之間的距離。具體方法是應用探頭移動掃描,一直到儀器上面的顯示值最小,表示這個點的鋼筋軸線與探頭中心線重合,做好標記。再次,檢測人員檢測保護層厚度,確定了具體的鋼筋位置之后,設置鋼筋檢測器的量程和鋼筋的公稱直徑,沿待測鋼筋的軸線選擇合理位置,讀取探頭上的檢測數據。在同一個位置分別讀取兩次結果,如果相差的數值超出了1毫米,則表示檢測結果有誤差,需要檢測人員反復多次檢測。如果鋼筋實際厚度比最小檢測數值更小,檢測人員可以在探頭下面附加墊塊,再次進行測量。最后是驗證階段,如果檢測結果存在爭議,檢測人員可以采用鉆孔或剔鑿等方法將鋼筋暴露出來,直接用游標卡尺測量。
(二)回彈檢測方法
應用重錘,依托于彈簧驅動,撞擊混凝土表面,由檢測人員參照回彈指標,檢測回彈距離,進而結合公式計算出混凝土的強度。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要求回彈儀必須要具備合格證書,同時檢測人員需要了解到當時的使用環境溫度等,注意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清潔度,必要的時候需要清除干凈[1]。首先,在檢測的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嚴格布置,并合理選擇檢測區域,每個結構中至少要選擇十個檢測區域,每個區域中應容納16個回彈測點。將區域均勻分布之后,設置在模板相貼的表面上,展開質量指標的測量。在各個測量中,兩個檢測面都需要用回彈儀各撞擊8下。如果撞擊的方向未處于水平線,則檢測人員需要立即修正回彈值。若想要測量碳化深度,檢測人員就需要在測量面上鑿出150mm直徑的孔,清除雜物之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檢測,測量面至不變色邊緣的垂直距離即為測量點的碳化深度。而后,由檢測人員統計數據,對各個測量區域的回彈值去掉三個最大值和三個最小值,算剩下的平均值。
(三)C50混凝土檢測
在混凝土的總體積中,集料體積通常占據了3/4的比例,所以集料質量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生產成本和技術性能。配置C50混凝土,必須要充分考慮各類影響因素,將生產成本盡可能的降低,進一步提升混凝土使用質量。一方面,施工人員需要考慮砂材質,在現實生活中可以選擇質量較好的江砂或河砂。檢測砂的細度,確保其細度模數處于2.6至2.8之間,這樣能夠避免攪拌過程中過于粘稠。若砂的細度高于3.3,在后續的使用過程中就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離析等問題。參照可用巖石立方體強度合理選擇粗集料,巖石抗壓強度應為配置混凝土強度的50%。選擇水泥時,確保水泥的強度等級在42.5左右,以此保證水泥質量穩定[2]。
(四)原材料檢測
對砂石材料實施各項技術性指標檢測,包括堅固性、壓碎值、磨光值等,有針對性的減少物理和化學性質。對水泥各項技術指標檢測,對不符合標準規定的作廢處理。與此同時,檢測人員還要檢測鋼材本身的強度,及鋼材的抗拉性能等,確保鋼材質量過關,不符合標準的按照不合格處理。
二、高效應用工程質量檢測的策略
(一)加強儀器設備投入,明確檢測標準
檢測單位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了解前沿新型技術,引入先進的儀器設備,確保質量檢測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進一步強化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應用計算機系統,定期升級軟件,對相關數據集中處理和分析,避免出現計算差錯。依據國家現行規定標準,完善現有的檢測條例,明確各項內容要求,對檢測樣品、處理方法等作出明確,要求檢測人員嚴格落實。技術主管部門需要審定檢測標準,并結合現實需求將其應用于工程檢測中,為檢測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加強培訓教育力度,規范檢測過程
首先應轉變檢測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斷強化施工人員的重視意識,深刻認識到質量檢測在公路橋梁監督中的意義。其次,全面提升檢測人員的業務能力,為質量監督工作提供有力支撐。打造高質量的檢測隊伍,加強培訓教育力度,促使檢測人員將理論知識聯系實踐,切實提升其綜合素養。依據相關規章制度,要求檢測人員嚴格按條例執行。對檢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由相關領導加以指導和支持。強化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嚴禁檢測工作中出現造假、包庇等情況發生。
檢測人員需要按照規章制度,結合公路橋梁實際情況,靈活應用檢測方法,在相關表格中如實登記。及時統計相關數據,展開準確的計算和分析,了解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確認無誤之后保存數據。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保證相關數據的完整性,高效落實驗收和評定工作。
(三)加大監督管理力度,確保質量監督效果
檢測單位要加大對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力度,落實崗位職責,完善獎懲制度,督促檢測人員嚴格履行工作職責,降低檢測工作中存在的負面因素。從多個層面著手,積極聯動施工單位等部門,確保監督管理水平與成效。如果發生工程質量事故,需要追究責任到人頭,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待審核合格之后再投入使用。
結語:在公路橋梁的質量監督工作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質量檢測方法,及時了解工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改進優化措施,最大化發揮質量檢測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惠敏.工程質量檢測在公路橋梁質量監督中的運用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4):40-41.
[2]梁士民.工程質量檢測在公路橋梁質量監督中的運用[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20,16(01):129-130.
作者簡介:朱建華,1977年1月11日,男,漢族,籍貫:湖南省湘潭縣,碩士研究生學歷,工程師,從事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