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對比中美教育體制下不同的優缺點,對中國教育考核機制從目標設置,得分標準制定,評價標準設立以及大眾體育認知幾方面進行分析,旨在為完善體育考核等提出自身針對性建議。
1 前言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的發達國家,與中國在制度,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有著天壤之別。美國體育課程的內容以及教學模式是按照政府以及教育局制定的標準來實行的,在不同的聯邦地區擁有著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地區有資格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而中國則是以國家建立統一的科學的教育系統,其他的如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等統一由國務院規定。因此該研究通過對比中美的體育課程中的考核方式以及結果評判方式,有助于體育課程有效改革,促進體育學科評判機制的優化。
2 美國考核機制
美國目前考核內容運用的是結果導向機制,什么是結果導向機制呢,它是1950年美國進行教育改革的產物,他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國民整體的教育質量,被許多美國人認可,認為其是一種卓越的教育體制。而經過這么多年優化,將其總結出以下優點:
(1)普遍成功
結果導向機制的出現,是為了讓大多數美國人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而并非對教育進行分層,擴大教育差異。因此,該導向獲得了多數美國人的共識,并提供了具體的方案去讓美國學生能夠成功。
(2)條件明確
結果中明確的要求了學生畢業以及考核的要求,提供了成功畢業所必備的條件以及考核要求。
(3)框架齊全
美國的教育考核框架比較完善,在教學的單元計劃,學期計劃,課時計劃,教學單元等方面有著能實現結果的具體流程。
(4)教學系統多樣化
(5)有具體的考核表以及結果評分表
(6)建立了學生的云數據
美國的考核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期間的考核內容進行了規范,對其的要求進行了明確,使學生在整個進修期間都有其任務,中國則相反,注重了最后結果的考核,兩者之間各有優勢,適合各自的國情。但是美國在公立教育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和日本一樣,美國在全美教育統計分析,在2010年,美國高中生的整體畢業率只有百分之78.2,如此細致的教育考核機制下,為什么會有如此低的畢業率呢?
(1)不重視體育課程
在公立學校許許多多的美國體育課程可以說是游走在邊緣,無法在校園里獲得足夠的教育資源,和中國一樣,為了讓學生獲得足夠的主課學習時間,美國的教育也讓體育課變成了輔助性質的課程,許多公立學校將體育課的時間都分給了語數等科目。比如在喬治亞洲,體育課的教師與學生比例達到了43比1的比例。而實際上這個師生比遠不止這個數字。
(2)缺乏法律支持
當前的疫情環境下的美國爆發出許多不堪入目的問題,在媒體提問中許多美國人不清楚地球是圓的,普遍缺乏基本知識,那么究其原因是由于其自小接受的快樂教育對于知識數量的傳播缺乏導致的,在美國紀錄片《等待超人》中揭露了美國公立學校的真相,基礎學科一塌糊涂,學生沒有壓力,輟學率居高不下,在多數的美國地區允許體育課可以免修以及替換掉,甚至可以取消體育課程。
3 中國考核機制
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再到體教結合。中國體育考試改革在不斷優化,不斷升級,力求做到公平公正。但是我國目前學校體育與體育中考等項目銜接仍然不盡人意,應試教育的弊端仍未祛除,目前的學校體育主要以目標激勵機制為主。
3.1 培養目標高分低能
能力與所得分數實際不匹配是應試教育最大的弊端,各個學校都以體育中考為目標導向,考試考什么,我們就教什么,但是應試教育卻是每個國家的必經之路,因為應試教育的目的是進行考核,你不能說考核有錯,只能說實施的方式方法仍需改進。
3.2 評價機制難以確立
中國的體育評價方式不像其他學科比如數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此難以定量的衡量一個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水平以及運動能力,同時對于體育弱勢群體如肥胖者,殘障者等人群的公正性有待提高。
4 結論
在與美國的體育模式對比中國仍有許多不足,在目標的設定中,中國的目標設立不夠完善,不夠具體,而美國的目標設立更貼近學生,體育課程中體現了教育的目的。第二:中美對于體育基礎教育方面的落實仍需要加強,中美大部分人對于體育概念一知半解,在體育活動中適當開展體育理論課程可能會比單純的體育活動更貼近學生。第三:評分機制需要加強,各地區的學生條件大相徑庭,需要當地政府密切跟蹤學生體質數據,建立類似美國的學生數據中心,實時更新學生體育考試考核標準以及得分狀況。第四:不斷優化教育模式,促進教育有效改革。我們要不斷學習優秀的成果的教育模式,對比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結合當前國情去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立德樹人的特性,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行為以及認知。
(作者單位:杭州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