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企
1 增值評價契合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有關學者研究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所能掌握與形成的終身體育鍛煉所需的、全面發展必備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或者是學生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提高運動認知,學會運用技能,發展體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體育道德、體育精神和體育品格。可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一個包含多因素、動態發展且需終身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在某一階段完成并終結的過程。
增值評價是國際上前沿的教育評價方式,起源于詹姆斯·科爾曼的“科爾曼報告”(Coleman Report),是基于學生起點水平、學習條件,通過相關的統計分析技術,科學評價學生在一段時間教育過程后成長、進步、轉化幅度的發展性評價,是一種動態發展的持續性評價。增值評價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關注學習過程、學習狀態,評價客觀具體,針對性強,能夠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增值評價能夠科學的評價學生的體育學習,對于培養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2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構建體育學習增值評價體系
2.1 評價指標的遴選
基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要意、評價操作的便捷性,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問卷調研、專家訪談,經過課堂教學試驗,最終將學習增值評價指標確定為學習態度、運動能力、健康行為三個一級指標,其中學習態度細化為積極性、合作性、堅持性、規則性4個二級指標,運動能力分為運動技能、運動體能、指導別人練習能力3個二級指標,健康行為分為健康意識、習慣性2個二級指標。這9個指標綜合體現了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中的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具體指標關系如下圖1:
2.2 評價方法標準
我們運用多個指標對不同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綜合評價。一級指標評采取賦值法,依據測試目的、學習內容等因素確定不同一級指標的權重,并賦予不同的分值。二級指標采取五級評分標準,按正態分布規律分別賦予100分、90分、75分、60分、50分。測試中,利用加權法得出每位學生的各項因素得分、綜合得分,對學習狀況進行綜合評價,計算公式為:Z= 其中,Z為綜合指數,P為指標個數,Xi為第i項指標實際值,Xio為第i項指標評價標準,W為指標權數。
3 運用策略
(1)轉變觀念,關注學習,重視學習評價。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最終要通過學生的學習與實踐,落實到學生身上,學習質量決定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起以學定教教學相長的和諧發展觀念,工作重點由教向學轉變,從思想上到行為上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欣然接受并樂于運用學習增值評價方法,對學生個體、整體的學習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
(2)要關注評價體系的動態發展性。學習增值評價體系是動態發展的,在日常的學習評價中,我們要針對不同的評價目的、學習內容、學習階段性、學生學情狀態,對評價指標權重、指標個數、問題賦分等做出微調,例如,在進行籃球項目教學時,學習評價應加大運動技能指標的權重,而在耐久跑項目教學中則加大了學習態度這一指標的權重。
(3)以主題單元為基本時限組織不同層次的學習增值評價。增值評價的本質是對學生在一段時間教育后成長、進步、轉化幅度的發展性評價。因此,在進行主題單元教學過程中或結束后,適時的組織學習增值評價,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認知、技能、體能、情感、習慣等方面發生的變化,具體判定教學的得與失,能夠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另外,還應組織好期中、期末、學年度的體育學習增值評價,保持評價的層次性和延續性。
(4)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參與性。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多元體參與的綜合發展過程,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和調控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直接體現者。因此,學習評價既要有教師的整體評價,也要有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還應有學習小組的相互評價。學習增值評價應建立以教師整體評價為核心、以學生自我評價和小組相互評價為補充的多元評價體系。
(5)注重開發運用學習增值評價APP。現在的體育課堂重視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我們應展開深入的研究,開發出學習增值評價APP,充分利用手機、電腦的便捷性,努力做到當堂測、當堂評、當堂改,不斷提升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泗水縣教育和體育局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