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杰 魏永敬 孫童
1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開展學生職業體能提升的意義
高支院校教學理念和普通高等院校教育有著較大的差別。普通院校是為了培養科研型人才而進行教學的,而高職院校更多面向社會的根本需求,為工廠、企業培養具有成熟職業能力的優秀工作人員。因此,通過在校期間幫助學生提升職業體能,有助于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有更好的身體基礎來適應不同職業和不同工作崗位的強度工作;這有利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良好的職業體能來更好地促進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以及學習更多的先進知識;這有利于促進學生多方面,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適應工作環境,也有利于通過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來釋放在工作過程中和生活中的壓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多方面健康發展。
2 基于職業體能提升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重技能,輕體能”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由于社會的發展和企業需求的變化,使得高職教育越來越傾向于對學生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的培養,而缺乏而在課程設計環節中體能培訓的課程。“重技能,輕體能”的培養方式,使得學生在高職教學過程中,過于側重于對技能培養而缺乏對體育課程的開展和培訓;缺乏自身特色的培訓體系,也使得大多數畢業學生未來可以從事的工作崗位僅僅被局限于專業范圍內,而無法通過在學校學得的特色體育項目來不斷地拓寬職業發展渠道;并且由于缺乏體育教學相關課程,也使得學生在體能方面有所欠缺,無法適應較高強度的工作崗位,并在其工作崗位上創造更多的價值。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無法擁有較好的職業體能,便難以適應更多的職業化工作,這不利于學生后期的職業發展,也有可能對當今工作崗位產生不良影響。
2.2 體育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
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課程與當今社會根本需求和學生需求是脫節的。當前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并且教學理念價位落后,大多數體育課程僅局限于對知識的講解和技巧的掌握,而缺乏更加具有多樣性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體育課程;并且體育課程的設置較為單一,缺乏例如足球、舞蹈等特色體育項目,學生往往對體育教學缺乏興趣,也無法通過課程來不斷地提升自身的體能。
2.3 缺乏保障措施,難以達到教學效果
體育教學離不開完善的保障措施,但當今高職院校對體育項目和體育教學的忽視,使得高校體育項目缺乏完善的保障措施。如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師理念的缺乏更新,以及缺乏對體育項目的開展和相關考核評價方式的更新。當前大多數任課老師對體育項目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教學器材也存在不足,這使得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難以通過完善的保障措施和保障體系來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課堂體育環境的缺乏,也使得學生難以認識到提升職業體能的重要性,這是當前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短板之一。
3 基于職業體能提升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相關策略
3.1 重視體育教學,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當今社會對職業人才的需求時的學校應逐漸重視體育教學,從學校層面就要重視體育培訓和職業體能提升的意識。從學校層面促進學校體育教學的改革體系的建設,設施的完善以及教師的再培養,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多方面共同發力,共同完善的方式來建設健全體育培訓的體制建設,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不僅注重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也注重提升學生的職業體能培訓。
3.2 創新教學理念,有效加強體能訓練
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課程的實施者,因此教師也應不斷創新教學理念,不斷參考和學習社會上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并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和社會需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優化課程,和設置創新多種具有趣味性的體能鍛煉方式來不斷加強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體能訓練,這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在校期間不斷增強職業體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運動習慣的養成和對運動項目的興趣,從而實現長久的職業體能,提升為學生進一步的工作規劃和發展提供良好的體能基礎。
3.3完善保障措施,落實職業體能培養
完善良好的保障措施是不斷落實職業體能培養的根本保障。因此,應不斷地注重體育教師觀念的培養和新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的引進,通過更新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對提升在體能的興趣,并制定長久的訓練計劃來幫助學生提升職業技能;體能另一方面也應不斷地改進考核評價方式來適應體育課程。這對推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通過設立與相關專業和實際需求相匹配的考核方式來保障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體能。
4 小結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職業人才來說,擁有良好的體能和價高的身體素質是保證職業發展的最根本基礎。因此,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也任重而道遠。通過推進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從而促進職業技能的提升,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奠定良好的身體基礎,也有利于學校體育教學的長遠性、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