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東
體育學科不但承擔著增強學生體質的教學任務,還擔任著增強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責任。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對于體育學科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促進小學生們健康成長的需要。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真正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體育教學深度整合,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人際環境,尋找學生心理健康的契機,讓學生形成完備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助推小學生們健康成長。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因此可見,身體與心理健康是相輔相成的,健康不僅僅是說人的身體,沒有任何疾病,還要求人有完善的心理和健康的心理狀態,在素質教育被大力提倡的今天,老師應該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學生適應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
1 小學體育課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現代體育課不但強調學生體育知識的掌握、運動技能的提升,更承擔著對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的培養任務。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實施中,老師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有效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也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小學生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很強,通過群體性的體育知識,他們不單單是鍛煉身體的過程,更是心理活動體驗的過程,在身體活動中,學生們的心理特征表現出來,不僅有健康的心理,同時也有不良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以身體活動為基礎,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對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糾正,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體育活動具有很強的競技性,同時體育鍛煉也是艱苦的,當學生們融入到體育活動中,能夠有效的鍛煉身體,磨練堅強的意志,同時,對于增強他們的組織性、紀律性、榮譽感、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進取向上的精神具有特殊功能。
2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措施
2.1 營造寬松氛圍,消除心理負擔
小學生們年紀很小,他們對老師充滿了敬愛、信任與尊重,但是在他們內心中還是懼怕老師的,有時因為害怕出錯,在課堂上躡手躡腳,心理負擔很重,所以,老師在課堂上應該重視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從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入手,讓學生親近老師,這樣學生們在課堂上才能夠表達真情,吐露真言。比如,每次上課開始的時候,老師都采取商量式的教學方法展開授課,在與學生的互動中,能夠增強對學生的了解,同時,通過這種信賴學生、尊重學生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們說出自己心中的話,不僅能夠聽取學生的意見,改善日常課堂,還能讓學生對體育課充滿憧憬和期待,將課堂真正服務于學生們的發展。其次,老師必須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對學生給予激勵、贊揚的評價。教學評價是日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更是老師的教育教學責任,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傳達出一種態度,這種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展,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到他人的鼓勵和贊揚。因此,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對學生多一些激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肯定,少一些責備,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捕捉學生的微小進步并給予充分的肯定,促進學生獲得飽滿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信心,這種激勵可以是語言上的激勵,“你真棒,再努力一下,就更漂亮了”“動作非常優美”“動作做的非常規范”。老師也應該重視體態激勵的運用,給學生給予贊許的眼光,一個信任的點頭,豎起大拇指等等,都能夠成為學生自信心的來源,讓他們學習激情更加高漲,學習意愿更加濃厚。
2.2 豐富體育活動,促進心理健康
小學體育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關,并且有著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功能,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豐富體育活動,將每一項的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因素相融合。比如,在基本體操和隊列練習中,增強學生們的注意力、思維能力,讓他們擁有群體合作意識,增強自制力和堅韌性;在游戲活動中,既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善于與別人交往。以《老鷹抓小雞》這一游戲教學為例,讓學生們自主選擇小雞、母雞、老鷹的角色,在課堂上盡情的展現自己,既能夠讓他們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果斷性、自制性、創新性、敏捷性,讓他們力爭第一,提升組織紀律,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
結束語:新時代,新世紀,新體育。體育教學應該始終貫徹健康第一的必然要求,從學生們的身心素質、心理狀態抒發,融入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感受體育鍛煉的快樂,磨練學生吃苦耐勞、堅韌的品德意志,幫助他們建構良好的心理狀態,在促進積極鍛煉的同時,實現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深圳市翠北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