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剛
呼吸對于健康人來說是非常自然正常的事,但對于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的人來說,平日里爬樓梯和快走等日常活動,都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特發性肺纖維化屬于進行性的慢性病,是一種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病變位置只局限于肺臟,中老年人發病率相對較高。近些年我國老齡化不斷加重,該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該病起病比較隱匿,而且逐漸加重病情,確診后病人的平均生存時間不到3年,死亡率要比很多腫瘤疾病都高。如果中老年人總是覺得上樓費勁,爬三層樓都氣喘吁吁,還要歇息好幾次,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檢查,這并不一定是年齡大體力不支的原因,要警惕肺臟發生了問題,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什么是肺纖維化
特發性肺纖維化有一個比較形象的名字叫“蜂窩肺”,英文縮寫是IPF,是間質性肺疾病其中的一種類型,該病多發生在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中,而且男性發病率比女性更高。該病的五年生存率在30%左右,所以很多人覺得它的嚴重程度可與肺癌相提并論。
“蜂窩肺”:間質性肺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像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炎那樣多見,所以大家對該病的認識很少,但在很多三甲醫院中該病也是很常見的疾病。它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包含二百多種可能會引起肺纖維化疾病的總稱。
肺纖維化不斷發展使肺部形成一種瘢痕組織,而且這種瘢痕組織是無法逆轉的,也造成用力肺活量發生無法逆轉的減退,威脅到生命安全。
二、間質性肺疾病主要有哪些因素引起的?
可引發間質性肺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肺炎或肺結節等,有時用藥不當或是環境受到污染后也可引發間質性肺疾病。
以硬皮病引起的相關間質性肺疾病來說,病人首先得了硬皮病,然后硬皮病不斷發展惡化累及到肺臟,致使肺部發生了纖維化。硬皮病相關的間質性肺疾病早期并沒有明顯病癥反應,而且預后效果多不理想,這也是硬皮病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三、如何診斷間質性肺疾病
因為間質性肺疾病并沒有明顯的病癥表現,主要表現癥狀就是咳嗽與呼吸困難,但這兩種表現又是大多數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癥狀,甚至有些心血管疾病也常會發生咳嗽與呼吸困難,這就致使間質性肺疾病多被誤診。所以該病從發病到確診的過程可長達兩三年。
以特發性肺間質舉例說明,該病的高發人群是老年人,老年人發生咳嗽或是呼吸困難、氣喘時,大家都會以為是年齡大了,心臟不好造成的。通常都會到先心血管門診就醫檢查,結果查來查去并未發現心臟有問題,有的人可能接下來再去呼吸科檢查,有的人可能就直接回家不檢查了,到呼吸科檢查時,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會給病人開一個高分辨率的CT,在CT檢查下才發現病人的肺臟已經發生了彌漫性病變,可確診為是間質性肺疾病。但此時,病人的肺功能已經降低,無法再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所以,這里要強調一點,間質性肺疾病沒有特殊的表現癥狀,上了年紀的老人要注意早診斷早治療。每年都要定時做體檢,檢查肺功能;高分辨率CT是目前臨床上診斷間質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操作起來簡單易行,且無創傷;如果老人總是咳嗽、呼吸困難,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檢查肺臟功能,遵醫囑用藥,遵醫囑定期隨訪。
四、如何治療間質性肺纖維化
當疾病發展到肺纖維化時,已經是疾病的終末期,目前針對原發病的治療或許還有效果,治療的重點是延緩肺纖維化的進展與惡化。
1、一般治療:肺纖維化的急性期加重與重癥肺炎可稱作是互為因果,都會加速病人的呼吸衰竭與循環衰竭等,兩者在治療上的原則是一致的。
氧療:病人多需要適當濃度的吸氧治療,確保病人經皮血氧飽和度超過90%。病人在活動時身體的耗氧量會不斷增加,間質性肺纖維化病人可能會出現低血樣癥,所以病人要做好血氧飽和度的監測,準備好吸氧設備,以備可以長程吸氧。
預防血栓的形成:當病人嚴重缺氧或是需要臥床休息時,也會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可通過彈力襪或是低分子量肝素等來預防血栓的形成。
肺康復:肺康復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呼吸生理治療、營養支持、肌肉練習與健康教育,肺康復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2、藥物治療:目前還沒有哪種藥可以逆轉肺纖維化,藥物治療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
糖皮質激素:這類藥物常用的有甲潑尼龍和波尼松。使用這類藥物治療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激素的副作用,如果需要減量也是要緩慢進行,而且密切隨訪,避免疾病再次復發。
免疫抑制劑:多與激素類藥物聯合使用,常用的有氨甲蝶呤、羥氯喹、環磷酰胺和西羅莫司等。使用這類藥物時,要多觀察病人的變化,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而且還要積極預防感染的發生。
抗纖維化的藥物:①吡非尼酮:主要有抗炎、抗氧化和抗纖維化的功效,可延緩肺功能變差,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多用于治療肺功能有輕度受損和特發性肺纖維化的病人,安全性較高。②尼達尼布:該藥屬于多靶點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有效阻斷纖維細胞的增殖、轉化和遷移,進而有效抑制病人纖維化的發生發展。多用于治療特質性纖維化以及硬化病相關的間質性肺疾病。
3、手術治療
肺移植:任何終末期的肺疾病都可采用肺移植治療,肺移植可有效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命,肺移植后病人5年的生存率可達到56%左右。但肺移植手術的技術要求比較高,而且手術費用也很高,肺移植后病人身體需要有個適應階段,而在這期間隨時可能發生危險。所以如果條件好,符合肺移植適應癥的病人可納入等待名單,進行移植前的評估。
間質性肺疾病的病人要注意日常生活習慣。最好是戒煙,而且也避免吸二手煙。煙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會加速肺間質的纖維化,加重病情。多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健康少鹽,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每天適當的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降低感染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四川成都?61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