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財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一百周年,也是我國屈辱條約《辛丑條約》簽訂的一百二十周年,對于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應該牢記這一段歷史。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結合當地的鄉土歷史,加強學生的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把愛國愛民的種子播種在心底!
湖南婁底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在我們培養中小學生愛國情感的時候,可以結合婁底的這些紅色文化內容,引導學生回顧曾經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同時產生對祖國的熱愛。
1.摸清當地的鄉土歷史。為了運用鄉土歷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就下功夫需要先了解當地的鄉土歷史,有些甚至在書本上無法找到的,以自己的方式整理好,如此才能將鄉土歷史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婁底市是湖南省內的一個地級市,在市內有很多的革命遺址,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很多紅色故事。婁底市委黨史辦公室曾經就婁底的紅色文化遺址進行了統計調查,發現在全市共有的各種革命遺址以及其他遺址八十多處。同時還將這些遺址進行了分類整理,包括區域分布、形成的時期、相關的歷史、遺址的性質以及保護級別等,為我們學習婁底的紅色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如在婁星區有著賀國中烈士的故居。賀國中烈士出生于婁星區雙江鄉新莊村,9歲開始上私塾,16歲加入湘軍,并在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1929年犧牲,賀國中犧牲時僅有25歲,在生前,賀國中同志勇武善戰,被稱贊為“虎將”。現在位于婁星區雙江鄉新莊村的賀國中故居已經成為湖南省升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婁底紅色旅游的五大基地之一,占地面積211平方米。
2.整理當地的紅色故事。每一處的紅色文化遺址的背后都有著一段的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僅僅是紅色文化遺址并不能讓學生產生深刻的感受,在對中小學生開展革命文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根據當地紅色文化遺址背后的紅色故事,讓學生從這些故事中獲得感受,并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如在蛇形山鎮嘉謨村有著湖南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之一的大村黨支部,目前還有“大村地下黨支部舊址”,其中陳列了很多的相關歷史資料。而就在這里,也曾經發生過一段紅色故事。1927年1月,毛澤東利用在湖南養病的時間,深入湖南的鄉村進行考察,經湘鄉到了二十六都嘉謨鎮,這里有湘中最早的農村支部之一——大村黨支部。就是現在的蛇形山鎮嘉謨村,在朱姓農戶的堂屋里和老鄉們聊家常,介紹當時的中國現狀。住了二天才又出發去了永豐鎮。1927年2月,就寫出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考察報告》在2011年被收入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當中。對之后共產黨的農村動員工作起到了關鍵的指導作用。而毛澤東主席也是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并提出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通過這段紅色故事,也可以讓大村地下黨支部舊址變得更加鮮活。
3.在學校內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學習活動。在充分了解當地的鄉土歷史之后,中小學學校應該積極在校內展開紅色文化學習活動,組織學生們學習鄉土歷史,并引導學生從中得到感受,從而落實學生的革命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首先,將鄉土歷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引導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融入鄉土紅色文化內容,通過日常教學加強學生革命文化教育,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給出一個介紹我的家鄉的相關主題的寫作,讓學生可以將家鄉的歷史故事的通過寫作表達出來。其次,學校開展相關的黨史學習活動,今年建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積極組織黨史國史學習活動,學校方面也可以響應組織的號召,在學校內部組織學生開展黨史國史的學習活動,收集當地黨史相關的書籍,如毛澤東在湖南完成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書籍,讓學生和老師選擇其中一本進行閱讀,同時組織開展讀后的交流活動,從而有效加深學生對當地黨史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最后,組織其他鄉土紅色文化活動,如本地還有多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至今健在的老戰士,七十年代末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退伍老兵等,到學校講他們親身經歷的故事等。除了組織學生對現有書籍的學習之外,學校方面還可以激發學生主動通過各種不同的渠道學習當地革命文化。如學校可以開展的“家鄉的紅色文化”主題演講或是征文,也可以組織“紅色故事大賽”活動,讓學生主動在學習當地革命文化之后,自己學習到的紅色文化也會給學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喚醒學生血液深處的紅色基因,這樣學生的愛國情感也是從內而外地散發。并把這種熱情用于學習,激發學習潛力,事半功倍!
4.組織學生參觀的當地紅色文化遺址。在對學生開展革命文化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和校園之內,這樣學生獲得的感受也比較有限,因此在校園紅色文化教育的基礎上,也需要讓學生可以更加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歷史,加深學生對當地紅色文化的血脈聯系。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的紅色文化歷史遺址、紀念館、陳列館等,如雙峰的蔡和森紀念館,女杰廣場,青樹坪烈士陵園等,讓學生可以更加近距離感受,讓學生在接觸具體現實的革命遺址、文物的過程中,學習了解中國革命的歷史背景,切身感受和體會革命文化經歷時間磨礪的強大生命力,進而培育和加強愛國奮斗精神;有關部門、機構、團體可以積極開展各類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的教育與活動,利用婁底的紅色資源,增強婁底的紅色味道,讓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進來,產生思想、情感、價值等多方面的共鳴。除了到的這些舊址、紀念館中參觀之外,學校也可以與館方進行溝通人,讓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參與到紀念館的日常工作中,如學校可以讓學生到當地紀念館中擔任講解志愿者,讓學生給往來的游客們講解館中陳列的各種文物,同時講述其背后的紅色故事。在學生講解的過程中,他們對于當地的紅色文化也會產生更加深刻的感情,學生的愛國情感也會在講解的過程中不斷升華。
歷史并不遙遠,紅色基因就在身邊,親身體驗,播好紅色種子,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代代相傳。
(作者單位:婁底市婁星區金溪中學新連小學,湖南 ?婁底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