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玲
摘要: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健康飲食的觀念在社會上受到廣泛的推廣與認同。同樣地,在新時期的幼兒園教育中,越來越重視教導孩子們從小養成健康飲食的行為習慣,以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使得幼兒能夠從小就采取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從中受益終身,促進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本文就幼兒健康飲食行為養成的重要性做相關的探究,為幼兒園的教師提供一些教學參考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健康飲食;行為養成;重要性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社會上得到廣泛的推廣,健康飲食教育已經成為當今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幼兒園的日常教育中,全方面、多角度地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導幼兒們養成健康飲食的行為習慣,有助于幫助幼兒們從小樹立食品安全的意識,提高幼兒們的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們的健康、快樂地成長,整體上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教在幼兒園的健康教學中,適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備受教師和幼兒們的歡迎。具體到幼兒園的健康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與飲食相關的、豐富的資源開展幼兒園健康教學,資源形式可以是圖片、音樂或者視頻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信息化的幼兒園健康教學模式有助于將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圖像、歌曲等形式生動地表示出來,幫助幼兒更加直觀地了解健康飲食知識的內容,認識到健康飲食知識世界的豐富多彩,提升幼兒園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強化幼兒園的健康教學效果。
例如,在幼兒園大班“大中國”系列課程《舌尖上的中國(一)》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幼兒們認識到中華民族豐富的美食文化,激發幼兒們的對中國美食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并從中融入健康飲食的知識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中央電視臺出品的優秀同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播放紀錄片的同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必要的講解,比如紀錄片中展示的種類豐富的美食,有些是非常健康的,值得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食用;但是對于一些油炸類的食品,具有高熱量、高脂肪的特點,長期食用會導致肥胖,不利于身體健康,在生活中只能偶爾食用,不可以吃太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紀錄片中蘊含的豐富的飲食知識,培養學生形成健康飲食的觀念,明白好吃的食物不一定有利于健康的道理,初步培養學生的健康飲食意識。在結束紀錄片的播放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們舉手發言,表達對于這個紀錄片的觀看感受,以及觀看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和得到的啟發等,教師再針對幼兒們的想法和疑惑提出評價和建議。通過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健康知識的興趣,活躍幼兒園健康教學的課堂氛圍,從多個多面去擴寬幼兒們的知識范疇,促進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朝高質量、高效率的方向發展。
二、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中,積極開展健康飲食集體討論活動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傳統的教師主導教學、幼兒被動學習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今幼兒園教育的發展要求,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運用教師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的新興教育模式。因此,在幼兒園的健康飲食教育中,教師應該加強師生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交流,積極開展班級討論活動,不僅能使幼兒們在主動的討論互動中加深對于健康飲食的理解,還能活躍幼兒園的學習氛圍,幫助幼兒們從小樹立主動學習、積極探討的意識,促進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幼兒園大班“我想知道的”系列課程《農作物的造型》這一課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認識常見的農作物名稱、外觀和基本用途等,其中包含了與農作物食品相關的健康飲食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向幼兒們講解玩完本課的基本知識后,可以將班級的幼兒們分成若干個小組,開展以“農作物與健康飲食”為主題的小組討論活動,讓幼兒們結合老師講解的知識,說出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食品,這些食品的味道和營養價值等。在討論結束之后,每個小組選中一個小代表來對本小組的討論做一個簡要的總結,其他組的同學對此作出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幼兒在主動的健康飲食討論中鞏固所學的知識,還能提高幼兒們的溝通表達、人際交往水平,培養幼兒們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促進幼兒們的全面發展。
三、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中,積極組織以健康飲食為背景的游戲活動
幼兒園的學生正處在人生中最活潑好動的關鍵成長階段,為了充分發揮他們天真可愛、自由自在的美好天性,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傾向于開展游戲化的幼兒教育活動。在此背景下,教師在幼兒園的課程教學中,應該積極組織以健康飲食為背景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們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樹立健康飲食的意識,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例如,在幼兒園大班“我想知道的”系列課程《醫院里的故事》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一個以醫院為背景的故事,講述主人公因不注重飲食健康導致生病進醫院的情景,然后組織幼兒根據情景進行角色扮演。為了便于讓幼兒們更加直觀的理解故事,教師可以用卡通圖片的形式表達故事情景,在大屏幕上向學生放映,同時教師適當地對故事進行必要的講解。之后讓學生分別扮演病人、護士、醫生和病人家屬等等,體會各個角色分工的聯系和區別,再現故事的情節。通過這樣的方式,豐富幼兒園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讓幼兒們從故事角色扮演的游戲過程中認識到不重視健康飲食所帶來的危害,促進幼兒們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執行科學的飲食習慣,同時能鍛煉幼兒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幼兒教育中,越來越重視對于幼兒健康飲食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園的教師應該在日常的幼兒教育中,適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健康飲食知識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班級小組對于健康飲食的討論活動,組織與健康飲食相關的游戲等。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幼兒們從小樹立健康飲食的意識,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敏敏.幼兒園健康飲食教育淺談[J].讀寫算,2019,(15):56.
[2]劉香倩.家園共育模式下幼兒健康飲食行為培養的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1):14.
浙江省諸暨市浣東街道朝陽幼兒園 ?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