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芬
何謂師德?在國家制定的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中是這樣詮釋的: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在我看來,比較高層次的理解,師德是:師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對他人造成一生良好影響的品質。
今天,我選擇當教師,在育人的路上行走,與我人生中遇到的幾位恩師有極大的關系。
我的伯父黃國榮先生是我夢想的締造者。從懂事起,我就發現我的伯父與他人不一樣,瘦小的伯父身上總透出一股儒雅氣質。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里,伯父身上永遠都是清清爽爽的,他的房間總被收拾得井然有序,特別是他那小小的書柜子,更是充滿了神秘色彩。整個童年時代,擁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書柜子成了我的夢想。那時,總是千方百計的靠近那個柜子,很多時候,哪怕遠遠地望一眼也心滿意足,要是走近它,用手撫摸一下,也能讓我激動上一整天。為了這樣的一個夢想,在不到上學年齡,我就吵囔著要上學,像伯父一樣一整天30地呆在學校里。
當年,伯父是這個學校的校長。每天放學排隊看他站在廣場上給我們講話,我都是瞪著眼睛,豎著耳朵,唯恐看漏了他的每一個表情,聽少他的一句話語。記得上二年級時,伯父成了我的數學老師,能如此近距離地聽他授課,是多么的幸福呀!從此,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正是神一樣的伯父奠定了我學習知識的基礎。如今,年近上百的伯父永遠地離去了,伯父的書柜子也不復存在了,然而,離開得越久,他的音容笑貌越清晰地呈現眼前,他的書柜子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里。伯父是第一個影響著我人生的師者。
小學三年級,我跟隨教中學的父親來到鎮中心小學讀書,遇上了實現我夢想的引路人——李潔英老師。當年的李老師已經五十開外,高瘦的她總是笑瞇瞇的,我們的調皮在她眼中也成了開心的源泉,我從未看到過她生氣的樣子,但和藹的語言,親切的笑容又充滿魔力,讓我們從不會造次。
而于我,李老師更像一位媽媽老師。那時的我從山村到鎮上,從外表到見識都是那樣貧乏,坐在一堆鎮里的孩子中間怎么看怎么不順眼,格格不入的感覺讓自卑的不愿開口讀書,甚至害怕上學。李老師卻像媽媽一樣,上課時細心的指導,記得有一次,我在回答問題時把“唱歌”讀成“唱高”,頓時哄堂大笑,李老師用威嚴的目光一掃,剎那間全班鴉雀無聲。接著,老師親切地給予指導糾正,并用鼓勵的目光看著我,好像在說:“孩子,加油!”
課后,老師精心安排班干部主動找我聊天、玩耍,帶我參加課外活動。“六一”兒童節時,班上要排練舞蹈上時,還特別做班干部工作,要求她們帶上我,那時,正是有李老師的用心安排,我才迅速地刻服困難,用最短的時間適應環境,投入到學習中去。而今,89高齡的恩師定居珠海,我時常找她聊天,向老師匯報我的工作,送去節日的問候。借到珠海參加學習培訓之機,我親自到府上探望,以慰我的感激之心。李潔英老師為我實現夢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事教育的父親是我行走在夢想路上的導師。剛參加工作時,由于教學經驗的貧乏,不管是在教學工作還是教育工作,我都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剛從教育線上退休的父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說:“孩子,我給你講個故事吧。八十年代初,有一天,我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位中年男子,熱情地向我問好。我茫然地看著他,他一邊告訴我,他是我的一位學生,一邊把我拉到街上的小飯館要請我吃飯。后來他說:‘老師,你不記得了吧,我那時可調皮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是野孩子一個,連我的父母都拿我沒辦法。幸虧是遇上您,您對我的管教可嚴格了,那時我就服您管,就愛聽您的話。假如沒有您當年的嚴厲,我今天也許就蹲大牢了。’孩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做教育工作不能急燥,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孩子都有一顆純真的心,用你的真心換取真心吧!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等待開放的花朵,我們不但要培育他成長,還要學會等待,等待花兒開放也是一個很美的過程。”
潛心教育,學會等待,在我迷茫時,父親給予了正確的指引。在我做教育教學工作時,幾位恩師的人格力量時時鼓舞著我,在我從教的前十二年里,我一直任教于山村小學,環境、待遇都不好,很多人想盡辦法往鎮上、城里走,而我一直安心工作,不但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和比賽,而且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大專和本科的課程,通過自學考試拿下了兩張中山大學的文憑。2010年進城考試,我一考成功,許多人說我很幸運,是呀,幸運總在照顧孜孜不倦學習的人。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我的真心換取了真心,節日里,身邊的孩子們總會送來小小的禮物,暖暖的祝福。就在剛過的教師節里,第一年帶的學生更是別出心裁:小吳同學送我一首他自己彈奏的鋼琴曲,小紅、小琴等在英德工作的學生相約結伴來到我家,陪我過節……
有學生相伴,與幸福同行,感恩我的人生路上遇到伯父、李老師、父親這樣的師者,正是他們極具魅力的人格力量造就了我,他們像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讓我在教育的路上愉悅前行。
廣東省英德市第七小學 廣東 英德 5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