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尚文
改革基礎教育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其具體目標就是要改變以往強調機械學習、死記硬背的現象,提倡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未知、交流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合理學習。基礎教學改革主要任務是將課堂教學效率獲得最大化,也是合理有效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體育意義在于可以強身健體、增長知識、強化意志,可見體育是當今世界發展一直不變潮流趨勢。體育教育一直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堅持以人健康成長為目標的根本體現。傳統體育文化是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是與其他文化相輔相成,可以強健體魄,提高精神層面生活益民運動。
1 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發揮創新思維
目前國人對于傳統體育文化不夠重視,特別是青少年對體育教育不感興趣,也比較陌生,自然也無法理解體育文化帶來幫助,不利于文化傳承,所以傳統體育教育還是存在一些弊端,就比如老師會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教學內容,也會因為動作難度大而影響了授課內容,最終結果是影響到學生全方面發展。如何更有效改變傳統體育教育,已成為了體育改革關鍵。
創造性思維是中國學生所欠缺,小學生正是智力開發最佳時期,這個年齡段對世界剛開始認知,對一切充滿好奇心,是引導學生創新思維最佳時期。新教育改革實行后,老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發生變化,學生覺得在老師面前得到尊重,就會充滿動力,敢于發揮自己思維。
2 懂得傾聽學生想法,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語言是思維想象最大限制,思考不要有局限性,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每一個學生對事物理解方式都是不一樣,也會得到不一樣的說法。這個時候,老師要先聆聽學生想法在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因為如果老師先說觀點,學生就對這個觀點有依賴性,當接受了這一個觀點時,學生就像走進了一條必須走的田間小路,會不自覺地按照老師的想法引導學生去剪裁世界,毫無自己想法,思考問題時也會受到影響。
2.1 新課改革,激發興趣
小學生會因為年齡問題,心智還不夠成熟,在學習方面是需要老師悉心幫助。而探索性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最大亮點之一,是建立在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也是被廣大老師所接受。這樣教學方式既可以讓老師提高教學質量,也能讓學生在運動中體會到體育文化精髓所在。
2.2 巧設疑問,思維創新
教育根本就在于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而思考起點卻是疑問。要巧妙提出問題,讓學生感到困惑,產生思維活動,敢于思考。以小學體育課中跳遠運動教學為例,老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同學們,為什么我們跳遠運動的時候,要做一些原地蹲跳起、原地屈腿跳呢?提出問題后,學生也會充滿好奇心進行實踐運動進行驗證。又比如:小學體育課中仰臥起坐運動為例,老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做仰臥起坐運動時,上身應該卷起來,而不是抬起來呢?
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中,進行互相討論、思維創新。學生也可能會主動結成小組去探索問題解決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就像是個半成品,解決問題是把半成品過渡到成品,所以提出問題是能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關鍵。同樣老師提出疑問,也是需要有些趣味,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才是提升教學質量最有效辦法。
3 改革基礎教育,挖掘學生潛在思維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靈魂所在,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基礎教育老套、沒有新穎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所以改革基礎教育是必然趨勢,改革新課程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通過能動創造性進行學習活動。在體育課上,老師可以通過鼓勵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喚醒學生潛在思維活力。
3.1 贊美鼓勵,強大內心
用贊美語言鼓勵學生是一種美德,抓住學生優點去贊美,會讓學生由內而外散發一種自信氣質,會讓學生充滿成就感。通過自己優點來考慮到自身不足,也能虛心接受別人提出的意見,逐步完善自己缺點。
3.2 組織比賽、喚醒潛能
實踐鍛煉是學生培養創造性思維必不可少途徑,同樣也是學生通過體育運動獲得自信心重要方式。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是每一個老師應盡責任,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每周進行一次比賽,但要把比賽運動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才能激起學生體育興趣。可以把體育課上學到內容依次分成幾個比賽項目,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項目進行比賽。這樣學生在自己所喜歡項目上就會更加努力,更能激起學生斗志,挖掘內心潛能,也對今后老師開展教學有很好幫助。
4 結束語
總之,體育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多關注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同時,還能通過參加比賽方式,提高學生體育興趣。作為新時代老師,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敢于創新,自我改善,大力推進學校基礎教育改革。
(作者單位:龍巖市松濤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