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楷文 周利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觀察法、比較分析法等對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在202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的技戰術進行統計對比分析,研究發現:德約科維奇在發球、接發球方面并沒有對納達爾造成太大的威脅;在得失分上面,德約科維奇轟出的制勝分不能彌補其非受迫性失誤;網前得分為德約科維奇創造了一定的信心;總體的穩定性上與納達爾相比有一定的差,在分析其失利原因的基礎上提出改進建議,擬為我國男子網球運動的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2020年10月11日,法國網球公開賽在羅蘭加洛斯球場進行了男子單打冠亞軍的爭奪,現網球男子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約科維奇迎戰世界排名第二的衛冕冠軍納達爾.經過2小時41分鐘的苦戰,德約科維奇以0-6,2-6,5-7直落三盤結束2020年的法網之旅,遺憾屈居法網男單亞軍。納達爾則成功衛冕,連續13年拿下法網冠軍。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約科維奇是如何以出乎意料的比分被納達爾全面壓制的呢?通過對比分析兩位世界頂尖網球運動員的比賽過程,分析德約科維奇本場比賽被納達爾全面壓制的原因,有利于了解外國職業選手在大賽中的技戰術變化,為我國網球運動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2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塞爾維亞選手德約科維奇和法國選手納達爾。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搜索中國知網、法國網球公開賽官方網站以及互聯網上有關該場比賽的相關文獻資料。
1.2.2 比較分析法
收集本場法國網球公開賽官方網站發布的所有指標數據,從發球、接發、網前得分、得失分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1.2.3 錄像觀察法
觀看騰訊視頻發布的2020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的全程錄像,并對所有數據進行整理。
2 研究結果與討論
2.1 發球技術統計對比分析
發球是網球比賽最重要的技術之一,是唯一可以自己控制不受對手影響的擊球方法。運動員可以做好充分準備后,利用兇猛有力和旋轉的變化打出準確刁鉆的落點而導致對手回球困難,從而直接得分或為得分創造有利的進攻條件。好的發球不僅是網球運動員在場上戰勝對手的強有力武器,而且還能增強運動員的自信心,適應比賽的節奏,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點,最大限度地完成戰術意圖。
通過表1可以看出,德約科維奇一發平均速度為114mph,納達爾為112mph;二發平均速度上,德約科維奇90mph,納達爾91mph,對比得出,德約科維奇和納達爾發球平均速度不相上下,但是德約科維奇在本場比賽中一發得分率50%,而納達爾本場比賽一發得分率67%,兩人相比有較大差距;德約科維奇二發得分率48%,而納達爾二發得分率為66%,兩人相比,納達爾仍然遙遙領先。可見德約科維奇發球得分率方面的表現較納達爾有較大差距,這也是導致德約科維奇在比賽中直落三盤輸掉比賽的重要原因;在ACE球方面,納達爾4個,德約科維奇1個,納達爾占優;在雙誤方面,納達爾1個,德約科維奇4個,納達爾占優。由此可見,在網球比賽中發球狀態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得分甚至影響著比賽的最終結果,通過對比可知,納達爾在發球技術方面掌握主動權,是最終獲得冠軍的重要因素。
2.2 接發球技術統計對比分析
接發球是比賽中接發球方的第一板球,是一項在被動中求主動的過程,有了高質量的接發球,可以緩解發球方給自己施加的壓力,把比賽帶入相持階段,使雙方在同一條件下展開爭奪。
通過圖1可以看出,在接發得分率方面,第一盤比賽德約科維奇36%,納達爾62%;第二盤比賽德約科維奇29%,納達爾49%;第三盤比賽德約科維奇34%,納達爾45%。由此可見,雖然納達爾接發得分率逐漸下降,德約科維奇第三盤有所提高,但每盤比賽中納達爾仍然遙遙領先德約科維奇。結果顯示,穩定的接發球得分率就意味著限制對手的發球局,對奪取比賽的勝利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德約科維奇在此數據上持續大幅度落后,是其最終丟掉比賽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破發數上,德約科維奇共5個,納達爾共18個;在破發點方面,德約科維奇三盤比賽共拿下一個破發點,而納達爾拿下8個;在破發率方面,德約科維奇20%;納達爾為39%。結合視頻發現,德約科維奇在前兩盤比賽中0破發點,僅在第三盤比賽中破掉1次納達爾的發球局,但未對納達爾造成威脅,縱觀全場比賽,納達爾在本場比賽中拿下多個關鍵分,多次破掉德約科維奇的發球局,同時又多次順利保下自己的發球局,這就是納達爾在本場比賽得分方面遙遙領先于德約科維奇的重要因素。
2.3 網前技術統計對比分析
網球比賽得分類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網前得分,二是底線得分;其中網前得分包括網前截擊球、落地球和高壓球得分,底線得分包括正反手擊球、放小球、挑高球等基本技術得分。增加上網次數可以節省體力,增強比賽的自信心,同時可以打亂對手的節奏,給對手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通過表3再結合視頻可知,在上網次數和上網成功次數方面,德約科維奇三盤比賽分別上網6、8、13次,共計27次,成功次數分別為4、5、9,共計18次,其中第三盤比賽上網13次得到9分,說明在第三盤德約科維奇改變打法,增加網前進攻;而納達爾三盤比賽分別上網8、5、4次,共計17次,成功次數分別為3、3、3次,共計9次,上網次數明顯減少,說明納達爾也改變打法,減少上網次數;通過視頻觀察不難得出,在上網得分率上,德約科維奇三盤比賽分別為67%、63%、69%,總體表現較為穩定,而納達爾得分率分別為38%、60%、75%,呈明顯增長趨勢,再結合上網次數,納達爾上網效率逐漸提高,做到低上網率,高得分率。
2.4 底線相持技術統計對比分析
對戰術階段在每一分的過程,在每一個基本單元的競技過程的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發球對抗階段即發球與接發球的對抗;其次是發接后攻防階段即發球及接發球后的擊球;最后是相持階段即五拍及五拍以后的爭奪階段;經過研究后發現,第一階段發球對抗和第二階段發接后攻防的得分率占總得分率63.60%,失分率占總失分率 53.73%,相持階段得失分占總得失分的 43%。
通過表4可知,在0-4拍即發球對抗階段,納達爾有53分來自這個階段,是德約科維奇的一倍,占比自己總得分的50%,而德約科維奇0-4拍得分25分,占總得分的32%,由此可見納達爾在0-4拍的技戰術發揮很好,短回合內結束戰斗,很好的節省了自己的體能,并很好的限制了德約科維奇的發揮;在9拍以上的相持階段,納達爾以6分的優勢領先于德約科維奇,多拍相持拿下的每一分會對對手造成體能和心理上的影響,同時增加自己對比賽的信心。短拍回合和相持階段的得分為納達爾建立了較大的優勢,這也是納達爾能戰勝德約科維奇的重要因素之一。
2.5 得失分統計對比分析
如果主動得分代表一個網球運動員的進攻力和實力的話,那么非受迫性失誤就是運動員穩定性和心理承受力的反映。主動得分可以鼓舞士氣、增強信心,而非受迫性失誤則可能是致命的,尤其是實力相當、競爭激烈的比賽,非受迫性失誤可能成為逆轉的導火線,成為飲恨賽場的罪魁禍首。
從表5、6、7可以看出,在制勝分上德約科維奇第一盤11分稍多于納達爾10分,但結合其他指標和錄像來分析,德約科維奇積極主動的進攻導致其非受迫性失誤達到13個,而納達爾只有兩2個,這也是納達爾以6-0拿下第一盤比賽的關鍵。然而在第二盤比賽中,德約科維奇的非受迫性失誤達到17個,但是納達爾的穩定表現使其該數據只有4個;在制勝分方面,德約科維奇延續了第一盤的狀態仍然打出14分,這盤比賽德約科維奇明顯加強了進攻,納達爾仍然以穩定狀態拿下11分,對比得出,第二盤德約科維奇制勝分的增加無法彌補較多的非受迫性失誤是輸掉第二盤比賽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從第三盤比賽的數據來看,德約科維奇在制勝分方面仍然領先于納達爾,而在非受迫性失誤上則高達22個,與納達爾的8個相比,多出了14個,通過對比前兩盤,在第三盤雖然納達爾體能稍微下降,德約科維奇狀態明顯回升,但是居高不下的失誤,仍使德約科維奇無法咬住比分,最終丟掉了決勝盤的比賽。縱觀整場比賽,德約科維奇的52個非受迫性失誤,暴露出德約科維奇在本場比賽中技術發揮不穩定和心理情緒的起伏。結果顯示,相對于德約科維奇來說納達爾的進攻意識非常強且進攻的效率高,僅在第三盤體能稍下降,受破性失誤較前兩盤多,但納達爾的穩定性讓他保持了領先優勢,最終連下三盤拿下了自己的第13個法網冠軍。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 發球技術
本場比賽中,納達爾的一發和二發得分率分別為67%和66%,僅出現1次雙誤,而德約科維奇的為50%和48%,同時出現4次雙誤。在ACE球上納達爾以4比1占上風,說明納達爾在發球方面占據絕對優勢。
3.1.2 接發技術
本場比賽中,納達爾接發球總體得分率要比德約科維奇較高。
3.1.3 底線相持技術
納達爾的全場得分大多來自發球對抗階段和相持階段。
3.1.4 網前技術
本場比賽德約科維奇網前表現較為穩定,全場共有27次上網,拿下18分,納達爾共上網17次,拿下9分。
3.1.5 得失分
本場比賽中,德約科維奇共拿下制勝分38分,但非受迫性失誤達到52次,也就是說,納達爾的總得分為106分,其中有52分是由于德約科維奇的非受迫性失誤而拿到。
3.2 建議
3.2.1 在日常訓練中應充分認識到發球不止快速大力,同時兼顧落點和角度變化的有機結合。
3.2.2 訓練中要不斷加強身體素質的練習,尤其是耐力練習,為比賽的穩定發揮提供基礎,奪取勝利。
3.2.3 應該認識到優秀的網球運動員應同時具備較強的全場覆蓋的跑動能力、攻防能力的均衡發展和適時防守轉攻的能力。
3.2.4 重視0-4拍即發球對抗階段的訓練,在短回合內終結對手,以節省體力,增加信心。
通訊作者:周利
(作者單位:貴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