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放 張靜
摘要:近幾年,在現代漢語應用過程中,無論是人們的口頭語言,還是書面寫作,經常出現副詞作定語語言結構,而從語言語法化角度進行綜合分析,雖然副詞作定語這一特殊語言用法在使用時由實轉化為虛,但是副詞詞語本身仍然存在著實詞詞語特點。所以副詞作定語結構應從真正意義上開展全新的語法模式,使詞語語法化發揮出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應用功能,并且根據此實際功能深入探索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的語法化產生的具體原因,最終以此為基礎,總結漢語副詞作定語的語法化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現代漢語;副詞;定語;語法化
中圖分類號:H1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5-0025-02
在現代漢語語言結構中,副詞作定語模式成為了近幾年副詞的最新使用方法,比如:永遠的愛人、曾經的校園等。而此種語句形態在文學作品中的占比逐漸提升,甚至出現在新聞事件報道語言中。所以本次研究根據目前我國現有的現代副詞進行語言結構分析,從中得出相關研究結論:在1000多個副詞中,至少有130個左右可以作為定語使用在語言結構中,整體占比詞語系統的12%左右。
一、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應用功能
在現代漢語言語句格式中,副詞作為句式的定語已經不是特殊現象,所以需要針對這一句式結構進行深入探索和分析。首先針對語句結構中,中心語言結構進行詳細研究,以此作為基礎積極探索副詞作定語的語法化應用功能。并且在尋找句式案例時,需要盡可能在副詞應用的三大類語句中尋找相應語言組成結構,但是由于現代漢語語句結構中的副詞可以作為定語詞匯的數量較少,因此案例語句在尋找時,主要分布在具有限制性質的副詞以及具有描摹性質副詞結構中[1]。
漢語語句結構中,副詞作定語主要充當語句的主語或賓語,其中包含:一般動詞語句結構賓語、語句結構中判斷動詞的賓語(比如“是”)、語句形式化動詞賓語、語句結構中介詞賓語等。
如果在副詞作定語結構中充當主語的話,需要針對主語進行明確界定,保證語句語法的通順。比如:“作為書生和理想家是可悲的,無端的指責要比有耐心的研究容易得多”。以上語句引用至《讀書》一文中,其中“無端的指責”主要屬于動態描述性質的副詞,并且在整體語句中作為核心主語,而此種主語的語句模式,除了可以被數量或者描述性短語進行額外修飾以外,還可以被語句中具有指向性的代詞修飾,比如:這、那、這里、那里、這個等。例句:在這久遠的時光中,那些美好的回憶都與這位教師有關系。
在副詞作定語結構中,副詞如果充當一般動態模式下的賓語,可以明確表達出作者對于事物的個人態度,比如:“文學家要是生在適宜的地方,受了無形中的陶冶熔鑄,可以使他的出品,特別的溫柔敦厚,或是豪壯悱惻?!贝司涑鲎员淖骷业摹段膶W家的造就》,其中“無形中的陶冶熔鑄”則直接應用副詞作定語結構的賓語模式,其中語句中臨摹性副詞則作為動態詞語的賓語,比如:“受了”。而在語句結構中,副詞作為賓語同樣可以在詞語前使用數量的詞語或者短語進行描述。比如:在風雨中,你仍然屹立不倒,最終成為一座永遠的橋梁。因此在現代漢語語句結構中,其句式作為賓語的使用方式最為普遍。
二、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的原因
(一)語句外在原因
由于語言結構的特殊性,針對詞語以及語句的研究不能從個體或者單獨句式出發,必須將詞語放在實際的語言環境中,加上現代漢語語言結構中,普遍認為語句的位置對于詞語來說十分重要。比如:“人來了”和“來人了”相比較,其中人來了的人有定語,可以稱為語句的核心話題,而來人了則是無定語,其中的人則不是整個語句核心話題。而兩個句式不同重點不是人的本身,而是兩個人處于語句的不同位置所產生的意義差距。其中我國知名語言學家曾經提出語法位的相關語言概念,在整體語言句式結構中,單獨詞語在語句結構的位置被稱為語句的語法位。同時根據單獨詞語在語句位置的不同,在漢語語言中可以分為:結構主位、結構狀位、結構補位、結構定位以及結構末位等一系列的語法位模式[2]。
結構主位主要指的是語句結構中,單獨詞語作為主語位置。而結構狀位則指的是單獨詞語在語句中在狀語的位置上。結構補位指的是在語句中作為補語。而結構定位之語言結構中作為定語的語言位置,結構末位從本質上就是語句末位的語氣詞。
在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語言結構中,不同種類的語法位具有不同的語法性質以及不同的語言類別。比如:語句結構中,主語、賓語都具備一定的指向性,因此兩個詞語相互結合就可以稱為更高級別的詞語位,但是由于語法位自身結構對于詞語特點的影響,在副詞作定語語法結構中,副詞自身增加了定語約束性的實際作用,在語句結構上具備一定程度定語的修飾作用。但是此種使用方式在現代漢語語句結構中仍然較為表面化,需要進行深入探索和了解。
(二)語句內在原因
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結構中,語法化主要指的是語句結構中具有一定表達作用的詞語通過轉化,最終成為沒有現實意義詞語的整體過程,而此種語句技術手段在傳統語言科學中,又被稱為實詞虛化現象。副詞作定語過程中所產生的語法化技術,是目前文學語言發展的主要趨勢,其轉化和研究重點則是從我國語言歷史發展和演變的角度進行結構平面變化。
語法化在語句結構變化過程中,是一種具有連續性、簡便性的詞語轉化流程,所以在詞語種類組成中,其內部各個分類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和差異性。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各個詞語在轉化過程中,反之會產生諸多相似結構點以及共同結構點。在不同于此種類應用時,語法化從本質上觀察,則需要由詞語強弱作為核心,按照一定順序進行語句結構組成。比如: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以及動詞等。由于其詞語之間的界定相對比較模糊,所以在一定條件環境下可以有效突破詞語原本功能限制,進而充分轉化詞語語法的實際功能。通常情況下,語法化在語句轉變上,其語言含義由實轉變為虛,其語句形式則由自由化轉變為粘合化,而從原則上看,語法化的轉變主要以單項作為核心語句原則。在副詞結構語法化過程中,大部分副詞相繼表現出語法功能,比如:副詞作為定語等。而此項轉變并不是由于語法自身結構參與詞匯實際功能,而是副詞的語法功能出現了逆方向轉變趨勢,最終由單項功能向多項功能轉變[3]。
(三)語句根本原因
在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的語法化問題研究過程中,同樣可以從詞語之間的特點作為出發點。詞語與詞語之間大多數由于相似性進行相互結合和聚集。所以相同或與此意相似的詞語,其語法使用功能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同語句在語法使用位置及方式上各不相同,所以部分詞語自身擁有的語法特點比較復雜。加上相同詞語在語法以及語句結構分布上所代表的含義各不相同,所以漢語語句結構中,詞語語法功能無法實現非此即彼。
漢語是眾多語言中形態變化十分豐富的語言模式,并且漢語詞語與語句模式從內部成分組合來看,并沒有單純的一對一的絕對對應聯系。比如:單獨的名詞不僅可以作為主語,同時還可以作為賓語、謂語。而具有動態形式的詞匯除了可以作為謂語,同樣也可以作為主語或者賓語。由此可見,現代漢語每一個詞語具有多種語言功能,因此在語句使用過程中,需要秉承即此即彼的協作原則,而不是單一的非此即彼原則。
三、現代漢語副詞作定語應用的價值
我國的漢語言文化需要持續發展和改革,并且語言自身的各個組成要素都需要擁有各自的發展規則和趨勢。單純根據語句語法變化來說,其發展趨勢的核心原則是語言結構需要嚴謹、語言表達需要準確精簡。另外,語言在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和作用的社會表象,需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產生轉變[4]。尤其是在進入21世紀后,人們的思想也逐漸產生變化,而以上變化都需要利用詞語以及語句結構展現。
現代社會漢語進入信息時代后,其語言結構以及語法使用的明顯特點則是追求高效、便捷、快速,所以在語言使用和句式結構中,追求更簡潔、更經濟的表現模式。而副詞作定語語言結構模式可以利用最簡潔、最直觀的表達模式展現更加復雜的詞語含義,無論是從語句形式方面,還是從詞語使用方面,都能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以及人們交流實際要求。例如:永遠的伴侶,其中心思想則表達的是,異性之間具有深厚的感情積累,并且兩人的感情不會因時間的變化和發展而變淡[5]。
雖然在語句結構上,其他詞語同樣可以表達出相同的含義,但無論是表達方式還是語句結構,都展現出一定程度的差異性,相比之下,不同類型的語句模式就產生了優劣區分,雖然使用復雜語句同樣可以表達出應用的情感,但是為了滿足現代化對于漢語語言的實際要求,簡潔的表達模式,更能讓使用者認可。
參考文獻:
[1]張明輝,朱紅雨. 21世紀現代漢語副詞研究綜述[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9,17(01):51-62.
[2]陳陣. 21世紀留學生現代漢語副詞習得研究述評———以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為例[J].漢字文化,2020(09):144-147.
[3]馬超.現代漢語副詞“眼看”與“馬上”的意義及分布差異[J].語文研究,2018,148(03):17-23.
[4]朱磊.現代漢語程度副詞的新形式和新功能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5]王宇晨.現代漢語中副詞的語義功能研究[J].理論觀察,2019(11):171-173.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