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琪
摘要:區塊鏈技術是與虛擬貨幣發行具有密切關系的先進技術,主要特點是去中心化、可追溯等。另外,這一技術支持下的信息流通還能在安全系數上有所提升。在線學習就是將兩者聯合起來的主要動力。本文對兩者融合模式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意在了解區塊鏈技術與在線學習融合的原理和需求,力求為兩者在發展中更加緊密有效地融合提供理論參考。研究分析可見,區塊鏈技術與在線學習模式的融合需要Web技術、區塊鏈技術以及智能合約技術的支持,在具體的操作中需要合理定位不同類型的角色,在具體應用中需要分別從學校、企業、管理員三方面入手做好角色定位,充分發揮此技術的優勢。
關鍵詞:“區塊鏈+教育”;技術特征;在線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164(2021)05-0111-02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基于‘區塊鏈+教育’的在線學習激勵模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C0018)。
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領域的融合對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在技術應用的過程中要找準應用的切入點,并且重視應用的針對性和合理性,為取得更為突出的應用效果提供支持。
一、區塊鏈的總體闡述
(一)基本概念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專業的信息技術,具體以共享數據鏈的形式存在,用來存儲數據信息。其內容結構中包括交易環節、區塊劃分環節以及鏈條結構三個部分。其中,交易的性質是指一次操作過程,區塊則強調一種區域性結構。如對區域性結構從內部出發進行細分,區塊區域則包括塊頭區域和塊身區域。具體功能方面,塊頭主要負責保證數據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塊身則主要顯示具體的交易信息具體記錄和內容,在一個完整的區塊中,不同內容和不同側重點的記錄信息都可以實現以統一集中顯示[1]。最后,鏈條結構從形式上來講,動態性更強,是對整個區塊系統的運行狀態和變化情況的顯示。不同的區塊結構也主要依靠鏈條結構進行連接。通過上述分析可見,區塊鏈概念從性質上來講具有綜合性,是由不同類型的獨立結構融合形成的,不同的結構區域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同,只有依靠整體結構作用的協同發揮,才能切實發揮出這種信息傳播形式的作用。
(二)區塊鏈的基本特征
1.去中心化特征
去中心化效果是以信息傳播、記錄以及存儲三個方面為切入點來實現的。首先,在傳輸方式方面,區塊鏈的傳輸結構形式為分布式結構,這意味著進一步的信息記錄也是以分布式的形式實現的。最終,這種分布式的特點會延續體現在存儲環節。在具體的作用發揮過程中,區塊鏈結構的作用發揮所依托的網絡傳輸模式為2P網絡結構模式、各個環節工作狀態的獨立性,正是這一結構和系統去中心化效果實現的主要依據[2]。
2.去信任化
去信任化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在網絡交易開展過程中的驗證流程和其內部包含的加密技術。在傳統模式下,關于網絡系統運行的信任問題主要通過依托第三方平臺輔助交易的方式建立信任關系。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則是依托數學專業理論提出的,基于不同的加密需求可對加密方法進行選擇應用的加密模式。這種模式在形式上的加密靈活性更高,但又能夠同時保證依托專業算法的加密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區塊鏈與在線教育模式聯合開展的研究概述
(一)主要目標
在線教育模式是依托網絡信息系統實現教學形式和教學輔助技術更新和完善的,是在現代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實現的技術和內容豐富性的提升和創新。研究區塊鏈技術與在線教育模式的融合,意在通過研究找到轉換和更新的方法,將在線教育模式借鑒區塊鏈運行模式進行改造,最終實現生成區塊鏈分鏈的效果。基于在線教育模式構建區塊鏈時,可將在線教育的整個流程視為區塊鏈的一個獨立鏈條,解決在線教育模式下學分互認中存在的問題[3]。在這種模式下,不僅能擴大學生學習的內容范圍和學歷的取得渠道,也能夠打破不同年齡層次、職業類型以及基礎學歷人群之間獲得學習機會的壁壘,這也是對構建學習型社會宏觀目標的積極實踐。
(二)理論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具體的理論研究中,需要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針對區塊鏈運行的技術支持進行研究;針對區塊鏈運行的基本原理進行研究;針對區塊鏈模式與在線學習模式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針對具體在線學習模式依托區塊鏈進行教學模式設計的實現進行研究。
三、兩者融合應用所需的技術支持類型
(一)Web技術分析
此技術的主要特征是能夠突破來源于空間結構方面的局限性,實現不同類型信息之間的互動流通。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分析,這種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開展的便捷程度,使學生不再受到課堂教學模式的空間局限,且在知識和信息流通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更加充分,無論是處在哪一個地位和角色的用戶,都具有對信息進行評價、運用和完善的權限,這更符合現代社會學生群體的學習習慣和個性化學習需求[4]。
(二)區塊鏈技術分析
區塊鏈技術的作用發揮具有典型的層次性特征,主要包括應用層、激勵層、共識層、網絡層和數據層幾個基本層次。技術的應用也呈現出結合數據信息傳播的區域和具體階段發生變化的特征[5]。在不同的應用階段,雖然發揮作用的各個層次在間架結構上未發生變化,但到了第二階段,區塊鏈技術的作用發揮效果在精確性和典型性上則更強。
(三)智能合約技術
所謂智能合約技術,是指依托邏輯關系和專業算法生成程序代碼,可以在實際應用中處理好應用方、系統內部以及規則制定方三方之間的關系,實現三者復雜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整合,最終形成一個具有高度協同適用性的協議,只需要嚴格按照部署實施規范合理安排,即可自動完成執行和驗證兩部分工作。
四、“區塊鏈+在線學習”模式應用需求分析
(一)學員角色
學員角色是區塊鏈模式與在線學習模式融合應用過程中最基礎的角色元素,對學員而言,其在線學習方面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課程瀏覽需求、課程選購需求、課程學習需求、證書申請需求。另外,在學籍和學分方面,學員角色的用戶還具有學籍存儲與認證需求以及學分申請需求。綜合來講,在依托于區塊鏈技術的在線學習模式構建中,學生需求是從開展學習為起始,一直延續到取得學分以及相應的學歷證書為止。
(二)教師角色
教師角色在區塊鏈結構以及在線學習模式的背景下的主要需求集中在以下幾方面:課程管理需求;發布與刪除課程需求;學歷認證申請書的接收和數字化簽名驗證需求[6]。教師角色在接收申請以及簽字批復申請的環節所承擔的工作量具有集中性和批量特征。因此,需要對其統一打包和傳送。
(三)企業角色需求
企業角色的需求是從學員的教學實踐和職業規劃發展角度出發提出的一項重要需求,也是基于區塊鏈結構的動態變化性和延展性提出的重點需求。基于區塊鏈的延展性和持續性,可實現將在線教育的區域從課程教學階段延伸到就業篩選階段。具體用人單位角色的權限需求方面,重點在于具備對學員證書序號以及學籍信息的查詢權限。
(四)學校角色需求
學校在整個在線學習模式的組織實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功能需求主要是對學生申請的學分和個人資料具備審核權限,并可完成學分批準操作。在學校角色中,個人資料的審核依托區塊鏈技術可使審核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且學分的計算有了合理的計算標準和權重計算工具后,其準確性也更高。
(五)管理員角色需求
管理員是整個運行系統中權限需求綜合性最強的角色。具體到在線學習模式中,這一角色的重點需求在于對非學員角色的用戶實施賬戶激活,并且針對全部的課程資源具備管理和編輯權利,這主要是方便管理員幫助教師對一部分學歷證書進行邏輯銷毀。為了避免銷毀操作出現重大失誤,在證書銷毀環節的執行操作中,可設置多層次的驗證流程,在正式完成銷毀操作前,通過提升針對性驗證力度,提高銷毀前和銷毀后學員學歷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五、結語
綜合分析可知,在區塊鏈技術與教育領域的結合中,在線學習模式與這一技術的結合有高度的可行性。為了切實取得實踐中的應用效果,理論研究人員應當不斷扎實區塊鏈理論知識基礎,并結合不同的在線學習模式分析具體角色的應用需求,為兩者融合的進一步實踐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徐麗芳,劉欣怡.基于區塊鏈的在線教育平臺研究———以按需教育市場公司(ODEM)為例[J].出版參考,2019(09):17-21.
[2]孫華林,盛昀瑤,蘇寶莉.區塊鏈+在線教育的現狀分析與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16-18.
[3]劉通,楊進中.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高等教育學習評價探究[J].軟件導刊,2020(05):248-252.
[4]劉峰,湯季安,秦思詩,等.基于區塊鏈的教育信息平臺的創新與設計[J].教育進展,2019,9(06):9.
[5]吳永和,程歌星,陳雅云,等.國內外“區塊鏈+教育”之研究現狀,熱點分析與發展思考[J].遠程教育雜志,2020,38(01):38-49.
[6]李爽.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6):101-103.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