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中,美術是幼兒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實踐新課程改革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本文對幼兒園教育中如何開展有效的創新性美術教育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給廣大幼兒教師開展美術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性的理論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創新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05-0089-02
引? 言
美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幼兒教師應在美術教育中采用創新性的教學策略,全面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等,發揮幼兒園教育對幼兒的良好啟蒙作用。
一、為幼兒營造創新性的美術教育環境
創新性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開展首先要求幼兒園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幼兒感受到美術創作的自由氛圍,從而產生創作美術作品的主觀意愿。幼兒園可以在園區內劃定區域,設置涂鴉墻供幼兒進行繪畫涂鴉,使幼兒擺脫在桌面用紙筆創作的束縛,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培養幼兒的藝術素養。同時,對于幼兒在規范的美術教學中創作的作品,幼兒園應在走廊里設置展示區進行展示,讓幼兒產生被認可的喜悅,進而持續激發幼兒的美術創作熱情。同時,幼兒園還應設置專門的美術屋,在美術屋內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美術創作素材,使幼兒不僅能夠利用蠟筆、水彩筆等素材完成繪畫作品,還能夠利用橡皮泥、彩紙等素材完成手工藝作品,全面培養幼兒的美術創新能力[1]。
二、轉變幼兒美術教育的傳統思想
傳統的幼兒園教育過度注重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和遵守規矩的意識,導致幼兒的創造力被逐漸消磨。在這一理念下,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幼兒僅限于根據教師展示的美術創作示范完成統一主題的作品,不利于自身想象力、創造力及美術素養的發展。因此,在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時,教師要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采取個性化的教學策略,鼓勵幼兒開展創意美術創作。教師對幼兒的影響是巨大的,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受到教師言行的影響。因此,教師要主動通過網絡等途徑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積極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專業素養,從而有效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創新美術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
幼兒教師要更加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注重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效率,使幼兒受到良好的美術啟蒙。教師應充分注意美術教學的開放性,可以用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讓幼兒的思維得到良好的發散。例如,在美術主題創作“植物也有愛”中,教師可以先提問幼兒:“小朋友們,我們平時餓了要干什么呢?渴了呢?”幼兒回答:“要吃飯”“要喝水”。教師接著提問:“如果我們餓了的時候吃不上飯,渴了的時候喝不上水,我們會不會感到難受呢?”借此,教師可以引出創作主題:“小朋友們,請思考一下,植物不會說話,不能表達自己的開心,也不能表達自己的難過,可是當它們長時間得不到水會不會難受呢?當它們感受到雨水的滋潤會不會感到開心呢?”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植物并將其擬人化,然后向其他幼兒展示,并說一說自己畫的是什么。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能夠為幼兒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氛圍,使幼兒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增強感性認知,培養幼兒的情感,促進幼兒美術素養的不斷發展。
四、創新美術工具和美術材料
在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創新美術工具和美術材料,讓幼兒獲得更加豐富的美術學習體驗。教師應告訴幼兒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對工具和材料的選擇不應局限于水彩筆、鉛筆、橡皮泥、彩紙等,還可以來自大自然,只要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就能夠找到更加多彩的美術工具和材料。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大自然的魅力”美術創作活動,讓幼兒在幼兒園內尋找能夠用于美術創作的材料,然后創作出一份能夠表現自己對大自然的印象的美術作品。一些幼兒選擇了落葉作為創作素材,用膠水粘貼落葉,組成一幅類似剪紙效果的手工作品;一些幼兒選擇在紙上先用膠水繪畫,然后將沙子灑在上面構成沙畫。教師要充分認可幼兒的想法,使幼兒形成自信心和再次創作的興趣,在今后的美術學習中再接再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使幼兒園創新性美術教育得到有效發展。
五、開展創新性美術活動課程
在指導幼兒進行基礎的美術繪畫和簡單的手工藝作品制作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開展具有創新性的美術綜合活動,將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滲透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以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的發展[2]。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本地歷史文化資源,收集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教學素材,在美術教學中圍繞這些素材展開綜合課程活動。如果本地有較為著名的民俗文化,教師就可以收集有關這些文化的故事,并用符合幼兒心理發展水平的語言對這些故事加以改編,然后在美術活動課程中向幼兒生動講述這些故事,讓幼兒根據教師講述的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并將這種想象反映在美術作品中。在講述這些民俗故事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文化傳承思想,讓幼兒對民族文化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讓幼兒從小接受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為其形成正確的“三觀”奠定基礎。
六、創新教師的教學評價
教師評價會對幼兒的美術創作動力產生較大的影響,也會影響幼兒美術創新意識的發展。教師往往會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對幼兒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比如,幼兒畫了一幅人物畫像,教師往往會說:“畫得真好,真像。”這種教學評價雖然對幼兒的創作動力有所激發,但違背了幼兒美術教育的理念。這種以“像不像”為標準的評價會在無意中影響幼兒的審美觀,讓幼兒的美術創作產生明顯的寫實趨向,導致幼兒在進行美術創作的過程中逐漸喪失自由發揮和想象的空間。因此,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美術作品保持客觀和包容的心態,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幼兒在美術作品中體現的情感上,理解幼兒的所思所想,并對此進行適當的評價。當幼兒的繪畫過于抽象時,教師可以有技巧地詢問幼兒:“你是怎么想到要這么畫的呢?”讓幼兒思考自己的繪畫過程,增強幼兒的美術學習體驗。教師要注意不能直接詢問幼兒畫的是什么,因為一些幼兒可能在繪畫時腦海中并沒有具體的構想,而這種不直接詢問的方式能夠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七、家校聯合開展創新美術教育
幼兒園應與幼兒家長進行密切溝通,在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建立一種合作共育的關系,并使家長充分參與幼兒美術教育,讓幼兒在美術創作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陪伴。同時,在幼兒展開美術學習時,家長從旁鼓勵能夠更好地調動幼兒的創作動力,使幼兒盡情放飛想象力,并將其反映在美術作品中,從而提高幼兒的美術學習效果。
結? 語
總而言之,幼兒園要重視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而美術教育是實現這一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要靈活采用創新性的教學策略,有效培養幼兒的美術能力及創造能力,使幼兒園教育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陳紅戈.幼兒園美術教育創新性的有效開展策略[J].兒童與健康,2020(08):31-33.
魏利環.幼兒園美術創新教育中的幾點嘗試[J].新課程(綜合版),2019(11):226-227.
作者簡介:歐陽含笑(1998.3-),女,江西上饒人,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園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