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悅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現階段,學習型家庭已經是教育發展的趨勢。在這種家庭形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以及相對全面的發展。
構建學習型家庭需要多方面共同協調,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中,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學校,導致學生接受的教育容易缺乏完整性。要開展小學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應將家庭教育放到教育體系中來,促進學生接受全面教育。
應讓家長認可并且積極創設學習型家庭
學校教育中教師的綜合素養一般對學校教育的質量有決定性的作用。與學校教育相同的是,家長的素質水平往往也會影響家庭教學的效果。因此,家長要讓學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就要有意識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學校還要讓家長了解構建小學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的重要性,讓家長清楚這種學習型家庭形式對學生教育的重大意義:小學階段的學生,一天接觸最多的場所就是學校和家庭,因此學生的教育應該是家校共育;而且學生來到這個世界,最先接觸的就是家長,學生的很多行為都是模仿家長,家長對于學生性格與品德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因此,在教育學生的時候,學校教育和家長教育應協同發力,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當今社會,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知識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終身學習的概念非常受推崇,家長也是一樣,個別家長在畢業后就停止了學習,自身所獲得的知識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忘記,容易導致與社會脫節。因此,家長也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與學生共同學習進步,讓學生明白家長是自己學習道路上的良師益友。這既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又能增加父母子女之間的互動交流,增進親子關系,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家長應完善自身的行為規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做學生的榜樣。
家校之間要及時地進行有效溝通
小學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要求在創建時,學校和家長之間就學生的學習和行為等問題,一定要做到相互交流。如果學校和家長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容易導致家長不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如果家長和教師的溝通僅僅局限于家長會,那么家長對學生在學校表現的了解就不足,教師也對學生在學校之外的表現了解甚少,這不利于學生教育的全面發展。學校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教師可以定期去學生家中家訪,家長可以定期到學校,與教師就學生學習品德等方面進行面談。對于教師和家長而言,這種方式是非常快捷的溝通交流方式,能促使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都接受正確的教育。在溝通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要明白,學生品質的教育是更重要的教育,其對學生成長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家長向自己訴說關于學生的一些瑣碎事情和咨詢學生的教育方法時,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與家長就學生的教育問題進行坦誠分享,共同創建學習型家庭。
積極創建學習型家庭氛圍能傳遞學習情緒
教育態度非常重要,家庭與學校進行有效合作,在家庭中學生和家長共同開展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與家長共同進步的快樂,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展學習,能更好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構建小學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家長的態度非常重要。家長要明確表明自己可以與孩子共同學習進步,并且要長期堅持下去,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指導。現如今社會科技不斷發展,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掌握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學生對有些知識的掌握情況,甚至可能超越家長,對此,家長不用過度擔心,可以積極地向學生請教。這樣的學習氛圍可以增進親子關系,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小學家校共育創建學習型家庭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其學習態度。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亭湖新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