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美國耶魯大學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說過“人離開環境,便無行為可言”,所以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確立正確的理念,提高環境創設能力,踐行行知思想,以“喜”“全”“活”“理”為原則,讓幼兒快樂地游戲、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班級環境需精“喜”化
“喜”指“所創設的環境要是幼兒所喜歡的”。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與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同時還可以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
教師應營造家一樣的環境。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心靈的樂園,家是幼兒的天地、家更是幼兒的依靠!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利用視覺空間調和原理,以顏色區分出不同的空間,創造一種擴大或縮小的空間錯覺,使房間更具有吸引力。我組織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讓幼兒各抒己見,根據幼兒的建議巧妙選擇了明亮的綠色作為主打色,又有淺綠、深綠之分,讓教室在空間視覺上明顯有了突破,變得大而明亮。
教師應創設興趣區域。“趣”即趣味性、游戲性,指環境和材料充滿童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主動去感受、探究。在創設區域環境時,教師應通過觀察幼兒、了解幼兒、探究幼兒的需求和愛好,與幼兒一起確定好區域的主題。感興趣的區域,幼兒才會愿意玩,才會在玩中獲得更多。教師從“我想幼兒怎么玩”到“我想知道幼兒怎么玩”,從“今天,我想讓幼兒玩什么”到“今天,我知道幼兒想玩什么”,充分體現了教師兒童觀和教育行為的轉變。這就是區域環境創設精“喜”化的魔力。
班級環境創設需精“全”化
“全”指“所創設的班級環境和游戲材料要安全、全面”。幼兒園最重要的是保證幼兒的安全。班級環境創設中,幼兒園應當為幼兒提供無毒、無味、無傷害隱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還應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創設游戲環境時,教師應避免尖銳、堅硬等形態,盡量選擇平滑圓潤的造型,提供游戲材料時也要有預見性,這些需要提前商討,但凡會危害幼兒安全的材料,一律取消;幼兒操作時,教師不僅要出示“安全使用示意圖”,還要讓幼兒提醒伙伴注意。
區域活動創設需精“活”化
“活”指靈活的區域設置、靈活的游戲時間。陶行知曾指出:“要解放學生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去看;解放學生的雙手和雙腳,讓他們去實踐;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發展。”這些深刻的理論指導教師要帶領幼兒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豐富的班級區域活動創設,能更好地引導人、陶冶人,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產生重大影響。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友誼得到了增進,身心得到了發展。
對于區域的規劃與設計,教師可以利用桌子、椅子、移動玩具柜等設置游戲區域,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游戲意愿,靈活選擇游戲材料,調整游戲主題。區域活動的開展,對每個幼兒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區域活動真正成為幼兒成長的學園、樂園。
只有充足的時間才能推動游戲發展。原先,我們的區域游戲時間固定為每天上午第二節活動和下午第二節活動,全園統一,定點開始、定時結束。但由于各年齡段幼兒游戲水平的差異,很多時候,幼兒玩得正盡興,因為結束時間到了,只能草草結束游戲。現在,在保證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前提下,各年齡組、各班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游戲意愿與游戲水平靈活自主安排游戲時間。
區域環境創設需精“理”化
“理”指“所創設的區域游戲環境、游戲規則要合理化”。區域游戲的布局要善于利用班級環境的地理因素,盡可能地使活動動靜分區:安靜的區域安排在室內一角,相對會發出較大聲音的活動區應盡量與安靜區隔離,避免不必要的干擾,這有利于幼兒在游戲時能更專注地投入。教師也要幫助幼兒了解游戲規則,使其體會規則的重要性,自覺遵守規則。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某個規則不合理或者限制了游戲的發展,可以在游戲小結時讓幼兒交流調整。
踐行行知思想,遵循以上“步步精心”,能促進每個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是教師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但由于幼兒的興趣、愛好、需要不同,教師應充分考慮,合理創設環境,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讓幼兒成為真正“環境”的主人、游戲的主人,成為自己的主人。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