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妍
【摘要】目的:進行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和相應對策的分析。方法:選擇我院60名普外科護理人員,將其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人、對照組30人,對照組成員不參加專業護理培訓,觀察組成員參加專業護理培訓,對比分析兩組成員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質量內容失誤更少,具有更高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兩項指標差距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為普外科護理人員提供專業培訓,能夠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進而有效應對護理中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對于提升護理質量和減少護理中失誤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護理;普外科;干預對策;不安全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1)02-081-03
實際中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存在于普外科護理操作過程,這些因素會導致護理質量降低,進而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不滿,最終造成醫患矛盾、醫療糾紛等嚴重后果。要想避免護理糾紛和護理失誤,護理人員必須制定有效干預這些不安全因素的措施。筆者將我院60名護理人員劃分為觀察組(接受專業護理培訓)和對照組(不接受專業護理培訓),通過分析對比兩組護理成效,進行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和有效干預對策的探究。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選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60名普外科護理人員,將其進行隨機劃分,包括觀察組30名、對照組30名。觀察組成員年齡23~42歲,平均年齡(29.3±3.4)歲,2名主管護師、20名護師、8名護士。對照組成員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6.7±3.2)歲,護師18名、護師12名。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成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未接受專業護理培訓的對照組成員依據常規方式開展護理工作,觀察組成員依據專業護理培訓內容開展護理工作。向對照組、觀察組成員的護理患者(各50例)發放問卷調查表,并為他們講解調查原因、方法、目的、填寫方法,問卷內容是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行為評價和滿意度,問卷滿分是100分,回收率為100%。
1.3觀察指標;①患者關于兩組成員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②兩組成員工作失誤人數的對比。
1.4統計學處理;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所得數據,采取率(%)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成員出現失誤次數對比;對照組護理工作中出現10人排班不合理、20人護理記錄不規范、15人操作不規范、18人和患者發生糾紛、25例缺乏法律了解;觀察組護理工作中3人護理記錄不規范、2人操作不規范、2人和患者發生糾紛、3人缺乏法律了解。在各項護理質量內容上觀察組發生失誤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患者關于兩組成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對照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得分:護患關系為(89.34±5.14)、護理態度為(91.51±3.41)、護理操作為(90.42±4.02)。觀察組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得分:護患關系為(98.61±8.69)、護理態度(98.67±8.46)、護理操作為(98.54±8.21)。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具有更高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P<0.05,兩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筆者發現普外科護理中存在技術水平低、護患溝通不暢、護理態度不好等不安全因素。①技術水平低、專業知識不牢:由于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訓練,很多護理人員無法全面認知基本理論知識,在護理工作中記憶出現失誤和差錯。一些護理人員缺乏豐富的護理經驗,并且沒有及時總結日常護理經驗,在一些病癥處理中無法做出有效、正確處理,甚至會影響患者治療,進而引發護患糾紛;發生糾紛后護理人員不了解相應的法律知識,無法利用合法途徑保護自身權益,本研究中觀察組3人次、對照組25人次因不了解法律知識而出現失誤。②個人道德水平和素質有待提升:一些護理人員學歷較低,個人素質還有很多提升空間,在護理中經常出現道德缺失、態度不端、責任感不強的問題,進而導致很多醫患矛盾的發生,對患者的利益造成侵害;一些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會出現護理記錄漏記、錯記的問題,護理記錄無法反映出患者的真實病情,本研究中觀察組3人次、對照組20人次因護理記錄書寫問題出現護理失誤。③護患溝通不暢:一些護理人員在回答患者咨詢時經常表現的很不耐煩、敷衍了事,引起了患者和家屬的負面情緒,進而產生護患糾紛,本研究中觀察組2人次、對照組18人次均與患者出現糾紛;同時護理人員在和患者基礎過程中,沒有和患者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護理人員未能深入、全面的觀察患者病情;甚至個別護理人員違背操作規程,沒有貫徹無菌操作、沒有依據醫囑給藥等。④不合理的排班制度:普外科住院患者具有較大流動性,而護理人員相對有限,排班不合理不僅會增加護理人員工作量,還會應當護理人員的休息,進而造成護理失誤問題,本研究中對照組有10人次因排班問題而出現護理失誤。
3.2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的干預對策;針對以上不安全因素,應當采取以下干預對策:①針對知識技術水平差的護理人員開展理論培訓,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定期操作技術考核,為表現優異護理人員提供進修、晉升的機會,讓護理人員通過考核與培訓實現自身理論知識的提升。②為有效預防醫患糾紛,針對護理人員開展安全培訓,使他們在提升自身安全意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并利用這些知識保護自身、患者的權益;定期開展法律觀、道德觀、護理人員素質講座。③要求護理人員嚴格、完整、準確記錄患者的處理措施、病情變化、用藥情況,并保證記錄準確、客觀、規范、清晰,避免護患糾紛發生時無法獲得依據。④進一步完善排班制度,使護理人員能夠帶著充沛精力投入到護理工作中,進而預防工作中失誤的發生。⑤強化和患者的溝通:醫院可組織一些關于護患關系的講座,指導護理人員構建良好的醫患關系,教會醫護人員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通過給予患者親切關懷減少其負面情緒;對患者進行護理人員態度的問卷調查,評估護理人員護理服務質量,督促護理滿意度差的護理人員改善護理工作。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獲得了更高患者滿意度,采用有效的干預對策解決普外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能夠有效減少護理失誤和醫患糾紛。
【參考文獻】
[1]羅潔貞. 探討普外科不安全因素在護理風險管理中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11,09:65-66.
[2]李彥,趙宏博,李佳明等. 普外科護理的不安全因素分析探討[J]. 中國醫藥指南,2015,07:272-273.
[3]李春華. 普外科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2014,28:273-274.
[4]任今善,金海燕. 普外科臨床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預措施[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