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
德育教育并不是脫離任何學科而獨立存在的,它始終貫穿于教學中。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尋找游戲化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將小學數學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會了知識,又促進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游戲化教學逐漸走進小學數學課堂,讓教學更加人性化。在新課標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更具趣味性和多樣化。結合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能動性,數學教育應更加多元化,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將結合游戲化教學大背景,探究數學課堂實施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到數學課堂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德育的可行性
所謂德育教育,就是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形成進行科學規劃教育,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多能復合型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數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形成良好品質。
小學生可塑性強。小學生剛剛正式開始數學學習,很多學生對數學科目充滿好奇心,但可能對其中的知識點不太理解,處在懵懂之中。那么,教師設置怎樣的數學課堂,讓學生產生興趣,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就至關重要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記憶力也較好,此時,教師若能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滲透進數學教學中,便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知識生活性強。任何一門學科都源自生活,在小學數學課本中,很多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德育教育的生活性也極強,因此,教師可以將小學數學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并通過游戲化教學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數學教學模式可以是多元的,教師通過游戲化教學,能夠讓課堂變得豐富,促進學生成長,獲得更多知識。
游戲化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策略
教師應創設數學游戲情景,在情景中滲透德育教育。做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小學生喜歡娛樂、喜歡新鮮事物,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引導,將德育教育創設在數學游戲情景中,真正做到德育教育與文化教育共同發展。因此,教師應注意創造游戲情景,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能力,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
例如,教師在講解圓周率這一章節時,可以先讓學生分組學習,之后在正式課堂中讓學生自由表達,再一起探究圓周率的表達公式。教師在講授前,可以多搜集相關資料,將學生感興趣的圖片、視頻、動畫等制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視聽結合中,輕松學會數學知識。在講解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著名數學家祖沖之的事跡,增強學生的愛國心和自豪感。
教師應緊密聯系日常生活,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數學知識相比其他科目比較抽象,教師的任務就是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結合生活知識將數學知識進行升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感知學生的特點,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進行特色化教學。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時間,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在合作中思考、提出問題,并及時答疑解惑。
例如,在講解“單位轉化”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情景,在課堂中設置購物的場景,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購買文具的場景,讓學生認識到不同單位的轉換,在教學情景中,輕松掌握這一知識點,輕松學到知識。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無論是教學情景還是教學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創新,這些變化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有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才能讓課堂效率發揮到最大。同時,在小學課堂中,教師要將新課改下的德育教育貫穿始終,突出學生主體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長山鎮苑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