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俊 鄒琴琴
跆拳道禮儀源自我國傳統武術的武德,祂是學員發自心靈的一種高尚的,有價值的行為。祂的內在精髓是不光要練習跆拳道技戰術,還要看重跆拳道禮儀的教養。在我國中職生德育教育活動中加入跆拳道的禮儀教育,可以很好的促進中職生的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本文從中職學校跆拳道教育的現狀分析及跆拳道禮儀在中職體育教育中的必要性來探析具體運用。
跆拳道(WTF體系)起源于朝鮮半島,由唐手、跆跟、花郎道等古武術演化而來,是流行于韓國的一項技擊術。“跆”即腿,像臺風一樣猛烈地、強勁有力地、跳踢的腳,腿法在跆拳道技術里面占比達70%左右;“拳”即手,用來進攻的武器;“道”即方法,腿、手和精神的修習方法。跆拳道是東亞武術文化圈的一項朝鮮武術,倡導以“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跆拳道的禮儀有內、外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看得見的以行禮等方式來體現的外在形式,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人的自身修養的內在形式。跆拳道禮儀廣泛的適應性和內外兼修的作用,對提高中職學生的個人素養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1 當前我國中職學校體育課開展跆拳道教育的現狀
1.1 在中職學校推廣跆拳道的可行性不足
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教育部頒布《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從文中可以看出深度融合、合理優化各方資源等都為學校體育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比如學生可以有系統的訓練,可以參加專業的比賽,考體育技能有上升的途徑等優勢。跆拳道作為一個普及很廣的奧運會競技項目在競賽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然而,盡管有著國家政策的指導與支持,以及這樣、那樣的優勢,但是在中職學校推廣跆拳道的可行性還是不足。雖然我國中職學校大多都在縣城及以上的城市里面,但教學理念、學生素質、運動場地、師資力量等都影響著跆拳道項目在中職學校的開展。
1.2 中職學校的跆拳道資源普遍不足
當代中職學校跆拳道教育現狀面臨這諸多現狀,比如薄弱的師資、稀缺的專業性人才、相對單調的教育內容、不足的專業場地和訓練器械等問題。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有:一是以專業技能為主的教學課程,體育教育往往不受重視;二是跆拳道專項體育教師稀缺,在大學學跆拳道專業的本就不多,而進入中職學校當體育老師的就跟少了;三是中職學校都是靠國家全額撥款經費有限,對于體育投入自然就少,這就導致了場地器械的不足。跆拳道的教學內容是以品勢、競技、特技、跆舞等為主,注重禮始禮終,內外兼修;在跆拳道的教學中,競技、健身、修身缺一不可。然而,在體育課強調安全第一的前提下,過于強調跆拳道的健身、修身功能,教師不敢進行跆拳道的競技、高難度技術的教學,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進行簡單的品勢、基礎動作的練習,不能充分領會動作的技擊含義。所以,組建高水平的跆拳道教師隊伍,是在中職推廣跆拳道教育的首要任務;并且還要改變教學觀念放手讓跆拳道教師敢去教。
1.3 中職學生對跆拳道的認識片面
如今科技日新月異,學生獲得信息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難,跆拳道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也并不陌生。影視里面的各種高難度格斗與特技等表現形式,雖然他們明白那是特效、剪切等手段合成,但還是抱有一顆向往高手的心態。體育課中學生接觸跆拳道步法、腿法、手法等基本功時,對那顆向往的心沖擊力是巨大的,受不住習練跆拳道的枯燥,耐不住反復練習的時間,和對抗時的疼痛;從而產生了學生只喜歡跆拳道,但不喜歡練習跆拳道的情況。然而,很少有學生能夠意識到無論是電影中的格斗、特技高手,還是現實中的跆拳道大師,都是用時間和汗水練就的那一身功夫。出現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跆拳道教師耐心的引導、細心的教育他們正確的認知跆拳道知識。
2 “禮儀”在中職體育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2.1 在體育課中滲透跆拳道禮儀
在中職學校的體育課中滲透跆拳道禮儀教育,不單是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跆拳道學習環境,還要為教跆拳道的老師營造一個好的教學氛圍。從心理的角度來看,中職學生自我約束力差、情緒易反復,但他們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如果采用理論式的教學形式,會讓他們抵觸跆拳道。因此,在教學中要放棄一些老舊的講解式教學方法,利用如多媒體等視覺、聽覺結合的新穎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在練習間歇給學生講一些可以凸顯“禮儀”的故事,或者是一些跆拳道明星的經歷,比如龍拳小子林秋楠等。運用信息化教學設備講解一些高難度或者復雜的動作,通過視頻文件等更加清晰地表達跆拳道,讓學生感熏陶在尚武的氛圍中,接受“禮儀”的洗禮,挖掘學生內心對跆拳道的向往。
2.2 跆拳道教師的“師范”教育
跆拳道“師范”稱號取意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跆拳道教師不但要以言立教,而且要以身立教。教師本身對跆拳道的喜歡,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本身體現出的高尚行為,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最好的德育。因此,跆拳道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修身、修心,同時要注重跆拳道禮儀對學生的人格影響,教書育人,教師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師范”。中職生的跆拳道教學是要經過不斷去實踐,不斷去總結和發現其中的技巧,從而改進和充實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去積累經驗。在跆拳道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條件不一樣,所以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練習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是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動作展示有好有壞、每件事情流露出的真實反饋也各不相同;通過觀察,能夠準確發現學生的思想狀況,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發現每位學生的特點,方便教師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這樣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
2.3 學生彼此間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在很多時候比教師的千言萬語更加有效的是學生之間相互影響。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是主體與主導的關系,主體受用、能學好,那主導才能是好。所以,要想在中職體育課中真正發揮出跆拳道禮儀應有的作用,就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還要在課內課外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跆拳道比賽和表演等活動,以便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在練習過程中,通過動作標準有力的、表現良好的學生去幫助、影響其他學生,這樣既能引導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又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共同進步。再者,在跆拳道教學中必須把禮儀、德育放在第一位,讓學生親自去感悟跆拳道的豐富內涵。要求學生在其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要不斷地去規范自身言行,不斷地去提升自身德行,感受練習跆拳道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幫助其他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用自己的行為、意志品質去影響周圍的同學。
3 結語
跆拳道禮儀是伴隨著跆拳道運動的產生而發展而來的,祂不只是體現在敬禮這一方面,祂還體現了人的一種內在修養。"禮儀"是人類在長期的學習與交往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行為規范,將禮儀教育滲透到中職體育課跆拳道教育中,不僅可以加強課堂的組織紀律性,還可以引導和規范學生的行為舉止,更有助于中職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維護和促進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隨著跆拳道運動在中職學校開展,跆拳道禮儀也會隨之深入眾多中職跆拳道練習學生的心中,猶如中國傳統武德一樣會促進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
(作者單位:1貴州省安順市民族中等職業學校;2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