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雙
摘 要:在現代路橋工程施工項目中,混凝土施工質量對橋梁工程質量控制具有明顯影響。在多數橋梁工程中,要求使用高品質、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本文分析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技術控制和管理難點,結合施工要求提出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為相關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路橋;混凝土;施工技術
0 引言
現如今,由于路橋工程的不斷壯大,對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混凝土技術被路橋施工工程廣泛的應用,打破了傳統施工方式的局限性,實現了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及速度。因此,科學合理的運用混凝土技術,有利用推動路橋施工事業的發展進程。
1 市政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難點
1.1 溫度應力裂縫
混凝土路面很容易受到高溫和低溫的影響,在遇到高溫天氣或者低溫天氣時,路面就會發生熱脹冷縮,一段時間后混凝土路面就會出現裂縫。這種情況下導致的裂縫會出現啃邊現象,從而致使路面不平整,不僅破壞了路面的整體結構,還影響了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因此,針對溫度應力裂縫這種問題,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把握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合理的配置水量和各種攪拌材料,采用連續澆水的方式,保證混凝土成品的均勻性,避免溫度過高。
1.2 混凝土硬化問題
混凝土硬化問題在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較為常見,如鋼筋集中力較大便會使混凝土發生膨脹現象,且路橋混凝土內部拉伸力不足,在鋼筋混凝的硬化問題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進而導致裂縫的出現。同時,如在出現裂縫時未能有效處理,則可能會出現銹蝕現象,這樣的情況無法有效保障市政路橋工程的質量。
1.3 安全管理問題
路橋施工現場環境復雜,施工人員組織流程煩瑣,存在著施工安全隱患。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對安全管理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極易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這不僅對正常施工流程造成影響,還會使施工人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造成負面的社會影響。
2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建設中的應用
2.1 施工準備
(1)需要我們到現場后再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并且要與現場的施工人員實行對接,對于檢測中遇到的有缺陷的部位,使用水沖切制進行操作。(2)主要用于操作的設備:首先,主要有攪拌機、電鎬以及高壓水槍等用電的器具。其次,就是用以操作的灑水車需要一輛。材料需要鋼管架以及模板210 m左右,120工字鋼、膠合板、土工布等。
2.2 混凝土摻加粉煤灰
摻加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要求與拌和設備協調工作,在檢測合格后才可以進行混合料拌制。實際施工中,要求摻加設計水泥劑量15%或20%左右的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使粉煤灰總摻量接近于最優膠凝物匹配比例,以延緩水泥穩定碎石早期強度形成,降低早期強度,控制縮裂。其次,粉煤灰的質量檢測在相應規范的檢測指標基礎上,嚴格控制施工時加入的水泥劑量,將各項施工參數保持在可控范圍內,增加SO3含量的檢測,要求粉煤灰SO3含量≤3%。
2.3 重視對路面裂縫的預防
作為典型的早期病害,路橋工程容易出現路面裂縫等質量問題。這主要是由于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沒有選擇最恰當的壓實方法,質量和技術都存在的問題、出現裂縫。隨著路橋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受到侵害,路面裂縫的嚴重程度不斷加深,最后直接讓路橋路面的承載力達不到應用要求,整個路面的質量就會一步一步被加速破壞,最后形成非常嚴重的裂縫。施工單位一定要控制施工工藝水平,合理地選擇施工工藝,從實際情況著手制定好施工方案,選擇最恰當的施工工具,重視松鋪系數,保證所有參數都符合應用標準。有的裂縫是瀝青混合料萎縮引起的,這時候就要注意工作,從實際情況著手,均勻的鋪灑干燥潔凈的粗砂,用輕型壓路機碾壓,避免瀝青混合料溫縮引起裂縫的可能,提升路面質量。
2.4 合理確定澆筑方案
市政路橋工程混凝土澆筑包括布料、振搗、抹平和修整等基本流程,在不同流程和施工環節,需要做好不同的技術控制。澆筑作業前段,需要重點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拌和坍落度等基本指標。對于施工較為復雜的工程項目,應采用分層移動澆筑模式,通過對泵送量、攤鋪均勻度和操作間隔的合理確定,確保澆筑作業滿足質量控制要求。在進行振搗作業時,通常是采用插入式高頻振搗與平板振搗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能夠確保充分振搗,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對模板、鋼筋或其他預埋件造成傷害。在一般的澆筑作業中,振搗時間基本控制在30 s以內。
2.5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技術被各行各業的工程建設所應用,但是,不同的工程建設對水泥土技術的要求也不同。攪拌好的混凝土成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凝結,因此,在進行澆筑工作時要在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混凝土送到現場。在路橋施工過程中,要使用水平分層直接推移的澆筑方式進行施工,在澆筑過程中無需再向水凝土成品進行水分補給。另外,根據路橋施工規范的要求,混合料的入模溫度要控制在5℃與35℃之間。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需要進行連續的澆筑,并且還要嚴格的把控澆筑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施工的質量,降低水凝土路面產生裂縫的發生頻率。
2.6 混合料的壓實
(1)應確保施工達到規定的壓實度,使骨架結構密實、穩定,避免骨料過分嵌擠。同時,嚴格控制施工延遲時間,應控制在2 h以內。根據該項目試驗段參數,確定碾壓長度定為60 m~80 m。(2)碾壓過程將混合料含水量保持在最佳狀態,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可控制變化量>2%最佳含水量,緊跟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靜壓1~2遍。復壓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3~4遍,以此達到預期建設效果。(3)碾壓過程中要求壓路機不得隨意調頭、轉向、突然制動等,并控制壓路機的碾壓遍數,初壓速度控制在1.5 km/h~2 km/h,終壓速度控制在5 km/h以內。
2.7 做好養護措施
養護作業是市政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在澆筑作業完成后,必須依照混凝土配比特性和環境情況,制訂合理的養護方案。在完成模板拆除作業后,需要做好對應的檢查,對于局部滲水、漏水等現象,要根據現場情況采用襯砌注漿施工等方案進行處理,對于裂縫現象,則要及時進行修補。在采用澆水養護或者噴霧養護方案時,需要做好養護頻率和水用量的確定,確保養護工作的科學性。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混凝土技術突破了傳統路橋施工技術的限制,它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可以大大提高路橋施工質量,保證交通事業的順利發展。因此,在路橋施工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術,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施工方式,這樣才能保證路橋施工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潘君,常留軍,高偉強.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施工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112.
[2]賴洪亮.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施工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8,37(31):221-222.
[3]趙曉楠,張松.淺析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34):271.
[4]崔瑞文.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15):206.
[5]黃安榮.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市政路橋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5):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