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
摘 要: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道路橋梁的建設已然取得理想效果。道路橋梁的建設為人們出行提供了眾多方便之處,由于經常使用的關系,人們對于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尤為關注,道路橋梁施工質量不僅僅是城市的形象,而且較優的施工質量可為人們出行提供安全保障。混凝土在道路橋梁施工中處于極其重要的位置,道路橋梁的最終質量一般取決于混凝土是否合格,如果混凝土發生裂縫,那么道路橋梁的危險性會隨之增加。因此,本文將以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作為研究對象,尋找出相關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道路橋梁;混凝土裂縫;應對措施
0 引言
道路橋梁的基本建設理念是以服務人們為本,同樣也是以服務社會發展為核心。橋梁的建設施工質量關系到整個城市的具體形象,同時也影響著城市發展水平,由此可見,確保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十分有必要。從當下社會發展來說,道路橋梁的發展不僅使得我國運輸業得到便利,而且對于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巨大便利,鑒于此,相關管理部門需給予一定的重視,加強道路橋梁建設的施工質量,從建設的源頭抓起,嚴格把控混凝土的使用情況、混凝土的質量等,做好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從而使人們的出行得到保障。
1 混凝土裂縫
1.1 結構性裂縫
結構性裂縫也可稱之為載荷裂縫,道路橋梁的結構組成大多以鋼筋混凝土組成,由于橋梁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承受著不同的載荷力,致使橋梁會在某一種增加的載荷力施壓下出現裂縫,而這種裂縫通常是以小變大,裂縫剛剛出現時,由于裂縫處表面較小,人們很容易忽略其存在,久而久之裂縫變大,所產生的危險性提高,最終威脅著人們的日常出行以及道路運輸等。雖說道路橋梁在建設時有著明文規定需承載多大的載荷力,但經過長時間的車輛運行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鋼筋混凝土內部會遭到一定的破壞,如果長時間不進行彌補,那么道路橋梁的整體結構框架也會受到破壞。
1.2 非結構性裂縫
非結構性裂縫其所表示的含義較好理解,只要是結構性裂縫之外的裂縫都隸屬于非結構性裂縫。道路橋梁施工中的非結構性裂縫形成的因素多種多樣,但其中一點形成因素與結構性裂縫大致相同,就是裂縫的形成都是由小變大,具有相當的隱藏性,例如:沉降裂縫等。通常在對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檢測時,人們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裂縫存在的地方,即使在檢測過程中,發現較小的裂縫,通常也會認定為不會影響橋梁的強度,但長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裂縫情況越發嚴重,如果不加以澆筑彌補,橋梁的使用性能會急劇下降,從而影響我國人民的出行以及運輸業的運輸。
2 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2.1 施工材料問題
混凝土作為整個橋梁建設中最為主要的材料之一,其最終的施工質量與混凝土具有直接的關聯。混凝土的組成是由砂、水泥、水等等組成,以道路橋梁所使用的混凝土來說,如果混凝土存在砂量較多的情況,那么最終橋梁的承載力會得到下降,但如果混凝土中砂量較少,不僅影響著道路橋梁質量,而且在后期投入使用時,裂縫出現的概率也會大幅度增加。因此,施工材料決定著最終施工質量。另外,由于在建設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經常暴露在外,經過日曬雨淋其自身會受到較大影響,而且在密封性較差的情況下,混凝土的抗蝕性會下降,如果在此種情況下還用于施工當中,那么經過長時間的腐蝕,鋼筋會極其容易發生斷裂的情況,從而導致道路橋梁施工質量出現問題。
2.2 施工環境因素
道路橋梁是一項戶外工程作業,戶外的施工環境是導致混凝土發生裂縫的主要因素之一,這是因為在戶外工程作業時,由于天氣一直處于高溫,混凝土在凝結的過程中會產生熱能量,長時間的暴曬下會導致混凝土內部出現缺少水分的情況,進而生成氣孔,最終形成裂縫。另外,如果在低溫天氣下,混凝土不易干凝也會導致混凝土中的水分流失,致使形成裂縫。
3 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應對措施
3.1 施工全過程管理控制
施工過程的管理與控制可降低鋼筋混凝土出現裂縫問題,嚴格把控施工過程中每一處環節,尤其在使用鋼筋混凝土時,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根據相關標準以及國家的規定進行審核,得到部門許可后,由施工人員進一步施工,而施工方案同時也要具備該有的優秀條件與標準,在施工作業時,施工人員務必要以施工圖紙要求為準,完成混凝土澆筑工序重要的過程,從而使裂縫的出現率可得到降低。
3.2 原材料質量的控制
原材料通常是指施工作業中混凝土、鋼筋等之類施工材料,混凝土是整個施工作業中尤為關鍵的原材料,其質量決定著道路橋梁未來的發展以及道路橋梁的質量。因此,加強原材料質量的控制當下相關管理部門必須給予高度重視,不可馬虎。首先,相關管理人員需了解鋼筋混凝土的成分,根據成分配置一些低升溫的混凝土,盡量減少水泥的使用量,從而達到降低混凝土中水化熱的狀況。在選取混凝土時,相關管理人員需按照相關標準規定優先選取礦渣硅酸鹽水泥與質量較優的砂石,細骨料同時也要選擇相關標準配置,然后在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添加減水劑等。從而保證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問題,進而使得在施工作業中因原材料質量不達標導致橋梁出現裂縫的幾率降低。
3.3 表面處理法
表面處理法是道路橋梁是施工作業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在施工中,首先將道路橋梁的表面雜物、垃圾等進行清理,并用水槍將整個道路橋梁的表面清洗干凈,然后自然風干,直到橋梁表面處于干燥為止。最后在施工作業時,將混凝土所覆蓋的表面涂抹樹脂的保護膜,從而使混凝土的整體結構會被保護,進而使混凝土減少水分的蒸發以及氣孔的減少,該方法主要針對道路橋梁因長期使用負載力承受時間長,混凝土結構中極其容易產生氣孔,從而阻擋氣孔的產生,進而減少因混凝土所產生的滲漏的問題。
3.4 填充法
填充法是道路橋梁出現裂縫時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由于道路橋梁前期裂縫的問題沒有處理好,久而久之,裂縫也由小變大,面對橋梁面上較寬的裂縫,首先應采用填充法進行處理,該方法在應用時不需要過多的操作技術,相對其他方法來說較為簡單,而且填充法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因此,填充法在當下橋梁的建設中應用極為廣泛。如果在施工檢測時,發現橋梁處出現較寬的裂縫,施工人員必須第一時間用澆筑材料進行處理,以填充的方式將裂縫處所缺少的混凝土重新填充,保證道路橋梁的混凝土結構完整,從而使得道路橋梁的裂縫可以得到較優的處理。此外,在施工時,施工人員務必要做好技術交接工作,以免出現人為失誤所造成的嚴重后果,進而保證了鋼筋混凝土的抗蝕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道路橋梁是城市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橋梁的安全系數與穩定性成為極其重要的一環,由于道路橋梁一旦投入使用后,人們的日常出行、車輛的運行與其有著莫大的聯系,安全性是極其重要的,為保證施工質量,相關管理部門必須從施工起源抓起,嚴格把控每一個施工環節,無論是施工材料的選擇還是后期對橋梁裂縫的處理上,務必要按照我國對道路橋梁的相關規定進行施工,保護道路橋梁的整體結構從而使裂縫出現的概率減少。在施工作業時,相關施工人員的技術、管理部門的審核等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從而使我國道路橋梁建設得到穩定的發展,并對未來城市發展提供有利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成毅.研究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和應對措施[J].四川建材,2021,47(3):111-112+116.
[2]石如意.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20,43(11):230+232.
[3]白楊.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0(13):93-94.
[4]譚梁.探究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成因與防治措施[J].現代物業,2020(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