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勇
摘 要:基于提高公路工程養護水平的目的,圍繞此課題做簡單的論述,提出瀝青路面養護技術的應用要點,共享給相關人員參考借鑒。根據瀝青路面養護實踐總結,要根據公路損害程度,選擇適宜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編制完善的技術方案,做好材料與技術應用等的嚴格把控,進而保障瀝青路面養護的效果。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路面;養護技術
1 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發展概述
根據公路養護實踐與技術研究總結,各地區公路運行環境與條件差異,公路預防性養護與大中修工程以及日常養護等,對技術的需求與要求差異,為滿足養護需求相關人員不斷加大技術研究與實踐,獲得豐富的經驗。目前,常用的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如下:(1)APR全滲透型路面還原再生技術。(2)新型預融型活性橡膠瀝青技術。(3)不粘輪乳化瀝青特種粘層技術。(4)廠拌熱再生技術以及新型BMH冷板冷鋪瀝青混合料技術等。路面養護實踐中要結合公路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做好全過程技術應用質控,保障養護工作高質量落實。
2 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應用實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貴州某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程為例,公路全線都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其中大部分路面結構層為(5 cm)AC-16瀝青混凝土面層+(29 cm)水穩層。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路面表層與淺層瀝青老化程度比較嚴重,具體為發白少油;細集料脫落;大規模毛細裂縫與表層滲水等。實施養護作業采用了APR全滲透型路面還原技術,通過技術應用使得路面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2 技術方案
采用的APR全滲透型再生還原技術,使用的是粉紅色工程乳劑,采取人工涂刷或者機械撒布的方式,應用到出現病害問題的路面上,之后撒布石屑裹附多余的APR再生劑,使得路面的外觀與性能均得到有效恢復,同時延緩與推遲路面老化。此次路面養護使用的還原再生劑,為由獨特的環烷基原油提煉并且和樹脂混合獲得的工程乳劑。
2.3 技術要點
(1)封閉交通。養護作業期間采取半幅封閉道路的方式,也就是只封閉養護道路某路段內單側一個車道,組織開展養護作業,其他車道保持通行狀態,當施工完成后進入下個車道或者路段作業。按照安全作業的規定與要求,做好以下程序的控制:1)組織安全員在施工作業區間尾部,負責指揮交通,疏導現場的車輛;2)標志車A占據作業車道,封道工作人員在車輛后以50 m間距按照次序擺放標志牌,比如前方施工牌與禁止超車牌等;3)標志車B運載隔離用的安全錐在現場緩慢行駛,工作人員以5 m間距為標準擺放安全錐。4)完成養護作業后,將放置的標志牌和安全錐收回。
(2)清掃與撒布作業。借助灑水車,對路面進行清洗,清除存在的浮土,當路面干燥之后結合運用人工與機械作業的方法清掃。全部清掃干凈后,組織開展撒布作業。準備作業所需的撒布設備,將調整好的APR還原液均勻地撒布到路面。通常來說,要進行0.6 h~1.5 h的還原養生,使得撒布的還原液可以慢慢滲透到表層瀝青。觀察還原液的顏色,當暗紅色的還原液顏色逐漸褪去并且被路面完成吸收,完成此部分操作。
(3)撒沙作業與清掃處理。基于保證路面養護達標的目的,選擇3 mm~6 mm粒徑大小的中砂,優選機制砂或者玄武巖石屑,將材料覆蓋到破乳后的作業區域,使用量為1 kg/m2~3 kg/m2。完成膠輪復壓之后,使用路面清掃車開展清掃作業,清掃收集的細砂可再利用。完成清掃處理后,可開放交通。
2.4 技術的應用優勢
從APR全滲透型路面還原技術的應用實踐總結,具有以下優點:(1)材料循環利用。(2)經濟性強。不同于傳統的養護手段,比如表層處理等,此養護技術的成本比較低且性價比高。預防性養護成本顯著低于微表處理技術、含砂霧封層技術以及薄層罩面技術。(3)美觀性。采用APR全滲透型再生還原技術手段,能夠使得泛白缺油的瀝青路面恢復到原來的潤澤與飽滿狀態,使得路面性能水平得到原來的水平。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可得到有效控制,不會給路面的摩擦效果帶來影響。
3 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應用策略總結
3.1 合理選擇養護技術
目前來說,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實踐中可選擇的技術很多,不用技術的適用條件不同,并且技術應用成本與效益差異,因此要做好技術對比分析,選擇適宜的技術手段,保障路面問題得到有效處理。這需要在制定路面養護技術方案時,做好公路瀝青路面情況的調查,掌握路面病害的程度與特點,選擇可有效處理的技術。對設計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方案,要圍繞處理效果與成本等方面進行嚴格的分析,看是否能夠達到低價高效處理的要求,確保養護工作得到有效開展與落實,解決瀝青路面存在的問題[1]。
3.2 做好材料質量的把控
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施工作業,無論采用何種技術,都必須要注重養護材料的質量控制,認真檢測與檢查,保障養護質量達標。實踐中要制定完善的材料質量管理制度,細化落實到采購部門和庫存管理部門以及施工班組等,發揮相關崗位人員的力量,做好材料質量的全面把控。結合瀝青路面養護作業使用的材料類型與特點,積極引入檢測新技術與新設備,對原材料和半成品與成品進行嚴格檢查,保證瀝青路面養護作業質量達標。實踐中要注重提高材料管理水平,積極探索新方法與新手段,為瀝青路面養護作業的開展提供支持與保障,切實保障公路運行的安全性與效益[2]。
3.3 落實技術交底
近年來,各地區積極探索新技術,為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提供支持,涌現出很多新工藝與新設備以及新材料等,使得技術應用管理面臨很多挑戰。為保障瀝青路面養護工作落實到位,要注重前期的施工技術交底,使得施工作業人員能夠掌握技術的要點,做好嚴格有力的把控,最大程度上保障技術應用價值的實現與發揮,促使技術應用效益得以實現。若采用復雜的技術與工藝,則要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必要時利用三維技術進行施工模擬分析,使得施工作業人員能夠掌握技術要點與應用方法,切實保障瀝青路面的處理質量,創造更多的效益[3]。
3.4 做好施工現場的監督管理
根據瀝青路面技術應用管理需求,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員,負責瀝青路面養護施工全過程的質量把控。圍繞作業面的準備與施工組織工作,督促相關部門與人員落實工作,為后續的瀝青路面施工作業提供支持與保障,確保此項工作高質量落實與開展。當完成一道工序施工作業后,要組織開展質量檢驗與檢查,分析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若存在養護質量不達標的情況,則需要進行整改,確保道路養護工作效益目標的實現[4]。
3.5 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受到通行條件與需求的影響,很多時候作業現場處于半封閉的狀態,必須要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這需要加大瀝青路面養護作業的安全投入,配置充足的安全防護資源,為現場安全防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組織安全作業人員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保障工作,圍繞施工現場做好安全檢查,確保施工作業處于無安全隱患的狀態下進行,最大程度上保障作業的效益與效果,實現瀝青路面養護作業的安全效益目標[5]。
4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中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應用,要圍繞質量與安全做好嚴格把控。文中結合實例,分析了某項技術的具體應用,提出圍繞材料與現場等實施效果控制的策略。通過不斷強化養護技術管理,切實保障養護技術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葉友勝.公路瀝青路面現場熱再生施工工藝研究[J].交通世界,2020(27):54-55.
[2]趙喜紅.公路施工中的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20(27):68-69+72.
[3]呂興建.新鋪瀝青路面下面層碾壓完畢后局部泛黃研究分析[J].科技視界,2020(26):60-61.
[4]韋建飛,韋黎,陳文.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振蕩壓實技術的運用[J].交通世界,2020(26):85-86.
[5]陳海威,張映星,楊柳文.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J].交通世界,2020(2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