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寬億
摘 要:隨著我國不斷發展與建設,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高速公路作為人們日常出行的設施,對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高速公路的綠化建設不僅可以改善道路的環境,同時也能對行駛車輛提高安全保障,所以它的建設是有著明顯作用的。但在此其中也因為諸多因素導致消極問題,這些都需要相關管理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從高速公路綠化的分類、在高速公路行車安全中進行綠化的影響、在行車中的高速公路建設綠化的消極影響、高速公路綠化建設的原則以及高速公路建設綠化的有效措施這幾個方面展開討論,并對高速公路綠化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及其改善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高速公路;綠化;行車安全;影響;改善
0 引言
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連帶著高速公路建設也不斷進步,而綠化則是高速公路建設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質量是確保我國交通運輸業和人們日常出行心情的有效前提。現階段我國應當加強對高速公路綠化建設的重視,然后對已有的進行調查和改善,制定科學的優化措施,以此來確保行車安全和城市美觀提升。
1 高速公路綠化的分類
我國高速公路共有的特點就是線路長、地形地貌差異大,所以在建設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各地區的環境和地理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和施工,而在綠化方面也有著不同的分類,主要包括四種:第一種是中分帶綠化,它的作用就是能夠防止目眩和提高景觀效果,建設的目的是構建一個良好的行駛觀景,在此綠化種類的植物選擇上必須要是那種生命力比較頑強且對土壤要求小的,這樣才能容易存活,還有就是植物應當耐寒和耐旱,再加上設計人員的層次感設計,這就組成了中分帶綠化帶。第二種是邊坡植被,它的作用是提高高速公路邊坡路基的穩定性、防止雨水沖刷以及確保水土安全穩定性等,這種綠化的植物一般都是草本鋼木,也能選擇相對數量的喬、灌以及草皮綜合搭配,以此來提高美觀程度。第三種是立交與互通綠化,它的作用就是提高立交與融合美觀的整體效應,并強化不同類型路口的標志性,使行駛車輛清晰的辨別。對于那些不同條件下行駛的安全,最好選擇圓形花壇,其中的植物是密度比較低的喬木和灌木為主,同時也能以苗圃種植的方式為基礎,在必要路段種上對應所需求的植物,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前期投入成本,后期維護保養經費也不用投入太多。第四種是服務區域收費站的綠化,這些單位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綠化的景觀展開設計然后優化,最好是根據當地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將不同單位的綠化向著藝術性與生態性過渡,這樣就能生成最佳的園林景觀,從而滿足人們的出行、休息等視覺效應[1]。
2 在高速公路行車安全中進行綠化的影響
在高速公路一側設計綠化植物可以提高公路的觀賞性,如此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他們在視覺上能夠達到舒緩的效果,如同一邊欣賞景色一邊駕駛一般,在心情與情緒上更為平緩,以此來側面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很多駕駛員他們在長時間行駛的時候視覺上會出現疲勞狀態,再加上身體上的疲憊,這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但如果能夠在公路的兩旁設置美觀的綠植,他們在駕駛的過程中才能有更為新奇的體驗,從而達到降低疲憊感的效果。從實際調查中發現,高速公路中的行駛會看到不斷變化的景色,這些景觀會在人們駕駛的過程中形成動態變化并使其享受其中,尤其是在綠植設計合理的前提下,就能給人們帶來安全和藝術感,這樣他們的駕駛體驗將更佳。一般情況下對高速公路進行綠植種植的要求是對植物一米左右進行白色涂刷,這其中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公路的潔凈,還有就是防止那些病蟲啃食植物,并且給駕駛員提醒路邊有障礙的作用。此外,在不同的路界高速公路的干線需要通過相應的綠化表現出來,仿佛標志物一般,讓駕駛員接近以后知道道路轉換,他們在行駛的過程中對此也有良好認識,另外是提高他們的審美感官和降低疲勞作用。此外,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地區用特定顏色的植物能夠提醒駕駛員即將駛入或者駛出高速公路[2]。
3 在行車中的高速公路建設綠化的消極影響
高速公路中合理的設置綠植能夠提高美觀和提醒駕駛人員效果,但如果設計不科學,很有可能會導致一些重要的警示牌被格擋,這樣駕駛人員無法看到,從而埋下了危險行駛的隱患。有些地區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會種植上高大樹木,殊不知它經過長期生長會影響到駕駛人員視線,也是一種安全隱患表現。此外,有些綠植因為生產旺盛逐漸會向道路中擴散,這樣駕駛員行駛當中他們能夠運用的區域就會變小,再加上高速公路車速較快,所以駕駛人員在心理上會出現變化,極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如果高速公路的兩側或者中間的隔離帶地區有植被,能夠超車的范圍會變小,駕駛員在行駛中必須要避開綠植,這時會有危險存在。如果高速公路綠化設計比較復雜,駕駛人員在視覺上就容易被吸引,他們一旦分散注意力便屬于危險駕駛。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分析,駕駛人員他們在行駛過程中對于各種信息的思考和辨別能力普遍不高,要是植物過于引人注目,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駕駛員很難無法及時作出正確判斷的[3]。
4 高速公路綠化建設的原則
在高速公路進行綠化設計時需要遵循四個原則:其一是滿足安全行駛要求,中央隔離地段修改的要求是一米四和一米六之間,種植的綠植高度不可超過兩米,為了防止數木傾倒產生交通事故,不能單獨進行種植,要不然會給提高交通事故的幾率。另外在一些標志牌附近種植的樹木不能遮擋。其二是滿足路面與邊坡的排水要求,一般而言高速公路兩側和中央綠植密度會影響到排水效果,因此在進行植物種植的時候要科學計算好密度,最好是那些有標準距離的灌木或者是高度比較低的草皮。其三是美觀度,高速公路綠化最直觀的作用就是提高美觀,目的為降低駕駛員視覺疲勞,因此在各方面綠化設計中應當融入觀賞性,確保其質量、作用和美觀程度。其四是數木種類的選擇要適宜,一般來說在選擇樹木的時候要與當地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相結合,這能夠確保植物的存活率,再加上科學打理,使高速公路綠化更科學有效。
5 高速公路建設綠化的有效措施
首先,應當事先對高速公路綠化進行設計,根據以上所述的原則和地區實際情況規劃綠化方案,再綜合分析其作用,這樣所建設出來的綠化才能更加美觀和適用,適當的時候也能用一些輔助性植物點綴。在中心隔離帶所建立的綠化除了分隔保證交通便利性以外,還有安全引導加之人員視線的效果,尤其是車輛較多時,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隔離帶的綠植種植要帶有防炫目的效果。比方說按照車輛高度對植物選擇,抵擋遠光燈的強烈光線但也能看到,使用交叉種植模式,為隔離帶防炫目打下良好基礎。其次,要進一步提高邊坡穩定和排水功能,所選擇的數目要確保它根系發達和成活率高等品種,這是確保高速公路各功能的有效前提。最后是在選擇樹木種類的時候要具有科學性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特點、高速公路應滿足的各種安全行駛要求進行選擇,在成本和顏色上也要科學搭配,這樣高速公路的綠化設計才更科學[4]。
6 總結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作為人們日常出行的輔助設施,在建設中融入綠化可以提高人們行駛的安全性。因此,在新時期下對高速公路的綠化設計建設應當客觀考慮,全方位分析人們出行需求,為他們提高一個安全的行駛環境,并促進高速公路的發展穩定性。
參考文獻:
[1]孟卓.景觀改造提升項目設計工作方法初探——以京新高速沿線工程為例[J].江西建材,2021(3):219-220.
[2]趙青,劉爽,柳冬香,等.福州市普通公路主要園林綠化樹種美學評價[J].武夷學院學報,2020,39(9):18-26.
[3]余小明,陳奎宇,吳剛,等.高速公路沿線綠化植物的選擇及栽植技術解析[J].現代園藝,2020,43(16):166-167.
[4]黃鸝.新時期高速公路生態恢復及綠化養護策略探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