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影 龔宏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應運而產生的學分銀行模式,能夠形成獨立的學習體系,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教育的效果,并且根據實際的專業內容,對學分進行認定和轉換,從而完善學分銀行的教學形式。本文從學分銀行模式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分銀行模式教學優勢、學分銀行模式下學分認定與轉換的細則制定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促進我國高職院校學分銀行教學模式的推廣。
關鍵詞:學分銀行模式;學分認定;轉換細則;具體措施
引言
學分銀行模式能夠有效促進高職教育資源的共享,是不同教育理念、不教學形式的有效結合,能夠建立終身的教育系統,對高職人才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國學分銀行教學模式起步較晚,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缺乏完善的措施,從而導致學分銀行模式推廣相對緩慢,不利于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為此相關教育機構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自定完善的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準則,提高學分銀行教育模式的效果。
一、學分銀行模式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統一的建設標準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相對較多,對于學分銀行模式推廣缺乏統一的標準,從而導致在學分認定時,非本校的課程學分認定效率較差,甚至出現無法認定的情況,從而阻礙學分銀行模式的發展。
(二)學生管理制度的約束
高職院校大多采用班級和專業的形式進行學生管理,這種管理方式過于傳統,容易讓學分銀行制度推廣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實際的學分銀行教育效果,因此,需要采用靈活多遍的學生管理方式,為學分銀行模式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選修課制度的影響
選修課制度是高職院校教導學生非專業課程的重要方式,但很多學生參與選修課程時,態度相對散漫,難以像正規課程一樣認真,從而導致選修課程教育效果較差,而在學分銀行模式推廣中,這種教學方式會對學分轉換以及學分認定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高職院校改善選修課程度,提高選修課教育的效果。
二、學分銀行模式學分認定與轉換的特點
(一)具有簡易性的特點
在學分銀行模式下,學分認定與轉換工作都會避免使用人工進行操作,而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學分內容、數量進行判斷,從而完成學分的認定,當需要進行轉換時,學生也利用網絡,根據高校開設的教育課程轉換相應的學分制度,幫助學生最后完成兌換任務,具有操作簡單,判定容易的特點。
(二)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學分銀行模式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根據課程的不同,按照提前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學分認定,而專業課程與非專業課程也能夠進行有效的轉換,從而保障學分銀行模式的完成性。
(三)具有較強的實效性
在學分認定過程中,根據課程的性質能夠進行有效的認定,通常會在幾個工作日就能夠完成,而對政治類型、經濟類型、法律類型的課程轉換工作,也能夠快速完成,因而具有較強的實效性。
三、學分銀行模式下學分認定與轉換細則制定的具體措施
(一)準備階段
在學分銀行模式下,進行學分認定與轉換細則制定需要組件完善的隊伍,聘請專業高職教師作為隊員,成立相關的學分認定組織以及科學研討團隊,對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全面分析,確保學分認定與轉化的合理性。另外也要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保持學分銀行模式能夠與時俱進,提高學分認定與轉換的效率。同時,也要融入國外先進的認定與轉換規則,與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確保學分銀行模式的科學性,
(二)中期研究階段
在研究階段,要確保專業學分認定與轉換的具體規則,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提高規則的準確性。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收集專業的整體情況,根據專業信息以及具體的課程內容,初步制定學分認定與轉換的方案,從而構成學分銀行模式的基本框架,同時,也要辨別教育課程的種類、難易程度、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篩選出具有實用價值的教育課程。第二,對教育課程進行詳細的評價,由專業的教師團隊,對教育課程內容進行評價,確保學歷教育的成果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同時也要相關的細則內容進行反復修訂,提升學分認定與轉換準則的準確性。
(三)相關細則的修訂階段
根據中期研究的方向,制定相關的學分認定與轉換細則,提高細則的準確性、科學性。具體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歷成果進行全面認定,根據不同的專業課程制定相應的學分認定與轉換標準,例如,在某個高校開展的計算機公共課程時,提前設立十門以上的專業課,將國內外具有專業的水準的計算機教育內容融入其中,當學生進行課程選擇時,利用學分銀行制度,將參與不同課程學生的學分進行轉化,從而保障學分銀行模式下學分認定與轉化的準確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職業技能證書方面的學分認定,學分銀行模式下不僅能夠對專業課程內的學分進行認定與轉換,也能夠對非學歷的證書進行認定,根據非學歷的課程內容進行全面探索,制定相關的教育方案,確保學生完成課程后,能夠利用學分對相關的資格證書、技能證書、培訓證書等進行認定,并且能夠全面進行轉換。
(四)對學分銀行模式的推廣
為了提高學分銀行模式的推廣,可以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訓計劃融入學分認定與轉化細則,從而全面實現專業教育與技能教育的全面結合,從而促進高職院校人才發展。同時,在高職院校進行招生、專業介紹、課程內容介紹時,都要將學分銀行模式下的學分認定與轉換細則融入其中,確保學生能夠對這種教育模式進行全面了解,并且在高職院校的學習過程中 能夠利用分數認定與轉化細則完成課程教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院校中推廣學分銀行模式,并且制定完善的學分認定與轉化規則,能夠全面形成獨特的教育體系,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同時也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確保學生能夠擔負起發展社會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張焱,楊斌.學分銀行學分銀行研究的圖譜化分析[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21,34(03):60-66.
[2]倪新宇,王麗敏.終身教育理念下我國學分銀行建設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1(05):76-78.
[3]王鑫.學分銀行模式下學分認定與轉換細則制定初探[J].成人教育,2019,39(07):85-89.
作者簡介:余成影,男,生于1978年2月,漢族,四川成都人,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建設項目管理、智能建造、。
作者簡介:龔宏,男,生于1979年10月,漢族,四川成都人,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項目管理,職教理論,施工技術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課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1+X職業等級證書與學分在學分銀行認證與流通體系的建設與研究”JYX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