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
摘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企業管理系統的建設愈來愈趨向科學性、專業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得到迅速發展。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運用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根據經濟環境的變化,合理制定財務計劃、組織財務活動,以實現企業財富的最大化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主要目標。但是在現實工作中不難發現,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仍舊處在低水平,難以實現有效的提高。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有效提高;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9-000-01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要想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首先應該貫徹現代企業制度,采用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方法,實現管理手段的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在有些企業,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貫徹不徹底,領導體制不科學,權力制衡不完善,不能根據市場進行判斷,盲目生產,造成經濟效益低下,財務管理制度缺乏發展的基礎;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不全面,進行財務管理判斷的市場信息出現失誤,影響企業功能發揮;財務管理嚴謹性、專業性不夠,財務、經理等重要崗位人員專業能力不夠,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這都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不良現狀。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原因分析
1.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夠,系統不健全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發展、健全形成的。但是由于傳統的商業企業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所以仍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影響。如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層經理人員之間的制衡制度未能很好的貫徹,常常會形成利益群體,甚至在一些家族企業,董事會與經理人之間保持著親密的關系。企業管理系統中的責任到人、分群制衡等原則形同虛設,現代企業管理的系統不健全,就很難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生存的土壤,缺乏發展的空間。
2.財務管理意識淡薄,領導缺乏重視
要想實現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管理者思想上的重視,并促進制度上的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是影響企業發展、盈利的重要因素。但是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的意識淡薄,認為企業的經營就是簡單的生產、上市、盈利的系統鏈,在資金不足時,一味資產抵押申請貸款;盈利時又盲目擴大生產,對于企業的投資、籌資活動缺少正確的認識,對于風險評估系統、投資決策程序等重要環節建設不夠;領導層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員工工作的不認真,一些財務決策、資金管理活動不能很好地執行,最終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直接為企業帶來損失。
3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夠,管理經驗不足
財務管理制度由于在我國企業的發展歷史較短,企業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認識不夠,導致財務管理人才的稀缺。在一些專業院校,國民認識不夠,導致財務管理專業相對冷門,生源較少;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夠,教學經驗不足,導致我國財務管理學生專業知識水平和專業能力較差。我國的現代企業史上缺少相關財務管理實踐案例,財務管理人員缺少實踐經驗,對于企業經營狀況的改變往往束手無策,難以提出可行性的管理建議。
三、提高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具體措施
1.轉變管理理念,實現管理工作的創新
想要提高我國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強企業領導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注重制度的建設。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在成本控制環節,明確成本目標,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運用專業的成本核算控制方法;建立規范的財務報表體系,實現報表的真實性、完整性、高質量;對資金的籌集和運用方面,對企業的資本狀況、負債程度等有著充分的認識,在籌資時采用正確的籌資方式、籌資渠道;在企業全面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審計監督制度,相關機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只有從各個環節入手,使企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環境的變化,促進企業創新,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2.提高員工素質,注重企業人才建設
由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專業性、靈活性、復雜性,所以必須要有專業知識扎實、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作為保障。人才的創新能力、素質水平、隊伍建設往往能決定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前進方向,因此,應該重視對財務管理相關人才的培養。注重對于財務人員的在職培訓,關注國家頒布的對財務人員的要求政策,適應社會進步的步伐;注重對平時工作經驗的分析和總結,在實踐中積攢工作經驗,提高知識的運用能力;對在崗職工定期考核,不斷激勵員工促進自身建設,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學校是人才培訓的重要基地。應該促進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建設工作,適當降低財務管理的錄取標準和考試要求,吸引學生報名;提高教材質量,注重師資建設。國家把財務管理專業的考試資格標準引入國家級考試大綱,以資格證的標準要求從業人員,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門檻,提高整個行業的人才技術水平。通過行業設定、相關專業院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提高人才水平,促進高素質的入才隊伍建設。
3.關注市場動態,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對于市場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十分重要,市場信息是企業開展管理活動的第一步。只有針對市場信息,做出正確的市場預測、環境分析,才能實施成本控制、營運投資等一系列后續手段。關注國家最新發布的政策法令,掌握市場的融資狀態,拓寬融資渠道;了解國家對于行業最新標準和優惠政策,幫助領導層作出適當改變投資方向的正確決策;對國家有關稅收標準、稅收決策、資本市場的具體規定的及時了解,有利于對企業的投資決策進行修正,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利用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的信譽。
以筆者所在公司為例,企業聘請專業人員對企業的官網進行設計,完善企業的資料,記錄著企業艱苦創業史,宣揚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展現了企業當地經濟建設和公益救助事業中的突出貢獻,展示企業所得到的優秀榮譽稱號,如“中國百強優秀企業”、“全國消費者放心滿意品牌”,增強公眾信心,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這都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在我國的不斷建設,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增強,如何提升我國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以上,筆者針對財務管理企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希望能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文黎.我國工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1.
[2]劉惠.淺議企業法人治理結構[J].河北企業,2012-12.
[3]蓋俏宇.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J].時代經貿,2013-23.
[4]郝玉玲.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1-25.
現代經濟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