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定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部門安排的教學內容也越來越全面,除了文化課之外,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項內容,為了保障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教育部門對體育課的管理更為嚴格,對體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根據教育部門相關的改革要求,采取更全面的教學策略,認真思考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體育課堂教學實效性,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就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展開論述。
如今強化學生身體素質是體育課上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教師從這個階段就要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好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從小學階段過渡到初中階段,學生的課程任務無疑增加了不少,這樣一來學生的課程重心肯定都放在了文化課上,對體育課的關注也就減弱了不少。教師需要改變固有觀念,增加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學生只有具備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針對當前教學現狀,嘗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應用目標教學模式來增加學生體育課堂的實效性。
1 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現狀
1.1 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現在大多數教師都在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體育教學,所謂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就是教師每節(jié)課會布置相應的體育運動任務或者訓練,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來進行運動鍛煉,這樣的模式過于死板,而且有些教師管理不嚴格,很多學生的訓練存在偷懶或者不標準的現象,這樣體育課的實效性就會很差,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不能只停留在原始有的教學方法上,否則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1.2 教師教學的內容過于單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新鮮的事物會更感興趣,但是現在教師上體育課時采取的模式都是一樣的,固定的進行相似的運動鍛煉,沒有什么新鮮的變化,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趣,最終體育課的實效性會更差,教師不能安于現狀,要緊跟時代腳步,要把和學生相契合的一些點運用到體育課上,這樣學生才會更樂意去上體育課,最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得到增強。
1.3 體育課實施不到位
初中階段比小學階段的課程多,很多學生還不適應,學業(yè)負擔增加了很多,有些文化課的教師就根據學生這樣的狀態(tài)來占用體育課,為了學生多學一點,總會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這樣學生們的體育課就變成了一個虛無的存在。而且體育課本來就少,學生能夠有效鍛煉的時間本來就不多,體育課被占以后,學生更沒有時間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會因為這種種因素受到影響,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現象。
2 采用應用目標教學的意義
有利于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目標教學會給體育課一個更明確地方向,帶領學生們投入課堂,這樣學生和教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就不會慌亂無措,最終所呈現的效果也會更好。一個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能夠進行學習的基礎,教師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進行相應的鍛煉,然后學生把體育鍛煉帶到自己的生活中,把鍛煉變成一種習慣,這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更好的健康成長。當體育課真正落到實處后,學生和老師的互動會增加,學生對鍛煉和運動的重視程度也會增加,他們會更加明白身體素質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更順暢,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此外,讓學生具備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如今教育部門的要求,更加不容忽視,教師應用目標模式教學可以更好達到了教育部門的要求。
3 應用目標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應用策略
3.1 設置基礎性教學目標
既然是目標教學,那么基礎的教學目標必須要設立。體育課上的鍛煉和運動必不可少,但是基礎的體育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進行基礎的體育知識講解的時候要靈活一些,不要太死板,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心理展開設計,要真正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汲取到有用的養(yǎng)分。傳統的廣播體操是所有學校都會設立的基礎內容,廣播體操確實是學生鍛煉的一個好方法,但學生每一天都做同樣的體操,做時間長了,學生會覺得太無聊了,會產生很膩或者很反感的情緒,這時候教師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穎的東西,設計新穎的練習方法,例如可以將廣場舞最流行的動作融入到課間操中,又如可以根據班級人數來進行男女搭配做操,這樣學生的耐心和投入都會增加不少,異性相吸是有科學依據的,學生之間的互動也能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這就是一個好的典范。
3.2 以學生為主體
無論是學習什么東西,學生永遠是主體人群,教師也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尊重學生的意見和看法是教學的關鍵,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而不是主導者,不能決定一切內容。現在體育課上,通常都是教師支配學生做運動,教師在體育課上安排什么項目,學生就完成什么項目,這樣學生就很被動,被動的完成效果一定不會太好,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可以改變一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上多征求一下學生的意見,根據學生的想法來設計課堂,這樣比一味地給學生布置任務效果會好的多。例如:在武術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一直帶領學生反復做動作,教師可以先找一些相關的有趣的武術教學視頻給學生播放,學生看完之后印象會加深,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學習,最終學生會學得更快更扎實,這樣學生既得到了鍛煉,教學目標也實現了。
3.3 設置趣味性教學目標
基礎性的教學目標完成了,那么趣味性的教學目標也有必要設立。一堂有趣的體育課會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加課堂的實效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其實趣味性的教學目標很好設立,只要是立足在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效果就會有明顯的提高。例如,現在的學校每學年都會開展田徑運動會或多場單項運動項目的比賽,在比賽的前期,教師可以讓學生制定目標并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在比賽開展之前鼓勵學生踴躍報名,運動會的開展會增加學生對一些運動的了解,在運動項目的比賽中學生會更能理解團結的意義,也更加明白身體鍛煉的重要性,這就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例子,一場好的運動會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興趣,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和學生的健康成長。
3.4 真正落實好教學目標
應用目標教學模式的真正意義在于教學目標的落實,如果沒有實際行動,再好的教學目標也是沒有意義的。體育教學任務雖然不是文化課,但是真正落實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教師要多去了解學生,把學生的特長和興趣熟記于心,在進行教學目標設立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按照體育運動給學生區(qū)分開來,把擅長跑步的人放在一起,把擅長打籃球的人放在一起,把擅長踢足球的人放在一起,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把自己的特長發(fā)揮到最大限度,最終呈現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教學目標的真正落實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的配合,教師要多和學生磨合,最終完成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應用目標教學模式只要運用好,最終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根據教育部門的規(guī)定,立足教學現狀,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針對學生的興趣和想法開展體育課,設定好教學目標,并應用目標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最終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南安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