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炎
在現代的創新能力理解中,創新能力主要是對創新主體具有一定創新意義的行為、動作;而且,創新能力主要指人們的創新思維、意識通過實踐、一定行為轉化為精神或是物質產品的能力。培養創新能力不僅要依靠對新知識的不斷學習外,還要依靠創新知識應用傳播創新教育,是對創新人才和精神進行培養的孵化基地。籃球模塊教學是高中學校體育當中幾乎所有學校都會有的課程選項,在當今提倡各學科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基本技戰術能力的培養,還應該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1 創新能力的培養符合高中教育的目標
對民族來的發展說,創新是促使一個民族不斷進步,能夠推動社會不斷發展。創新不僅指的是新的、先進的生產技術以及知識理念,主要還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被人們不斷的創造出來,并為人類所用,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極具價值的精神或物質產品。因此,對于人類的發展來說,當今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創新,并且創新則主要來源于人們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提高。
2 高中籃球模塊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則
2.1 教學要實踐性
所謂實踐性就是要求籃球教學要注重理論加實踐。高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的特點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學生肢體上的具體實踐體驗結合籃球技術理論來完成基本技戰術的學習,同時設置適當的教學實踐環境,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時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
2.2 教學要整體性
整體性的教學要求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講授過程中要注意理論和時間想集合,把學生作為一個學習的整體,引導學生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實際運動、比賽中,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這樣不僅能鞏固所學知識、技能,還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特技能、技術。
2.3 教學要復合性
創新能力培養不是某一個學科或者某一個時間段內就能夠輕易達成的。它需要多個領域的參與,尤其是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要把課堂上教師的理論知識的實踐教學中的操作聯系起來,還要結合現實運動中的運用情況,幾個要素結合起來才能有一定的深入和思考。不斷實現學科之間的互相滲透,以復合性原則為指導,充分發揮創新精神,在學習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考,理性分析。
3 高中籃球模塊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
3.1 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
教學思維會影響教師對于整個教育工作的看法,并且教學思維也會影響教師的具體教學實施。教師是為人師表的典范,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教師,自己首先要有一種創新的思維,無論是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在和學生的相處過程中都要講究一定的教育觀念,注重體育課程教學的密度、強度、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體育素質要提高,教學活動不能過于枯燥、乏味。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觸動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化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學習體育知識,將體育課變成極具趣味的課程,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思考和創新性行為。
例如:以學習“籃球運球”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學習,能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參與到籃球運球教學中,并對籃球產生學習興趣;學生能夠掌握籃球運球的基本知識,在課堂設置的環境中能完成一定的基本動作,同時還能思考、創新,結合自身形成個人運球風格;提高學生參與和合作的意識,提升自身形態,培養勇敢、果斷、不畏艱難的意志。技術是“死”的,運用的人是“活”的,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要轉變以往的思想,要給學生展現籃球運球的魅力,激發內心的創新欲望,讓學生感悟運球動作的優美,體驗技戰術運用成功的喜悅。
3.2 學生要轉變學習思維
在當今學校體育教學中,學生占據著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是起著一個引導作用。在教師的填鴨式教學、學生的被動接受中,不僅影響學生的技戰術學習,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學生首先要主動地進行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在教師的引導、監督下進行思考與創新,不僅僅是被動學習、接受,還要形成適合自己的、有鮮明特點的技戰術能力。
例如:以學習“籃球單手肩上投籃”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籃球投籃的教學活動,并對其運動特點有初步了解;學生通過不同環境中技術的練習,提高投籃的命中率,提高自身的體質和協調能力;學生能完成投籃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自信心,提升自己的抗壓、抗干擾能力。學生在學習前要有研究和分析,發揮想象力、創新能力,結合學習的理論知識、教師設置的練習方式,設計自我練習的方式方法,制定符合自己的練習計劃,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有命中率的投籃技術技能。最后還要勇于挑戰、勇于突破自我。
4 總結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嚴格按照從以往對學生的技能型教育向發展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轉變,還要要求學生能夠熟練的完成一些具有模仿性質的學習活動,最終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一些新的、個性化的想法,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進一步開發和拓展創新思維。因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對素質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關系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作者單位: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