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 蘇娟
高職體育課程是高職院校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建設要注重在潛移默化中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1 新時代女排精神概述
2019年9月29日,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登上2019年女排世界杯的最高領獎臺。這是中國女排這支光榮的集體奪得的第五個女排世界杯冠軍,也是第十次榮膺世界排球“三大賽”冠軍。在喜迎新中國70華誕之際,女排姑娘向祖國獻上了一份厚禮。“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30多年,中國女排隊員換了一批又一批,但“祖國至上、團結協(xié)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未曾褪色。時至今日,中國女排精神已成為中國體育軍團的精神領袖,并已超越體育,成為鼓舞全國人民戰(zhàn)勝新時代長征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的精神力量。
2 新時代女排精神的思政教育價值
新時代女排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個世紀80年代,正當我們國家百廢待興,打開國門實施改革開放追趕世界潮流的時候,正是中國女排在全世界矚目的第23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打敗東道主美國女排首奪奧運會冠軍,讓所有中華兒女一掃自卑陰霾,為之精神振奮,激勵著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奮勇向前,鑄就了一代代中國人自強不息等民族性格。對大學生進行新時代女排精神的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
新時代女排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xiàn)。四十多年跌宕起伏、砥礪前行、波瀾壯闊的女排精神凝結匯集了豐富的教育資源,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非常好的教育載體和鮮活教材。通過在體育課上講解女排故事、觀看女排精彩比賽、開展體育競賽實踐教學活動,可以讓大學生更容易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從而在實際學習、生活中自覺踐行。
新時代女排精神所表現(xiàn)的“頑強拼搏”堅韌意志力具有教育激勵價值。中國女排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在0:2大局分落后的不利情況下,憑著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瓦解了強大的對手,以3:2大逆轉反敗為勝,成為奧運會女排歷史上的奇跡之戰(zhàn),中國女排在比賽中所展現(xiàn)出“頑強拼搏”的意志力對大學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激勵作用。大學體育課通過新時代女排精神的教育與傳承,可以更好地指引大學生向著自己樹立的人生目標努力奮進、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
3 開發(fā)與利用新時代女排精神課程思政資源的措施
3.1 建構新時代女排精神“線上+線下”思政內容教學體系
高職體育教師結合不同運動項目課程教學內容和技術特點,既不能簡單的把體育比賽錄像代替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也不能把新時代女排精神內涵直接搬進運動技術教學之中,而是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利用學校提供的線上教學平臺,在課前和課后給學生設置學習新時代女排精神的預習作業(yè)和知識問答,預習作業(yè)可以是布置學生觀看女排精神的紀實報道、人物訪談、經(jīng)典賽事等相關思政內容。此外,在線下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將女排精神文化做成文化展示內容固定放置在體育課教學場所,方便體育教師進行課堂思政教學使用。
3.2 增強高職體育課教學內容的人文教育
根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明確要求,高職公共體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因此,公共體育對大學生人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文教育中內容中加大對女排人物如郎平、孫晉芳、朱婷等成長經(jīng)歷的深入講述,幫助學生從女排人物身上汲取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優(yōu)秀品質,以榜樣教育法來強化體育課人文教育的育人效果。
3.3 建設新時代女排精神思政教學資源庫
基于高職課程“線上+線下”發(fā)展趨勢的要求,體育教師需要學會在學校提供的在線教學平臺上建立自己課程的教學資源庫,以更好地輔助運動技術課程的學習。因此,建設新時代女排精神思政教學資源庫,將女排精神內容制作成微課、編輯視頻、作業(yè)庫、試題庫等多種教學形態(tài),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以此更好地與學生形成教學良性互動,實現(xiàn)教、學共贏。
綜上所述,提升女排精神文化自覺與自信是實現(xiàn)課程思政與運動技術教學相融合、共促進的一種思路,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體育課的教學責任和思政教育的育人責任有機融為一體,最終達到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