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菊
摘要:培智學校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材一般是生活經驗的重組。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培智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智力特點,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利用生活輔助教學,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關鍵詞:培智數學;生活實際;輔助教學;數學樂趣
引言
特教學校數學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數學基礎知識,使得其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借助生活化教學,教師能夠將現實生活作為切入點,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掌握數學解題的思路,運用數學知識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一、小學培智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
在特教學校中,學生智力的發展相對滯后,數學教學難度更大,通過引入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能夠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提高。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小學培智教師在引入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一是生活化教學流于形式,其作用沒有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不少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存在著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的現象,很多素材都過于簡單,過度依賴生活情景,無法為學生知識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提供任何幫助;二是過分追求教學的生活化,將數學課堂變成了游戲課、故事課,刻意追求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出現了本末倒置的問題,影響了數學教學的實際效果;三是在對生活化情境進行創設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切合實際情況,導致問題和結論不符,甚至于隨意捏造事實,過于牽強附會,這樣可能會對原本就存在智力障礙的學生產生誤導,影響其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四是教師在開展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將培智學生的生活經驗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導致創設出的生活場景不夠貼近現實生活,學生缺乏對于生活素材的直觀認識,教學的效果自然也就難以保障。
二、小學培智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1、充分挖掘生活元素,激發學生的興趣
數學來源于生活,其知識和邏輯雖然抽象,但是生活中經常存在數學的例子,數學無處不在,這些生活元素給數學課堂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在新課改的推行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不能照本宣讀,要立足教材,并對教材進行充分利用,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生活元素,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這樣便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智學校的學生是我國重點關注的群體,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自己的智慧,引入生活元素,提高課堂效率。
2、發揮學生生活經驗,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任何學生都是有生活經驗的,小學生的年齡小,但是他們仍然有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他們的內心世界多姿多彩,對外界充滿著好奇。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是帶著經驗進入課堂的,他們對生活的感知、經驗也是寶貴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作用,引導學生應用自己的經驗,提高理解能力。數學概念具有抽象性,知識點比較零散,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尤其是在培智課堂上,教師無法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聽得懂。這就需要教師真實再現生活,喚醒學生的經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認知,深刻理解數學。比如,講解“認識時間”知識點時,如果教師僅僅按照教材給學生講解,學生很難深刻理解。這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同學入手,如這位同學是幾點起床的,幾點吃早餐的等,這樣學生的時間觀念便建立了,相關的知識也理解了。
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性,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家庭背景都會讓他們有不同的生活經驗。教師在數學課堂中要發揮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喚醒他們對生活的記憶。這樣,數學課堂氛圍融洽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
3、引入游戲活動
在小學培智數學教學中,可以引入相應的游戲活動,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不僅如此,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還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實現互助交流,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課堂游戲,引導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先隨機抽取5名學生進行“天氣預報”,要求每一個學生報出3種天氣類型,其他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記錄和統計,如當學生報出:明天多云,后天陰,大后天小雨時學生需要將3中天氣類型各記錄以此,等到5名學生全部報完后,要求小組出示統計結果,看是否存在差異,找出差異的原因所在。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4、重視實踐,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教學規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理解能力由抽象到具體,再由具體到抽象。教師在挖掘各種生活素材的基礎上,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傳統的教學注重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僅沒有掌握書本知識,還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在培智教育中,教師把生活和教材中的知識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科學教育,合理布置家庭作業,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讓學生把精力放在思維發展上;另一方面,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型的作業,比如讓學生回家自己統計每個月的水電費支出情況,或者讓學生自己設計教室板報。學生通過實踐,可以發現生活中有很多關于數學的知識,同時通過數學課本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兒童是智力、思維、情感發展的關鍵期,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結語
總之,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是特教學校數學教學的核心理念,數學教師應該從智力障礙學生的特點出發,做好教學活動的合理安排,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保證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蔣仕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20,(18).
[2]劉萍芳.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
貴定縣特殊教育學校 5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