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核心素養滲透到課堂中,這樣既能促進學生長期發展,還能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將立足于高中生的實際學習現狀,注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提出幾點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建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數學核心素養處于最基本、最重要的位置。但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教師常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這樣不僅阻礙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還對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然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價值越來越突出,不僅體現了數學課程的基礎目標,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因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十分重要的。
一、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現狀
首先受制于繁重的課業及應試壓力,部分高中數學教師為保證教學效果,片面地采用了以自我為中心組織教學的應試教育思想。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填鴨式”灌輸,并不重視實踐環節的開展,進而導致學生在課上缺乏消化知識的空間,在課下缺少提升和施展實踐技能的平臺,最終他們因無法深入了解課堂知識而阻礙了核心素養的形成;另一方面,高中數學教師并未將學生看作教學的主體,所設計的教學方法與選取的情境元素與學生的認知能力、性格特點等基本學情相距甚遠,進而導致教學缺乏針對性,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有效落實也隨之受到影響。
二、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
(一)升級課前備課環節,建立培育核心素養的基礎
為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高中數學教師要升級備課環節,以科學的教學方案建立培育核心素養教育的基礎。為此,教師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將學生看作教學的主體,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為教學的重要路徑,以此提升教學的針對性,進而為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其次教師要立足教材,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能力與新課標規定的教學目標要求等基本學情,科學設計教學方案與選取合理的教學元素;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并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以此明確教學的目標與重難點,教學的實效性也將隨之得到提升,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借助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的復雜學科,有著很多的理論知識,想要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其難度比較大,特別是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跟上新課教學節奏,影響課堂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根據數學教學內容,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將數學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加深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例如,人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三“幾何概型”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概率 p=0 還是不可能事件”,教師準備相應的紙張和針,使用針在紙上扎出小孔,之后,使用針向紙上投,其中一種情況就是針剛好穿過小孔。假設事件 A 是“針穿過小孔”,其概率是 p=0。通過這樣的活動,判斷事件 A 的概率為 0,且事件 A 是不可能事件,此命題是錯誤命題,更加深入、直觀的了解。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三)加強數形結合的應用,促進直觀想象
對于幾何相關的知識而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直觀想象能力。若教師將某一幾何體的特征直接灌輸到學生頭腦中,則造成學生的空間想象思維難以得到發展,提升直觀想象能力自然無從談起。而數形結合思想能夠加強語言、形象之間的聯結。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完成數與形兩個方面靈活轉化,并建立代數與幾何之間的關系,以此發展直觀想象思維。例如:在“向量的數量積”教學活動中,由于數學符號、語言較為抽象,便使得學生難以理解數量積的幾何意義,對此,教師可以加強數形結合的應用,同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向量的數量積過程以動態化圖形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能夠將代數式的抽象特征與直觀圖形變得較為密切,使他們靈活解決向量積問題,還能夠使他們對數量積幾何意義的理解變得更加透徹、更加清晰。可見,將代數與幾何建立密切聯系,則能夠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幾何感知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深度認識,進而發展他們的數學直覺思維。
(四)提供恰當的實踐環境,加強分析能力
數據分析是高中生應掌握的一項必備能力,需要學生從調查中獲得科學的數據,再通過分析工具推斷出信息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實踐環境,并根據調查主題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探究活動,使他們從具體場景中獲得數據、分析數據,進而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這樣能夠幫助學生的主觀意識與客觀事實達成有機統一,進而增強他們的數據分析能力。例如:在統計相關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針對全校學生有關課外讀物的類型展開實踐調查活動,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所學的統計相關知識,結合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自主設計調查問卷,以抽樣調查的方式分發給本校學生,將調查問卷收集后,便能夠對調查問卷中的問題進行整理以及分析,最后運用統計圖或者統計表的方式將數據呈現出來,再通過分析得出定性結論。在調查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經歷從數據調查到分析的過程,還能夠使他們從定性結論中體現出數據所反應的有效信息,強化對無序數據的具體分析,進而提升每個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了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升級教育思想與評價方式來提升實踐方案的可行性,開展動手操作活動,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研究述評[J].基礎教育課程,2019(22):40-46.
[2]朱立明,胡洪強,馬云鵬.數學核心素養的理解與生成路徑——以高中數學課程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8,27(01):42-46.
河南省西峽縣第一高級中學 4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