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亮
跆拳道主要是通過各種步法和腿法的技術動作來帶動全身運動的全身性運動。跆拳道一方面對人體的柔韌度、靈活度、力量、速度以及忍耐力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磨煉意志;另一方面對促進人體神經感觀的靈活性以及各個器官和肢體的協調性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少年兒童參與跆拳道運動不但可以改善少年兒童的身體狀況,也可以磨練其意志、培養學生具備謙虛、友好等禮儀修養和誠實、堅韌、勇敢的道德品質。跆拳道是一項對抗性運動,在激烈的競爭中,要想取得比賽的勝利,除了要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從我國當前少兒跆拳道訓練現狀來看,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忽視了對心理訓練,使得選手很容易出現緊張、害怕、怯場等情況,影響比賽成績。所以,強化少年跆拳道心理訓練勢在必行。
1 少兒跆拳道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的重要性
心里訓練是指通過各種訓練方式對運動員的心理進行影響,使得運動員可以在訓練和比賽過程中,結合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和調整而進行的各種心理準備和建設的訓練過程。對跆拳道運動員進行心理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行彌補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各種心理缺陷。很多跆拳道運動員在參與重大比賽前,身體和心理都會處于緊張的狀態,這種緊張狀態也會隨著比賽的臨近而愈發嚴重,這對運動員正常發揮存在很大的影響。實踐表明,誰可以在賽前充分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并將其延續到整個比賽實踐當中,誰就能更好的專注于自己的比賽,從而發揮自己的真正實力。少兒跆拳道運動員正處于性格發展的初期,他們的心理還處于比較幼稚的階段,基于其獨特的年齡和心理特征,他們的注意力通常都比較容易被某一件事所吸引,情緒也很容易發生改變,造成意志力和自信心的不足。因此,跆拳道教練員在日常訓練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各種技術的傳授,還應該在心理上給予少兒更多的關注,幫助少兒不斷掌握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使少兒可以在激烈的對抗競爭中保持穩定的心態,充滿信心的迎接各種挑戰,最終贏得對抗的勝利。
2 少兒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現狀
2.1 教練員對心理訓練認識程度不夠
作者在調研中發現,當前很多跆拳道教練員已經發覺心理訓練對少兒運動員技術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且已經開始嘗試在實際教學和訓練過程中開展并實施心理訓練課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練員將技術能力好、體能好與心理素質等同起來,認為技術能力、體能好的運動員同時具備較強的心理抗壓能力。這種片面的認識,導致在心理訓練實際實施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技術能力優秀的運動員,在心理訓練時被教練忽略,造成其在心理素質能力上的缺失。
2.2 對開展心理訓練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少兒跆拳道心理訓練過程是一個漫長的,計劃性很強的過程,任何人都不能抱有幻想利用幾天或者幾周的時間可以讓運動員具備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名優秀的運動員需要經過長期的系統的心理尋年才可以達到真正理想的效果。但是通過調研,很多跆拳道教練員對開始心理訓練的時間安排并不合理.有數據表明超過一半的教練員選擇在比賽期間進行心理訓練,他們認為良好心理素質必須在真正的賽程才能有效建立。這種觀點過于絕對,賽場上激烈的比賽氛圍更容易要年齡尚不成熟的兒童產生巨大的緊張感和壓迫感,所以賽場絕對不是進行心理訓練的適宜階段。
3 少兒跆拳道運動員心理訓練優化策略
3.1 做好日常心理訓練準備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少兒跆拳道運動員要想在實戰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必須重視日常心理訓練,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模擬訓練的方式,對運動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進行訓練,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抗壓水平和臨場應變能力。
(1)開展建立自信心的訓練。無論對哪個年齡階段的運動員而言,自信心的建立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比賽開始之前,激烈的賽場氣氛或多或少都會給運動員帶來緊張,在這個比賽的關鍵時刻,運動員自信心的建立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作為少兒跆拳道教練員,要在教授少兒技術和戰術知識的基礎上,基于少兒一定的精神鼓勵,促使少兒運動員可以有效的環節比賽帶來的緊張情緒。少兒自信心的建立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特質自信。特質自信源自于少兒對自己技術能力的認可,相信自己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取得比賽的勝利而產生的自信。二是狀態自信。狀態自信是對特質自信的一種延續和發展,也就是說運動員具備較好的心理狀態,能夠憑借穩定的心理素質進而發揮出應有的技術水平。在心理訓練過程中二者缺一不可。當然,在自信心建立的過程中,教練要引導少兒建立正確的比賽理念,必須讓少兒明白驕兵必敗的道理,自信不代表自負,任何自信心的建立都是以一定的技術能力為前提的,如果少兒運動員帶著驕傲的情緒參加比賽,即使實力再強也有可能在陰溝里翻船。
(2)開展賽前心理準備的訓練。跆拳道教練員在比賽前期對少兒進行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提高少兒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教練員要引導少兒正確看待比賽結果,告知少兒要以充足的準備和平和的心態迎接跆拳道比賽。通過不斷的引導和心理暗示,才能幫助少兒在比賽中輕松上陣。其次,對參賽對手進行較為詳細的了解和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在比賽前,可以對將會遇到的選手進行研究,不管是實力強勁還是實力不如自己的選手,都需要認真對待,不允許自己驕傲或者膽怯的負面情緒持續發展。最后,要盡可能多的組織或進行模擬比賽的訓練,這對提高少兒運動員的實戰心理狀態也是很有幫助的。另外,賽前對少兒跆拳道運動員意志力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準備訓練環節。單獨對跆拳道運動本身而言,它所承載的拼搏進取、頑強不屈的精神,就是體育運動精神中所倡導的。因此,在少兒運動員訓練過程中,教練必須重視對其意志力的培養和鍛煉,激勵運動員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需要憑借頑強的意志力堅持下去,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呈現在比賽當中,學會及時運用自我調節的方法,無論面對順境或是逆境,都要咬牙堅持,堅持到比賽的最后一秒。
3.2 實戰心理訓練應對策略
在實戰中進行心理訓練對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水平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對少兒運動員進行充分的了解,清楚每一位運動員在心理素質上的優缺點,有針對性的對運動員實施有組織、有計劃的心理訓練。
(1)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可以對一個人的言行產生巨大影響。積極的心理暗示更是幫助運動員客服心理障礙,提高競技水平的一大法寶。在跆拳道比賽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意志力對抗比賽中出現的各種負面心理狀態是提高自身積極對抗能力的關鍵。所以,教練員在實戰時,要結合少兒的性格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有步驟的心理訓練,利用積極的、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少兒勇于對抗眼前的困難,使其從消極的心理狀態中走出來,通過對少兒情緒的穩定安撫,幫助少兒及時調整心態和競技狀態,促使其發揮其最好的競技水平。
(2)變相擊打法。眾所周知,當我們在心情十分緊張的情況下,身體的各個部位或者器官都會產生變化,嚴重者會發生痙攣現象。對于跆拳道運動員而言,肢體的協調性對技術水平的發揮至關重要,肌肉緊張可能會導致運動員無法正常參加比賽。在這個時候,教練員可以采用變相擊打法。就是在不同的步法、手法和腳法的配合下,通過動作頻率和擊打方式的改變緩解肌肉的緊張程度。這種方法需要的平時訓練時多加練習,讓肌肉熟悉變節奏的擊打動作,從何轉移來自身體內部的緊張感,從而達到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
(作者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公共基礎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