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玲
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發展十分迅速,社會工作的專業性和覆蓋面有所提升,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從社會工作教育的角度來看,許多一線社工的理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對于個案、小組和社區等主要社會工作方法的運用逐漸走向科學化與合理化。然而從社工實踐的角度來看,當前中國的社會工作實務中尚存在著一些誤區與錯位。本文將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研究方法(并結合筆者自身的經驗)來淺析這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中國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實務;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的內涵
矛盾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人類社會充滿了矛盾,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內部以及各領域之間都存在矛盾。社會矛盾貫穿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每一社會形態在其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矛盾。而通過矛盾才能發掘真正有意義的問題,我們要善于透過矛盾看到問題的本質。要善于從復雜多元的社會矛盾中提煉出具有學術價值、時代價值的真正的問題,這需要我們有“問題意識和質量意識”。社會矛盾的研究方法包括社會普遍性及矛盾分析法、社會特殊性及分析法、利益分析和階層分析方法。
(二)社會矛盾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有效思想武器,能認識和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發展規律及其本質。馬克思提出矛盾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但不同領域、不同學科存在不同的矛盾。以社會工作而言,社會工作實務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運用社會矛盾研究方法來剖析社會工作實務當中存在的問題,以求促進社會工作更進一步發展,尋求社會工作實務發展驅力,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二、當前中國社會工作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工實務與社工理論發展趨向矛盾
在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的過程中,社會工作理論與社會工作實踐之間的關系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社會工作實務與社會工作理論之間存在著不少矛盾,研究理論者和實務工作者互相之間持有一種鄙夷的態度。表現為:一方面,不少致力于社會工作理論研究以及從事社會工作教學的人沒有相關實務經歷,且認為大部分從事社工實務的人是不成熟的、非專業的社工職業者,一部分人認為社會工作本身就只是實際的操作性層面的工作,沒有理論可言;另一方面,一些從事社會工作實務的一線社工并沒有掌握專業的社會工作專業理論知識,有些一線社工甚至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理論,不少一線社工并沒有以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和專業方法作為依據來開展實務工作,這部分從事實務工作的同志認為,社會工作就是一線社會工作者用具體行動去幫助別人,不需要什么理論,對于專業的社會工作理論不屑一顧。在這部分人看來,研究社會工作理論等同在紙上談兵。我國社會工作實踐是以政府為主導,多年來,雖然政府一直著力于解決現存的社會問題,但無論群團工作還是民政工作都存在由于忽視理論梳理而流于群眾化、表面化和行政化的情況。
(二)文牘事務和行政事務繁重
目前,我國的社會工作項目都是由民政部門牽頭,外包給社會工作機構去具體執行,在不同環節需要對項目的進度、效果進行評估,而評估依據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在實務過程中,為了配合開展服務活動和取得不錯的項目評估效果,社會工作者總是需要制訂工作計劃和撰寫工作總結。然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每個社工除了要寫必需的活動總結,還要花費大量時間來編寫周計劃、月計劃、周總結、月總結等一系列文件,這讓他們將大量時間和精力消耗在文字性材料上而忽視了真正的實務服務效果。同時,對此類文件又缺少嚴格的檢查制度和懲罰措施,因此多數人在準備這些工作時經常敷衍了事,或是隨意編寫,或是復制以往的日志甚至是剽竊他人的日志,許多文件都是在提交前趕工完成的。這樣的計劃與總結很難發揮實質性的幫助與引導工作者開展服務的作用。
(三)社會工作專業要求和實務形式之風相矛盾
我國的社會工作項目都是由民政部門主導,在實踐工作中,社會工作者經常要上交一些與專業工作無關的行政性材料;且社會工作機構以駐派方式設置社會工作的服務點,并派遣和管理社會工作者,社工受到社工機構和服務單位的雙重領導。因此,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還經常會被服務單位派去做一些非專業的繁瑣事務,比如幫助服務單位打印資料、整理材料、編輯報告等跑腿打雜的繁雜工作。這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工作者的正常工作,也使得社工的專業形象大打折扣。
(四)社會工作者主要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服務活動,忽視其他服務
在實踐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對老年人、婦女、殘疾人等其他人群。從服務對象的角度看,兒童和青少年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有比較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業余時間,這一群體非常樂于參與社工組織的活動;從社工的角度看,社工和這類服務對象接觸過程中更容易彼此熟悉并建立專業關系,且這種舒適的專業關系使得社工會更有工作激情。然而老人、婦女、殘疾人等群體則明顯不同。以婦女為例,特別是那些生活在“村改居”地區的婦女,大多都將精力投入家庭、忙于生計,大部分人在法定節假日也需要加班,幾乎沒有閑暇時間,將她們組織起來開展活動是一件難事。且在她們看來,一些社會工作者人生閱歷不夠,工作經驗不足,她們對社工服務的認可度較低,在陷入困境時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向社工求助。
(五)社會工作實務活動與專業精神相悖
在開展實務活動前,社會工作者都需提前做活動策劃,包括活動目標、理論依據、具體流程、申請活動經費、活動問題預評估等,在活動完成后還會有滿意度調查、活動總結、新聞文稿等工作要處理。但這些程序化事務在實踐過程中常常被扭曲。實際開展活動時,往往很難按照活動之前策劃的步驟來進行,常常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突發狀況。在撰寫活動總結時,很多社工也只是按照固定的格式進行闡述,一般不會把活動中的真實問題與處理過程體現在總結當中。甚至還有社工自己或者其同工來填寫滿意調查表的情況。當下的現實是只要工作者文字材料整理的完整,照片拍得精美,新聞稿寫得出彩,就算是做了成功的活動案例,就有可能被宣揚。社工機構更關注每個社會工作者舉辦了多少次活動,是否完成了工作指標,是否在社會上為機構創造了廣告效應等,這種形式與社會工作的專業精神和作用相悖。
(六)社工聘任和選拔機制存在問題
我國的大部分社工從業者,嚴格來說并非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以一線社會工作作為職業的人。而社會工對從業者的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從業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高度公益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培訓教育后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工作從業者。有些人心態積極向上、為人樂善好施,有的人則消極冷漠,甚至斤斤計較,不愿奉獻;顯然前者經過專業的培養和實踐鍛煉后,通常會成為一位較為合格的社會工作者,而后者就很難說了。但由于本行業目前存在許多問題,難以吸引和留住社工人才,于是便出現了對求職于社會工作的人員來者不拒的情況,沒有進行嚴格的考察選拔,這使得社會工作者隊伍良蕎不齊,嚴重影響了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效果和質量,進一步加劇了我國社會工作發展艱難的惡性循環。
(七)督導機制問題
督導在社會工作實務當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在當前的機制下,督導的角色偏于行政化。以深圳為例,深圳的社工機構采用香港的“社工+本土督導”的方式,著力于本土督導的發展。在理念上,本土督導要依照“一線社工—督導助理—初級督導”的層級關系來進行工作;但這種層級關系并非嚴格的上下級關系。社工督導應該發揮類似于咨詢師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管理和領導工作。督導應與社會工作者相互熟悉,實現良性互動,對一線社工在開展實務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建設性的指導,助其成長、促其發展,提升社工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但在實踐中,一些督導并不能厘清角色和找準自己的定位,他們把自己定位為領導者,認為一線社工和下級工作人員應無條件地服從自己,這與督導的專業理念是不一致的。同時,一些地區由于督導機制不嚴格,導致實務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一些社工機構和督導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很多社工機構在聘任督導時都選擇自己的熟人,加之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當中,督導與機構之間的關系顯得更為復雜和微妙,督導很難保證自己能完全公正客觀地對項目進行指導。
參考文獻:
[1]王單爽.運用社會矛盾研究方法論述和諧社會建設——以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角度出發[J].就業與保障,2019,24:38-40.
[2]高幸.高等教育學基本問題淺析——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研究方法[J].才智,2014,20:46.
[3]覃正愛.論社會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作用[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21-23+59.
[4]王單爽.運用社會矛盾研究方法論述和諧社會建設——以政府與社會組織關系角度出發[J].就業與保障,2019,24:38-40.
[5]劉繼同.中國特色社會工作實務“基本問題清單”與“通用型”社會工作實務模式(上)[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01:2-18+30.
[6]高幸.高等教育學基本問題淺析——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研究方法[J].才智,2014,20:46.
[7]覃正愛.論社會矛盾分析方法的基本作用[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21-23+59.
[8]周沛.關于社會工作發展中的幾個問題[J].江蘇社會科學,2003,03:73-77.
[9]張冬杰.淺議當前中國社會工作實務中的若干問題[J].現代交際,2016,02:23-24.
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 重慶 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