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程艷
契約學習法是以學習契約為載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制定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學習計劃,并簽訂契約,師生共同遵守契約,從而有效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法。由美國成人教育學家Kowles(1975)首次提出并推廣。在體育課程改革中鼓勵創新體育教學方式,改變單一的體育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憑借有效的體育學習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近年來,一些學者將契約學習法運用到中小學體育的教學中,形成了不同的契約教學模式并取得了成功經驗。
耐力素質是中學生核心素質之一,針對初中生耐力跑練習積極性不高,缺乏練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本實驗在初中男生耐力跑教學中運用契約學習法,與學生民主協商,“量體裁衣”,為每位學生制定可執行的耐力跑學習計劃和階段目標。以期幫助學生提高耐力跑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耐力素質,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同時也為契約學習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提供實踐案例。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對象
以契約學習法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上海市民辦茸一中學八年級(初二年級)4個班的男生為實驗對象,其中1班、2班男生為實驗組,采用契約學習法;3班、4班男生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方法。
參加實驗的男生年齡在13-14歲,身體健康,在實驗之前都未曾接觸過契約學習法。
1.2 研究時間
2018年7月—8月設計和制定適用于本次實驗研究的契約學習法,包括學習契約制作、各階段練習內容的選定、調查問卷設計等。
2018年9月—2019年6月,為期一學年,實施契約學習法實驗研究,并測量、收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相關數據。
2019年7月—10月對兩組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契約學習法、耐力跑教學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和書籍,同時結合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網絡資源收集、查閱與本研究相關的資料,為契約學習法設計和制定提供理論基礎,同時為本文撰寫提供理論支撐。
1.3.2 問卷調查法
采用汪曉贊教授的“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調查問卷”,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的數據。
1.3.3 實驗法
實驗組采用契約學習法,與每一位學生民主協商,簽訂學習契約,對照組采用常規體育教學方法。
實驗前和實驗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1000米、身體指標的測量,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的問卷調查,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
1.4 實驗方案
1.4.1 實驗變量的選取
本實驗選取八年級1班、2班男生作為實驗組,采用契約學習法;八年級3班、4班男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方法。選取95%置信區間,對實驗前兩組的1000米成績進行篩選,去除3位異常數據,作為個案分析,最終實驗組33人、對照組34人參與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由同一名體育教師任教,以減少教學環境產生的實驗誤差。
1.4.2 實驗步驟
本研究在前人的實踐基礎上,根據初中男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設計出契約學習法的具體方案和步驟,因人而異,制定出不同階段練習內容和學習目標,并通過學校德育處制定相應的違約處理方法,同時得到家委會的支持和幫助,保證了契約學習的順利履行。
第一階段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數據采集。采集的數據為:1000米跑時間、身高體重指數(BMI)、肺活量,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的問卷調查,所采集的數據用于實驗后的對比分析。
第二階段 契約學習法的宣講和簽約。為保證契約學習的順利實施,在簽訂契約前通過學校德育處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遵守諾言的契約意識,并通過家委會對實驗組家長進行溝通,得到實驗組家長的支持和幫助。
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為督促實驗組學生認真履行契約,體育組聯合學校德育處制定了詳細的獎懲措施,契約的履行情況將作為學生體育成績、評優、思想品德評定的重要依據。體育教師對契約的履行情況也是學生評價老師師德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三階段 契約履行。以4周為一周期,體育教師根據實驗組學生前期或上一周期的成績和表現,因人而異,選擇合適的練習內容供學生參考,并與每一位實驗組學生民主協商制定每月的練習計劃,包括:練習時間、內容、方法、要求和學習目標。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耐力跑契約的評價工作,在評價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在契約履行中,教師對學生在練習周期內的表現和耐力跑測試成績及時反饋,鼓勵和督促學生認真履行學習契約,同時分析成績起伏的原因,提出練習建議,并在下一周期練習中進行強化。
第四階段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數據采集。在最后一個周期內再次采集實驗組和對照組的1000米、身高體重指數(BMI)、肺活量、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問卷調查的數據。
1.5 數據統計與分析
利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與分析,數據以均值加減標準差( ±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1000米成績、BMI指數、肺活量、體育學習興趣和自信心上均無顯著差異(見表1)
對實驗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和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從表1統計結果看出實驗前實驗組、對照組在1000米、BMI指數、肺活量、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的數據統計中均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各項指標的均值都在同一水平,滿足實驗條件。
2.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各項指標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見表2)
2.2.1 契約學習法對耐力跑成績影響的分析
從表2統計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耐力跑成績差異性非常顯著(F=11.57,P﹤0.01),與實驗前相比,實驗組耐力跑成績進步非常顯著(F=30.34,P=0.000﹤0.01);對照組耐力跑成績有提高,但進步不顯著(F=3.87,P=0.53﹥0.05)。
圖1 實驗組和對照組每月耐力跑平均成績折線圖
從圖1的統計可以看出實驗組在10月、次年的3月、4月和6月耐力跑成績進步顯著,實驗組在12月測試的成績有退步,是因為進入冬季,氣溫低,影響了學生的測試成績。對照組的成績保持平穩,進步幅度不顯著。說明契約學習法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耐力跑成績,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2.2.2 契約學習法對身體形態(BMI)影響的分析
為更顯著地分析實驗前后兩組的差異性,這里將指標的實驗前后差值(差值=實驗后-實驗前)作為因變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從表3可以看出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高都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P﹤0.01),但兩組的身高差值無顯著差異(F=2.32,P=0.13﹥0.05),原因可能是八年級的男生正處在發育的突增期,兩組的身高都有較快地增長。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體重差值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F=12.89,P=0.0006﹤0.01),BMI指數的差值也有非常顯著性差異(F=16.13,P=0.0002﹤0.01),在契約學習計劃中教師講解分析了體重對耐力跑成績的影響,要求學生控制體重,通過契約學習督促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幫助學生保持健康合理的身體形態。
2.2.3 契約學習法對肺活量影響的分析
從表2統計可以看出試驗后兩組的肺活量都有增加,實驗組的均值要高于對照組,試驗后兩組的肺活量指標差異性不顯著(F=2.45,P=0.12﹥0.05),通過實驗前后對比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肺活量變化差異性非常顯著(F=9.69,P=0.003﹤0.01),而對照組肺活量變化差異性不顯著(F=3.28,P=0.07﹥0.05)。在契約學習中雖然沒有提及如何練習肺活量的要求,但通過契約式的體育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肺活量機能,促進了學生的體質健康。
2.2.4 契約學習法對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影響的分析
從表2的統計可以看出實驗組在體育學習興趣和運動參與上都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P﹤0.01),這是因為通過契約學習法教師會根據每位學生的情況,因人而異,民主協商體育鍛煉的內容,制定出每個周期內練習計劃和目標,并督促學生認真履行契約,保證了體育鍛煉的時間,所以學生不再是被強制按統一要求進行練習,從而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良好的體育運動興趣和習慣。
在運動參與方面,因為契約學習法要求學生不僅在體育課堂中要進行契約學習,還簽訂了課后練習內容和要求,保證學生每天都有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所以在運動參與方面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F=59.91,P﹤0.01)。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論
(1)契約學習法比常規體育教學能更顯著地提高初中男生耐力跑水平,促進了學生肺活量的增長,提高了學生心肺功能。
(2)契約學習法能有效控制初中男生的身體形態,養成了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控制其體重的不合理增長,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身體形態,有助于身體健康發育。
(3)契約學習法提高了初中男生對體育運動的認知水平,培養了參與體育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體育運動興趣和運動參與度,并保證了每周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顯著增強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值得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推廣。
3.2 建議
(1)在契約學習法的運用中要考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最大化地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興趣,在契約學習中還要加強體育理論指導,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和方案,本文中的違約處理方案雖然對學生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但還需要不斷改進,希望其他學者能設計出更好地督促方案。
(2)在契約學習的計劃制定中,因為要考慮每一位學生的不同情況,所以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希望在今后的契約學習計劃的設計中能運用信息技術,采用菜單式運動計劃選項,便于教師和學生進行協商選擇,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單位:1.上海第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2.上海市民辦茸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