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清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素質教育要求的全面深入,越來越多的一線幼兒教師開始重視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獲得的能力培養和品質塑造能夠對幼兒未來終身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兒童發展。此外,在幼兒教師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發現課程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全面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因此,本文就將從實際的幼兒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如何有效開展游戲化課程,幫助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兒童發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
前言:
對于3-5歲的幼兒而言,學習其實也是一種游戲,但是如果教師在幼兒教學過程中,不能夠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將教學內容趣味化設計,則很容易導致幼兒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教學環節中,從而導致幼兒無法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獲得全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幼兒園教學時,就應當充分考慮幼兒的這一客觀實際,將教學課程進行游戲化演變,引導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吸收課程的知識點以及完成課程培養要求,保證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全面提升。
一、設計趣味情景,激發游戲興趣
對于幼兒而言,興趣是驅動其成長和能力發展的最好工具,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想要兒童獲得最大化的成長和提升,一味地灌輸式教學是行不通的,由于幼兒的心智還沒能發育成熟,幼兒不能夠在被動的學習模式下,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教學課堂上,不能夠對教學的內容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教學時,應當充分考慮幼兒的這一特征,將教學的內容進行趣味化轉變,將單一的教學轉變為游戲課程,在游戲的環節中構建趣味性的教學情景,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將自身代入到教師構建的教學情景之中,主動參與到課程游戲之中,從而保證幼兒參與課程游戲的過程中,能夠逐步消化和吸收游戲中的知識點及其內核,幼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能夠充分激發出對參與游戲的興趣,也能夠保證幼兒在課程游戲之中,完成知識點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開展“丟手絹”這一游戲化課程時,就可以通過趣味情景的創建,引導幼兒更好地融入到游戲之中。在游戲開展之前,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介紹這個游戲的游戲規則,教師再進行游戲的示范。在此之后,為了充分激發出幼兒對這一游戲的興趣,提升這一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就可以將游戲的形式轉變為《小星星》歌詞接龍,引導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學生依次唱出歌詞。這樣的游戲模式能夠充分地激發出幼兒的游戲熱情,幼兒能夠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進行游戲。同時,幼兒在參與到這一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在游戲中提升自己的體質,能夠在歌唱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還能夠在游戲環節之中,收獲友誼,這樣的游戲化課程,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各項能力,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結合生活實際,助力幼兒發展
游戲始終源于生活,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教學實踐中,要始終將游戲與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傳統的幼兒園游戲環節中,部分教師會忽視幼兒游戲與生活的聯系性,設計出的游戲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完全脫鉤,由于幼兒的年齡較低,認知水平還較差,在參與到這一類游戲的過程中,處于迷茫的狀態,不能夠有效融入到游戲之中,也就更談不上在參與游戲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就應當充分結合幼兒的生活,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將游戲與學生的所見所聞相結合。幼兒在參與這一游戲時,由于游戲與其實際的日常生活相通,因此能夠主動地融入到游戲之中,能夠深刻體會到游戲的趣味性,從而保證自身能夠在游戲參與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能力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開展《身邊的小動物》這一模仿類的游戲時,就可以將游戲與幼兒實際生活相結合。在游戲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問一問:“你們身邊有哪些有些動物呀?”,幼兒在這一問題的引導下,紛紛提出“我家里有一只可愛的小花貓!”,“我家里有一條小金魚!”等回答,在這一環節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模仿家中的小動物,用聲音或者形態表現出小動物的特征。此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部分動物面具或者頭套,引導戴上面具和頭套模仿在日常中的小動物。在這樣的教學環節之后,學生能夠加深對自己身邊的小動物的認知的同時,通過觀看別的同學的模仿行為,了解其他小動物對特征。在這樣的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游戲環節之下,學生就能充分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三、增設情感碰撞,豐富幼兒情感
對于學前階段的兒童而言,由于心理發育還未健全,其情感體會能力和共情能力還有待提升,這就容易導致幼兒在成長時不能兼顧他人的感受,以自己為世界的中心,甚至出現傷害他人的攻擊性行為。因此,在進行幼兒學前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幼兒豐富其情感,提升幼兒的共情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環節中,通過互動性的游戲,加強幼兒之間的情感碰撞,幫助幼兒在情感碰撞的過程中,體會到更加多元化的情感。
例如,教師可以開展 “制作稻草人”這一教學游戲,由于這一游戲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幼兒無法獨立地完成這一制作過程,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團隊協作,引導幼兒對這一艱難的任務進行分工和協調,從而有效完成這一游戲。幼兒在這樣的游戲完成之后,能夠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教師通過這樣的游戲的開展,引導學生體會在游戲環節之中的合作共贏的意識,引導幼兒初步培養團結合作的觀念,教師再引導幼兒體會最后完成任務的勝利感和喜悅。幼兒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之中,與其他幼兒充分完成情感碰撞,有效豐富幼兒情感,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幼兒階段是幫助幼兒初步培養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幼兒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幼兒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巨大的收益,教師要充分重視這一階段的幼兒培養,而通過游戲化課程,能夠有效幫助幼兒完成這一方面的培養。因此,如何將課程教學游戲化,如何巧妙地進行游戲設計,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張麗霞.幼兒園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意義[J].讀與寫,2021,18(8):283.
[2]劉華東.注重開展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J].成才之路,2021(7):108-109.
紹興市水木清華幼兒園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