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丁玉
1 分層教學法的定義
在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接受能力及智力因素等因素進行分析后,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根據學生層次的不同實施分層教學工作,每個層次學生學習的內容及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不同,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凸顯出新課改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層次不同合理的調整教學體系,使得學生可以在分層教學法下提高身體素質,減輕在文化課學習中承受的壓力,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
2 大數據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分層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2.1 以體育核心素養為導向,著力實現科學分層
新課改下的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創新的核心在于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分層教學中應用大數據,應始終以體育核心素養為導向。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核心素養的內容在于自主健身,強化學生的運動認知能力、健身實踐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應用大數據做好體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的整合,通過大數據分析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明確指明道路,即結合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改進和優化教學策略。在體育課堂中,可以將德育滲透、強化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強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自主健身習慣等手段,與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有機結合,以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而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對學生實際情況掌握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綜合素質來進行科學分層。在分層之前,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跑步訓練和游戲訓練,對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進行測試,以保證分層的科學性。而除了綜合分層外,也可以結合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分層。通過實施多元分層,根據多元分層的數據,做好分層的引導,且在分層教學實施前做好學生的心理預設,引導學生明確分層的目的,這樣才能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
2.2 合理分配課堂
在高中階段的體育課堂中,老師在分配課堂時,也需要堅持分層教學的基礎原則。比如,老師要根據學生情況的不同分層次,再根據每一層次的不同,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教學計劃的功能性。例如,根據《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制訂,體育課應該怎么安排,具體每一課時的布置,都需要在大體的綱領下,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動作訓練、強度訓練等。比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需要進行仰臥起坐的訓練,部分學生仰臥起坐能力較差,較難把握對待正確的姿勢,老師需要結合課本與實踐,給出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指導。而對于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老師在進行課堂訓練時,要合理安排其訓練和休息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休息時間,幫助其完成恢復。體育鍛煉是長期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所以老師也不能急于求成,對于部分體質較差的同學,老師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提升訓練強度。而對于部分體質較好的同學,老師可以豐富教學設計,采用更多的項目進行鍛煉,幫助其完成更好的提升。不管是為學生制訂訓練計劃,還是對課堂進行課堂計劃,都需要按照分層教學的原則進行。
2.3 利用體質健康大數據構建體育教育信息庫
由于高中生的數量較多,不同班級的體育教師也存在不同,所以體育教師應以學段為單位,對每個學段學生的體質健康大數據進行共享,以構建體育教育信息庫,在學校的整體性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和方案上進行優化和完善,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同樣,學生的健康大數據信息庫要定期更新,并根據結果對教學方式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完善,然后利用大數據分析為體育教育信息庫的構建提供支持,實現體育教育信息庫的構建和共享。此外,還要聯合其他同等級的學校,注重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的共享,以更好地促進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體育健康大數據方面要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加強對學生隱私的保護,以便分層教學能夠得到高效的實施。如在實施跑步運動的分層教學時,教師從傳統的運動技能和技巧方面進行分層教學,并基于科學運動的視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此時可以從體育教育信息庫中調取學生的具體信息,再結合學生的學習實踐,針對性地開展實踐教學。如跑步前進行熱身、拉伸,確保跑步步伐與時長和呼吸之間的匹配訓練,并結合學生的情況,掌握學生現有的運動技能,然后將學生分類,通過教師的科學分層和針對性的訓練來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工作是指根據學生的不同對在教學目標、訓練及學習內容方面做出調整,以期學生可以在分層教學方法的引導下加強對相關知識的學習,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證學生可以積極配合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