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忠
快樂體育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思想。快樂體育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是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是發揮教師能動性的需要,是因地制宜發展學校體育的需要。把快樂體育思想融進學校體育教學中是目前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而快樂體育教學是把運動中內在的樂趣,作為目的和內容來學習的一種體育教學形式。它強調快樂的學習情緒貫穿教學過程,以達到讓學生熱愛體育,發展個性,形成積極樂觀與向上態度的多重目的。
當我們的體育教學如果仍停留在注重技術技能的教學和教材、教法的研究這一層面上,我們在體育課上,也許會聽到學生不想上課的聲音或看到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無奈和厭倦,當體育老師宣布這節體育課會安排學習一些體育專業技術性內容的時候,也許會有個別學生在下面小聲地說“讓我們自己玩吧”,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通常這種課教學模式單一,課上都會安排一系列技術練習,學生就覺得自己是被強迫性地學習體育專業技術很無聊。他們在這種體育課上根本享受不到體育的“快樂”,這樣的體育課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快樂體育的根本目標相去甚遠。因此,重視在每節課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是何等的重要。教師如能將體育教學活動處于創設的最佳教學情景之中,使學生產生貼近生活的感受,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社會化功能,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憐悅,并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才能讓孩子在體育課中享受快樂呢?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的我有幾點建議:
1 讓音樂進入體育課堂
在以往的體育課中,一開始的準備活動,也許有的教師會采用徒手操來練習,學生必須跟著教師所喊的口令一拍一拍、規規矩矩地完成動作。這樣一手一個動作地跟著練,既提不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又完完全全地控制了學生的自主性,抹殺了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而借助音樂我們可以使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我們可以讓學生跟著音樂自主活動,自主練習,或者教師還可根據一些音樂自編一些韻律舞蹈,進行“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利用音樂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教師所要求達到的負荷量,學生學習起來則會感到“課進行,趣更濃”。例如:我在體育課的準備部分,播放節奏明快、輕松活潑的樂曲《春天在哪里》,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根據樂曲的意境和熱身操“由上到下,由軀干到四肢”的活動過程進行自編動作。
2 游戲比賽法
爭強好勝是小孩子的天性,快樂則是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沒有快樂的體育課將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學生十分感興趣的體育活動,也是體育課的重要內容,但經常做同一種游戲,小學生會感到乏味和厭倦。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小學生好奇、好新、好勝的特點,多設計一些競爭意識強且趣味濃厚的游戲,通過游戲能充分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創造個性得以充分發展。
3 模擬學習法
只有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才津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讓學生模擬表演是學生樂而愿為的活動。體育教學要投其所好,開展教學活動。如訓練學生用前腳掌先著地跑,我們可根據兒童關于模仿的特點,引導學生模擬南極企鵝走路,模擬草原兒童騎馬進行舞蹈表演……學生在有趣的模擬表演中輕松地掌握了要領。反之,一旦失去了趣味性,快樂體育亦將不復存在。
4 激情勵志法
在快樂體育的實踐中,“樂教”只是手段,“樂學”才是目的。體育教學中的耐力鍛煉項目最適宜采用激勵法。耐力鍛煉是最單調,易疲勞的運動,假如只簡單地強制性運動,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創設適合學生鍛煉的場地,即:鋪設墊子作“草地”,架一條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鋼絲網”,用實心球作“地雷”,用白粉劃兩條有一定間隔距離的橫線作“水溝”或“戰壕”,讓學生進行爬、鉆、繞、跨等動作的練習。盡管鍛煉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學生累得滿頭大汗,可興趣未消,磨煉了意志、也強健了身心。
5 換器材法
實踐證明,教學設備簡陋,教學器材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會高,反而,如果我們師生能多自制一些新穎的體育教學器材,在體育課中多換一些器材,或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以前我在上投擲課時,學生們看到實心球,就覺得枯燥無味。于是,我讓學生自制實心球,下次課帶來。再上課時,同學們帶來了自制的實心球,有白色的、黑色的、紅色的。有用報紙做的、用布做的。為了增加重量,里面裝著的有米、沙、泥等等。總之,這節課上同學們真開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再如,在跑的教學中,經常采用接力跑,在跑的路線上設置障礙,讓同學們繞過或穿過等等,這樣做雖然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長期這樣做,學生們也會枯燥無味的。為了讓學生保持興趣和活動的積極性,我變換了一下器材,把設置障礙物的地方變換為在地面上畫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螺旋、弧線,s線等等。
總之,在體育課中,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需求著手,通過課程設計來逐漸培養學生自發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理解體育鍛煉的必要性,養成科學健身的良好習慣。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樂中學,趣中練,由興趣變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使學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展,即激“疑”、激“思”、激“智”,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達成在快樂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快樂的教學目標。
最后,無論我們教師怎樣組織教學,無論采取哪種手段,都要讓體育課堂成為師生煥發生命活力的地方,成為師生享受快樂人生的地方,成為學生的樂園。愿我們的課堂多些民主,多些生成,多些精彩!
(作者單位:湛江市第十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