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柳青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也隨之提升。工藝美術通常指美化生活環境與生活用品的造型藝術。在小學教育中開展該課程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素養,同時也有助于促進學生今后全面發展。然而,由于傳統課堂的單一與局限性,導致學生學習效率與課堂教學質量不斷下降。因此,為改變該現象,小學美術教師應依據標準化課堂,改革現今教學情況,促進小學工藝美術課堂創新?;诖?,本文針對標準化引領工藝美術課堂教學創新進行研究,并提出實踐策略,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標準化;工藝美術;課堂教學;創新策略
前言:工藝美術作為美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小學工藝美術專業學科教學內容主要涉及工藝繪畫、編織工藝以及民間工藝等多種藝術。但在目前小學專業課程中,由于教師一味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無法深入了解掌握工藝美術知識。而標準化課程能依據教學實際情況,形成一套完整且標準的教學模式,有效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利用標準化課程,引領工藝美術課堂教學進行創新實踐,為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工藝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在小學工藝美術課堂教學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產生了不良影響。首先,在工藝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依舊采取灌輸式教學,而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多數需要學生進行動手實踐,而教師一味將教學知識理論化,忽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使學生無法開拓自身思維,不利于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其次,小學工藝美術專業教師教學素養與能力水平都有待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時常出現由于教師課前沒有充分準備,使課堂教學內容過于單調枯燥,學生無法深入了解課堂知識,學習積極性也不斷下降。此外,工藝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其主要來源于生活并能有效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多數教師通常都將教學內容與生活進行明顯劃分,使教學內容過于機械化,學生在設計工藝作品時也無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從而導致設計作品缺乏生活色彩,工藝美術課堂教學質量始終停滯不前[1]。
二、標準化引領工藝美術課堂教學的創新實踐策略
(一)教材標準化選用
為提升小學工藝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利用標準化課程教學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教師應深入研究與分析教材內容,運用信息技術整理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教學素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工藝繪畫》一課時,教師可利用網絡技術搜集世界各國不同時期的工藝繪畫作品,并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絲絨畫、羽毛畫以及烙畫等多種形式的工藝作品。其次,教師還可通過整理網絡資源,在微信或QQ班級群中發布預習任務,使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前有初步的了解與認知。此外,教師在講解主要教材知識的同時,也可引導學生課余時間學習輔助教材,讓學生能夠開闊自身知識視野。通過多元化的作品形式與選用標準化教材,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二)創新教學方法
在小學工藝美術課堂教學中,為構建高效專業的課堂,美術教師可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利用標準化課堂管理,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特種工藝》一課時,教師應在課前對特種工藝種類進行了解,便于在正式教學課堂中為學生講解藝用陶瓷、雕刻工藝以及金屬工藝等多種工藝品類,并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與學生展開提問或交流等互動方式,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靈活運用教學方式與標準化的課堂管理模式,為學生講解特種工藝的藝術價值,培養其自主創新能力。例如,在講解藝用陶瓷時,教師可依據學生興趣愛好為教學切入點,從陶瓷悠久的發展歷史為學生講述,并結合民間相關的小故事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陶瓷的發展歷史與美麗傳說,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陶瓷的圖片,或是在課前提前制作好教學微課視頻,使學生能夠正確分析陶瓷作品的細節,從而實現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與生活相結合
工藝美術作為小學美術專業的重點課程,其與人們的生活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在美術課堂教學與考核評價,教師可利用標準化形式,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夠結合日常生活激發自身美術創作靈感。首先,在小學工藝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利用標準化課堂對學生進行指導,促進學生將教學與生活進行更好的結合。例如,在學習《民間工藝》一課時,教師可依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搜集整理工藝美術作品,先將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盡可能多收集民間相關工藝作品,學生在教師的標準化指導下,能夠各司其職,并將搜集的作品帶到課堂展示。部分學生對于民間工藝的概念并不熟悉,這時教師應為其講解民間工藝的特點與概念,使學生能明確各種工藝作品種類,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在教學考核評價中,由于傳統課堂評價方式多為在期末考試中進行統一評價,導致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出現懈怠的情況,對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有著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及時改革現今考核方式,將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促進考核評價標準化。例如,在課程考核評價體系中可將整體成績分為期末成績與日常成績,各占總成績的40%與60%,同時,在日??己顺煽冎?,考核項目可分為自主創新、課外實踐與案例分析等項目,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與教學內容創新工藝美術作品設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
(四)開展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然普及在各個行業領域,其中,作為使用較為廣泛的新媒體技術也被應用在小學教學之中。小學工藝美術課程的標準化與現代新媒體的融合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增強學生體驗感,使學生了解全面的工藝美術作品,教師可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相應教學情景,并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標準化課堂體系開展實踐活動。例如,在學習《中國工藝美術史》一課時,教師可在課前搜集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講解博物館與美術館存在的工藝美術作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與此同時,教師也可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利用假期或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博物館,使學生能真實了解工藝美術作品,以標準化課程教學引導其積極探索其中奧秘。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及時發現自身不足,教師也能有效培養學生思維學習能力,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實現工藝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目標。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工藝美術是美術專業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標準化課程體系,不僅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有助于培養高素養的專業人才。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及時創新教學方法,選用標準化教材,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開展實踐活動,構建高效的美術教學課堂,為學生今后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紅艷.以標準化引領工藝美術在課堂教學上的創新[J].中國標準化,2021(12):88-90.
[2]郝歡歡.工藝美術專業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