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娟
摘要:教師以創新思維來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是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優化課程教學方式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不夠創新的問題,這些都是高中歷史教學應該注意和改進的方向。因此,在文章之中,主要探討的創新式教學思維運用的方法,以實現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優化。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新式;方法;分析
前言
創新往往是提升課程教學活力的一個動力,不僅如此,創新還可以幫助學生開啟一個學習體驗的新渠道。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在以往的歷史課程教學之中,教師因循守舊的教學模式并未從本質上得到改變,即很多教師至今仍只注重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使得學生不知覺之中產生學習上的壓力,逐漸給學生的內心產生消極的影響。所以,對于開展創新式思維的高中歷史教學研究具有一定的意義,有利于提升歷史課程教學的效果。
一、以引導學生自覺去閱讀與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
高中歷史教學內容比較多、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故教師要學會利用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如何高效地理清教材所包含的內容,這樣才能令其準確地把握歷史概念,讓他們對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及重大影響有所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創造條件給予學生寶貴的學習與思考時間,引導他們科學總結、歸納、分析教材中的歷史事件,并在教學的最后階段再給學生布置一些有目的性的課堂練習題,從而使學生可以展開更為針對性的歷史問題分析[1]。
回顧諸子百家的相關歷史內容時,可以從自主學習、獨立探究的角度,鼓勵學生課前做好知識的復習工作,以使得學生知道即將要學習哪些歷史課程內容。首先,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三百家爭鳴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建構歷史的時空坐標,學生在此過程中往往可以很好地了解,諸子百家的一些基本史實。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完全可以從歷史思維的角度,輔之以各種直觀的素材圖片進行歷史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圖片去了解歷史知識與歷史事件,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掌握歷史教材中的各大重要知識點。例如,很多學校都配備有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有利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各種關于諸子百家的參考圖片,從而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有興趣,有利于他們加深對諸子百家的印象與理解。最后,教師可根據這些歷史事件,再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布置一些課程訓練題,其目的就在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提升其歷史思維能力。
二、以趣味互動學習角來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對一個歷史問題展開互動探究,能夠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歷史學習興趣,因而做好歷史課程教學互動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互動之中感受到了錢,這些都是教師應該做的和落實的工作內容。因此,教師應該圍繞歷史課程內容,想一想哪些內容是可以讓學生探索與互動交流的,哪些問題是值得學生深思的,這樣才能才能更好地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的氛圍中來。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可以圍繞一個知名的歷史主題,安排部分教學時間,設置互動環節,以給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其暢談自己對教師提出的歷史學習主題的見解與認知,并鼓勵他們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事實上,為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并豐富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帶有競爭性的教學環節,如歷史知識搶答比賽等就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這樣教師就能夠收集到各個學生的有用意見,從而幫助師生建立起一個和諧且充滿樂趣的學習氛圍。當然,教師一定要注意須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點,圍繞這些點再來鋪開教學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就某些歷史話題展開互動與交流,從而讓學生沉浸在探討歷史的無限樂趣中,最終使學生的歷史素養有著較大提升。
以高中歷史課本中的“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為研究案例,對于此次問題的探究,教師可以從不一樣的教學思維,好比說情境交流方式,鼓勵學生開展情境之中的問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開拓思路,設置一些有趣的情境互動環節,令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之中去探討這個話題,了解我國古代存在哪些農業經濟,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歷史學習思維意識。比如,以“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發展特征”為互動探究主題,以搶答的創新教學思維方式,客觀上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即學生更有動力通過互聯網去挖掘各類信息,尋找重要的史料文獻等,并將此作為課堂的互動內容,展開主題內容的探索與交流,使其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與交流。一般而言,當學生已經搜集到足夠豐富的歷史史料后,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定的時間(如17至20分鐘)給學生進行自由互動,并以搶答的形式來回答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就都有機會表達自己對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看法,且互動還有一大好處,即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產生獨特的學習思路。例如,從古代封建社會研究角度,得知當時的農業經濟存在比較嚴重的土地兼并現象,使得許多小農破產的問題。那么從這些方面,展開課程知識的有序探討,反而可以發揮出學生的學習思維興趣。
三、鼓勵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以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顯而易見,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無疑都有自己的獨特智慧,如若將學生組合在一起,激發他們的集體學習思維,能夠促使學生之間產生更為多元的學習潛力,更能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使之可以互相交流不一樣的歷史學習問題。因此,以圍繞合作這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內容來探討課程問題,以在合作之中鼓勵學生交流想法、互相進步。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合作教學的創新方式,鼓勵學生開展合作交流,以在交流中實現學生彼此之間的默契合作意識,并令學生獲取非凡的學習體驗[2]。
好比說,在學習古代歷史經濟相互政策為例,學習與分析歷史經濟政策時,可以利用合作探討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就其中的經濟政策展開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務必要遵循由簡到難的準則,提出如下頗具探討性質的系列問題:什么是經濟政策?古代經濟政策的典型代表?課時之中的重農抑商、海禁政策的產生背景、影響有哪些?
教師的問題一旦拋出,學生就需要立即開動腦筋去解答這些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每個合作小組里的學生首先要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清晰把握,以根據自身具備的實際學習能力展開思考,圍繞其中的問題為指引展開合作學習,以結合所學的知識展開探討。例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并較為適合自己探究的歷史問題進行組內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做的一大益處,就是能夠讓歷史基礎不一的學生都能圍繞提出的歷史問題加以探討,就如在分析歷史經濟政策之間的關系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合作,分析經濟政策對當時的社會時代帶來的影響,從而鼓勵學生走出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領域限制,進而做好最終的合作學習總結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指出,創新思維無疑非常重要,歷史教師務必要將創新思維與高中歷史課程教學充分融合起來,以實現該課程教學的創新與發展,同時,這也是迎合現階段中國教育發展潮流的切實需求。但是,在開展創新教學時,唯有做到教學思維的創新,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優化,才有可能創造一個良好的歷史教學情境,從而讓學生在相互交流與互動之中,掌握歷史課程知識。
參考文獻:
[1]熊振東.高中歷史教學創新式教學方法的探討[J].教育,2020,21(7):186-186.
[2]張莉.變革評價方式激活高中歷史創新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9,3(9):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