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艷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整個實踐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閱讀能力與實踐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在教學中我們要對“1+X讀思達”教學理念進行全面的分析,深刻理解和掌握其精髓,結合具體教學實踐,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改進,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來實現閱讀教學質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1+x模式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閱讀過程是信息獲取和處理的過程。語文素養是語文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文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以往的教科書相比,語文教科書的“系刊”更注重課外閱讀在開設閱讀課程中的延伸,將課外閱讀納入教科書,將課外閱讀納入新三位一體的閱讀課程中,且得益于“1+x”教育模式的發展,教師應嘗試以不同的方式教學生不同的實用閱讀方法,如快速閱讀、跳躍閱讀、閱讀率、小組閱讀等,檢索閱讀等,相信在多方嘗試之下,帶給老師們的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發展的新境界。
一、“1+X”多元閱讀教學的內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小學生的要求是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對教師的要求是努力增加學生的閱讀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的閱讀視野得到拓寬,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心靈空間得到擴大,人文素養得到提高。但是在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講解教材中的課文,在一個學期里,教師都沒有太多的時間再去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也沒有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就導致學生的閱讀面狹窄,語文素養不高。自新課改以后,“海量閱讀”“1+X課程”等閱讀教學方式興起,閱讀內容集中在課外,完全由學生自行選擇,幾乎沒有與教材直接相關的內容,同時也不能保障學生有充足的閱讀時間。而“1+X”多元閱讀教學模式,是課文講解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課外閱讀文章成了講解教材文章的輔助工具,也就是說,“1”指的是部編版教材課文,“X”指的是與教材文章有關聯的文章,“1+X”就是一組與教材課文相互補充、相互依存的結構化文章。
二、“1+X”多元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設計閱讀議題
議題是小學語文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基礎。議題不僅是教師組建閱讀文本的依據,而且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探究的方向。選擇議題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圍繞教材中的單元主題來選擇,也可以圍繞選擇的文本來選擇。以“課文中的預測”為例,這是筆者在組織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圍繞單元主題選擇的一個主題。因為這個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們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掌握預測方法。此外,教材中呈現的三篇文章,都是圍繞“預測”來編排的。確定這個議題,便于學生在課堂上以“預測”為方向,深入分析作者在文本中是如何進行預測的,預測了哪些事情,通過理解文本內容,加深對預測的理解。
(二)定點發散式閱讀
在“1+X”多元教學模式下,“1”是教材文本,具有本體的意思,教師在課堂中要幫助學生一課一得,舉一反三,讓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得到提高。所以說,在閱讀課堂中,“1”可以代表一篇課文,也可以代表一個主題,還能是一個訓練點,或者是一個口語交際。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6課《將相和》為例,這篇課文改寫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課文中生動地記述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表現了藺相如的顧全大局、機智勇敢,還有廉頗的耿直、知錯能改。教師可以把人物語言當作“1”,重點抓住課文里藺相如語言的精妙,然后引入一組語言精彩的文章來指引學生感受語言的精彩,讓學生能夠運用精妙的文字來解決問題;同時從廉頗的角度出發引入一組《史記》里描寫將軍的文章,引領學生對將軍形象進行鑒賞,這也能幫助學生精讀《史記》。
(三)重視學生地位,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老師,在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中,尤其是“1+X”教學策略應用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首先,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由支配時間,讓學生去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不斷實踐中提升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次,要充分利用規章制度、制約機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防止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
(四)讀寫聯動式閱讀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的建構和運用,也就是說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語言建構,這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基礎,但是要構建學生的語言能力,不能僅靠教材中的文章。因此,在“X”上要關注讀寫聯動,針對“語言構建”這個點,使得課內和課外閱讀互相交叉、互相滲透,連成一個有深度的讀寫結合閱讀網。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為例,教師可以將“1”看作“景物觀察”,并圍繞著景物觀察,推薦“X”篇文章,如《鄉村素描》《取道法國》《密西西比河風光》等,通過多篇文章對比閱讀的方式來引領學生了解景物對比描寫法以及異文同景的各種描寫方法,進而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關于“景物描寫”技法的知識體系,促使學生在日后的景物寫作實踐中妙筆生花。
結束語
總之,在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立足課標中提出的閱讀要求和部編版語文教材特點,教師可以應用1+x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以此模式為指導,聯系學生的閱讀實際情況和閱讀教學需求,明確議題、組建文本、確定目標、實施教學,使學生們通過大量閱讀,豐富閱讀儲備,鍛煉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梅素靜.“1+X”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管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39-40+75.
[2]湯淑惠.“1+X”模式在小學語文略讀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7):236-237.
[3]唐濤.小學語文“1+X”文本拓展模式及其教學內容選擇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