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在現階段的教學體系中,初中生因為學業任務是非常重的,所以初中生的心理素質也受到了多方的關注和重視,體育鍛煉可以訓練學生的抗壓能力、競爭意識等,從而有效的加強學生對于挫折和失敗的承受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可以維持頭腦的冷靜,教師在素質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就可以通過一些課后體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增加學生的訓練時間,因此,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之后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進行分析。
在素質教學理念不斷改革和完善的發展背景下,其中體育課程的體系在各個階段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漸的增加,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和重視,因為學生在初中階段所面臨的壓力是非常巨大的,而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面對各種挫折與困難的時候,也可以保持良好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對于各種困難進行有效的克服,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加強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訓練效果,從而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不斷的強化,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可以對于體育課程增加相應的課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1 增加相應的體育課時
在新課程教學標準還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的時候,體育課程是不被重視的,不管是在哪個教學階段,而且體育課程的課時不僅是非常少的,有時候還會被其他任課教師所侵占,所以,初中生的體能訓練是非常少的,這就造成了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是非常薄弱的,不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加強,在新時代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就可以通過增加相應的體育課時,從而有效的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改變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的關系”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討論一下自己在進入初中階段之后,內心情緒的變化,因為初中階段各個科目課堂的學習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帶給學生的壓迫感也是非常直接的,教師通過讓學生的預習討論,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讓學生明確和了解身體的健康并不能直接代表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或者是不健康都會對心理有著一定的影響,教師通過多項運動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快樂,運動愉悅感是個體參與體育活動后所產生的滿足、快樂和舒暢的感覺,堅持體育鍛煉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心,讓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有效的提升之后,也可以滿足心理健康的需求。
2 創新體育課堂方式
在初中階段,因為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在講解一些抽象化的知識的時候,通常都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習,通過讓學生進行觀點的碰撞,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也可以通過創新體育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教學與課堂的有效結合,在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有效的加強對于學生心理素質的鍛煉。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學會運動負荷的自我監測”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在熱身運動之后,感受自己心跳的變化速率,與沒有做熱身運動之前的心跳速率進行對比,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讓學生對對于脈搏和運動的關系進行清楚的認知和了解,教師也可以創新體育課堂中的教學形式,并且讓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中,通過演示檢測運動負荷的方法,從而有效的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可以樹立正確合理的鍛煉理念,引導學生科學的參加體育活動。
3 注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合理的進行體育項目的鍛煉,可以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優勢意志品質,讓學生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大腦的高速冷靜運轉,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完善課堂的基礎設施設備,從而有效的提升不同體育項目的教學效果,注重學生多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體育鍛煉重在參與”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根據屏幕中所展示的調查問卷,進題目的回答,通過將自己各個題目的選項兌換成相應的分數,就可以了解學生的身體現狀,教師可以詢問學生都是多長時間進行一次體育鍛煉,學生通過回答之后,就可以發現自己的體育運動次數是非常少的雖然體育鍛煉是重在參與,但是也要達到可以鍛煉身體的目的,這樣才可以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有效的鍛煉。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與進步,對于教學課堂中的設施設備可以進行有效的完善,而體育課程體系在各個階段教學過程中的比重也在不斷的增加,體育課堂的基礎設施也應該得到相應的完善,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增加體育課時,注重不同教學方式在課堂中的運用,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給予合理的關注和重視,這樣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升學生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反應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實驗中學)